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体验的环境教育实践与思考.doc
4页基于体验的环境教育实践与思考【摘要】基于体验的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实施的为了环境的教育, 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感悟,变静态知识和间接经验为环境情感和环 境伦理,进而从自我做起把以保护环境为初衷的环境教育目标付诸于行 动,形成综合环境素质关键词】环境教育体验面对当前日益严峻、趋于全球化的环境问题,在学校中开展环境教育 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 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 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和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综观环境教育发展过程,环境教育一般被理解为三个层次:关于环境 的教育(about the environment);在环境中的教育(in the environment ); 为了环境的教育(for the environment)o (伦敦大学英王学院的卢卡斯 教授提出)长期以来,实施环境教育的方式基本是围绕“关于环境的教育”展开 的,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在学校开设环境教育知识讲座、 校本课程等,在课本上、在报告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不陌生, 那里有耸人听闻的天文数字,有人类危在旦夕的种种迹象。
但与此同时学 生却“言行不一” 一一已经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仍不能在日常生活 中做到环保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引人深思,到底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将 环保理念内化为学生的环境素养呢?一、基于体验的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形成受教育者的综合环境素质,这种素质包 括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与技能、环境价值观与态度,以及最终 形成有益于环境的行为模式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过程,难以实现环境教 育的目的体验教育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倡导的是一种开放式、自主 式、体验式的教育,它超越了知识目标,强调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来 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进而形成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 合环境素质结合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在环境教育中实施体验教育有以下 几种途径:1 .体验人类废弃物之“多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 的改善、消费水平的升级,生产生活中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了空前的 程度我们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了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城管部门, 让学生了解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比如在参 观城市垃圾处理场时,请工作人员介绍本市每天(年)的垃圾量、人均垃 圾量、垃圾的种类、处理方法及可【口I收利用的情况。
2. 体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之“重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人类对自 然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组织学生调查了当地环境污染状况、资源 利用状况、珍稀和有益动植物的保护等,让学生体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生态破坏的广泛性比如,我校所在地区中小企业较多,水污染普遍,我 们借助化学仪器,对水污染程度进行了较准确的判断和分析3. 体验自然环境之“美” o大自然的美是迷人的:有山川秀丽之美, 有江河奔腾之美,有碧海蓝天之美,有“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美…… 这些对环境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笔财富环境教育可以通过人们的感受美、 欣赏美,进而激发出爱的情感比如结合清明扫墓踏春、夏令营、野外拉 练等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之美妙、之和谐,把自己融入自然 当中,学会关心自然,进而建立“地球家庭意识”的理念4. 体验人地协调发展之“真气在经济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的同时,人类也在反思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中逐步认识到人地协调发展 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只有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善生产、生活 方式,才能保证人类安身之地的长久当前环保企业、绿色产品显示出了 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当地环保企业的生产流程,访问 了生态农业经营和有机产品的生产,了解了和谐城市的构建等,使学生认 识到了发展必须要遵循人地协调的法则。
二、儿点思考1 .实施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 连续的终身教育的过程,不是哪个教育阶段可以完全独立完成的对于环 境教育,处于不同育人阶段的学校应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和统筹的考虑,要 把它与学科教学和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相结合,使之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 各个环节,从而使每位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能接受到符合身心年龄特 征的环境教育2.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实施基于体验的环境教育鉴于目前学校对于组织学生集体出行的顾虑,我们可以倡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环境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感受人地关系如寒暑假 我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涉及环保的有某化工厂污染情况调查、家庭厨余垃 圾处理、常州空气质量调查、?湖水质分析等3. “在环境中”实施“为了环境的教育”的意义环境教育是行动的 教育,而体验教育贯穿了行动的特征一一强调学习主体主动深入环境,了 解环境状况,从而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沟通在这个体验过程中,静态的 知识和间接经验在个体的头脑中被激活、被催化,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感 悟,形成了环境情感和环境伦理,进而受教育者就会从自我做起把以保护 环境为初衷的环境教育目标付诸于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