外国小说欣赏高考知识复习点(共11页).doc
11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外国小说欣赏1、课文《桥边的老人》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桥边的老人》运用了有限视角叙述,语言简洁而有张力,留给读者挖掘、玩味的空间他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2、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评论家,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短篇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引导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是《墙上的斑点》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作品还有: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及其《尤里西斯》,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及其《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及其《喧哗与骚动》3、谍文《炮兽》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合计作品七十九部之多贯穿他的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笑面人》和《九三年》《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是一个人格高尚的思想人物《巴黎圣母院》是美丑对比的经典之作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4、课文《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蒲宁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在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作家,他们写出了众多影响世界的作品19世纪有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契诃夫的《变色龙》等大量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的颠峰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蒲宁等人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沿着19世纪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进,同时流露出较多的感伤情调苏维埃俄国初期,写有《青年近卫军》的法捷耶夫和写有《一个人的遭遇》的肖洛霍夫很快转向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课文《丹柯》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浪漫主义作品有《马卡来•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有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6、课文《炼金术士》的作者是巴西作家保罗•戈埃罗《炼金术士》又译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作者最负圣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在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7、课文《娜塔莎》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一直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小说”还有作品《安娜•卡列宁娜》《复活》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称他为“19世纪的俄国巨人”《西方正典》的作者称他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8、课文(素芭)的作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脍炙人口的小说《喀布尔人》、《素芭》和《摩诃摩耶》均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他的“爱的哲学”对冰心、王统照、许地山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冰心更把“母爱、童心、大自然”当作自己创作的主题9、课文《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志贺直哉(1883年—1971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白桦派”的主要代表,有“日本短篇小说之神”的称号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10、课文《在桥边》是作者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成名作《正点到达》已成为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伯尔全部创作的结晶,被诺贝尔奖评委誉为“臻于顶峰”之作11、课文《牲畜林》的作者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12、课文《半张纸》的作者是瑞典的斯特林堡13、课文《山羊兹拉特》的作者辛格(1904—1991),美国犹太裔小说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短篇小说作家。
《傻瓜吉姆佩尔》与他的另一篇短篇杰作《市场街的斯宾诺莎》堪称双璧1978年,辛格“因为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扎根于犹太血统的波兰人的文化传统中,而且反映和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14、课文《礼拜二午睡时刻》作者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15、课文(沙之书)的作者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被视为“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1950年获阿根延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其作品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情节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16、课文(骑桶者)的作者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作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变形记》《审判》《城堡》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1919年9月开始发表新诗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国家行政、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2、杜运燮(1918—2002),福建古田人,九叶诗派诗人最早发表的一首诗是《粗糙的夜》《南音集》《晚稻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杜运燮诗精选100首》《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等诗集,散文集有《热带风光》等3、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九叶诗派诗人,作品中有《赞美》《诗八首》《旗》《探险队》等有影响的诗篇在诗歌翻译方面也有较大成就4、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湖北天门人著有诗集《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尘木集》、《在天门》、《木厂》、《走向北方》、《金塔一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长篇小说《大风歌》等很多民族唱法的歌曲以其诗词为词像《牧羊姑娘》等5、蔡其矫(1918- 2007),福建晋江人,诗集有《回声集》、《涛声集》、《双虹集》、《福建集》等。
6、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溪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7、刘半农(1891-1934),原名刘复,江苏江阴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出版的诗集有《瓦釜集》《扬鞭集》其他著作有《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8、痖弦(1932- ),原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去了台湾,诗集有《痖弦诗抄》《深渊》《痖弦诗集》等9、江非,诗人本名王学涛,于山东省临沂市人2002年参加过《诗刊》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独角戏》(待出)、《纪念册》、《一只蚂蚁上路了》10、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诗集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冯至诗选》《西郊集》《十年诗抄》等其他作品有散文集《东欧杂记》《山水》《杜甫传》中篇小说《伍子胥》译作集《海涅诗选》、论文集《诗与遗产》冯至本人也是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1、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出版的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何其芳诗全编》12、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四川乐山人,诗集有《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散文诗集《远帆集》,散文集《星雨集》13、纪弦(1913- ),当代诗人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青空律著有诗集《易士诗集》、《行过之生命》、《火灾的城》、《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不朽的肖像》、《在飞扬的时代》、《纪弦诗甲辑》、《摘星的少年》、《饮者诗抄》、《槟榔树》(分甲乙丙丁戊5集)、《晚景集》、《纪弦诗选》、《纪弦精品》,诗论集《纪弦诗论》、《纪弦论现代诗》以及《纪弦自选集》等14、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生长在厦门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15、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新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出版的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16、郑敏(1920- ),九叶诗派诗人,诗集有《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17、李广田(1906.10.1一1968.11.2)山东邹平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有诗集《汉园集》(与卞之琳、何其芳合集)他是中国现代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先后结集的还有《雀蓑集》、《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等18、牛汉(1923- ),原名史成汉,七月派诗人,诗集有《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牛汉诗选》洛夫(1928- ),原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去了台湾,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因为风的缘故》《月光房子》等。
1999年,洛夫的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