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的基本问题课件.ppt
44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简单认识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概述,,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生育等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中断劳动,不能获得劳动报酬的情况下,从社会(国家)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险分类,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由劳动者、劳动单位、国家三方共同筹集资金,在劳动者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残疾、失业、死亡等遇到风险时,给予最基本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商业保险:,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功能,,1、住院发生情况,,在医疗费用总支出中,住院治疗的花费占据了主要部分国家卫生部《2001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对全国城乡的住院发生状况和费用状况做了详细的分析,住院率:,调查人口总住院率为,43.9‰,即每年平均一千个人中就有四十四个人住院。
,住院时间:,平均每人每次住院治疗的时间为,11.8天,大中城市居民平均住院时间为16.6天,,明显超过农村人口(4.5天)住院原因:,在城市,诸如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程长、花费高的疾病已成为导致住院的主要原因2,、住院医疗费用惊人,,,住院手术比例,:住院病人手术治疗的比例较大,是住院费用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大城市,,手术比例高达,29.56%,,几乎每三个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人要做手术,住院费用情况,:,2001,年,省属医院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用,6829.7,元,其中药费占,45.4%,,检查治疗费占,33.1%,;省辖市属医院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用,3807.1,元,其中药费占,45%,,检查治疗费占,32.9%,这两个数字是分别是,93,年的,3.43,倍和,6.21,倍,此外,在大城市,每次住院的间接费用(交通费、陪床费等)平均为九百多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且许多疾病一年中不止住院一次,这样一来,每年的住院花费就更大了疾病的每次住院平均费用:,疾病不同,住院治疗的费用有很大差别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疾病谱从急性病多发转变为慢性病常见,造成住院费用高的疾病往往也正是发病率高和住院率高的疾病。
住院费用负担型式,:由于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公费和劳保医疗支付的比例大大减低,自己承担的部分愈来愈大,如:,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年住院费用个人支付比例为,33.93%,社会医疗保险特点,1、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2、低水平、广覆盖,,3、减轻财政、企业负担、增加个人自负比例,,,,社保参保范围,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帐户,基本医疗保险帐户,统筹基金,个人帐户,,,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二是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帐户部分;,,三是个人帐户储存的利息收入个人帐户,,,统筹基金,,由用人单位缴费中除去划入个人帐户的剩余部分构成主要用于支付属于基本医疗范围以内的、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住院医疗费,和,门诊特定项目,的医疗费在住院期间和门诊特定项目发生的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不属于,统筹基金支付部分的医疗费用,在,住院,期间和,门诊特定项目,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主要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帐户支付项目,个人帐户,统筹帐户,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或持外配处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门诊特殊疾病,,,患,慢性重病,需,长期,门诊治疗的,可按规定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证》,在本人定点的医疗机构门诊治疗的医疗费可以纳入社会统筹基金支付范围:,,(1)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2)重症尿毒症透析,,(3)结核病规范治疗,,(4)器官移植抗排异反应治疗,,(5)精神分裂症治疗,,(6)危重病的抢救,,(7)高血压病,,(8)糖尿病,,(9)再生障碍性贫血,,(10)慢性心功能衰竭,,(11)系统性红斑狼疮。
缴费方式,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在职职工,,职工本人工资额的,2%,个人帐户,统筹帐户,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及帐户资金划拨,*划入个人帐户的标准按职工年龄不同而不同,退休职工: 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在职职工,40,周岁(含)以下,本人缴费基数的,2.8%,记入,,(含个人缴费部分),退休职工,本人养老退休金的5%记入,退休人员月退休金在500元以下(含500元)的,按本人月退休金的6.4% 划入个人帐户,上述退休人员月划入个人帐户的金额低于20元的,按20元划入;退休人员月退休金在500元以上的,按本人月退休金的4.5% 划入个人帐户,上述退休人员月划入个人帐户的金额低于32元的,按32元划入福州市计入个人帐户部分,41周岁(含)—法定退休,本人缴费基数的3.5%记入,,(含个人缴费部分),,退休后享受医疗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参保职工医疗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男须满25年、女须满20年,退休(职)后方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保职工符合退休(职)条件的,达不到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办理一次性补缴医保起付线,,医保封顶线,大病封顶线,医 保 图 解,,进入统筹基金后如何报销?,起付线,,封顶线,,支付比例,,,福市住院起付标准,福州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第一次住院,800元,600元,600元,同一年度,,内多次住院,每次递减200元,,,单位:元,注: 医疗年度从第一次将医疗费纳入社会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治疗日起,满12个月为一个医疗年度。
二、首次住院由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为福州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总额的10%,一、门诊特殊病种及治疗项目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为福州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总额的12% (现行为1000元),福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福建省部驻榕单位住院起付标准,三、三级及二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为1000元;二级乙等及二级乙等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为750元,年度内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60000元一、福建省、部属驻榕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为1800元,省本级公务员普通门诊医疗费起付标准为1100元;,,,二、门诊特殊病种和治疗项目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为1000元,,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6 万 !,超过封顶线怎么办?,,进入大额医疗保险,,,保障从6万至20万,,社会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部分,按照分档累加负担的办法,由社会统筹金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分别负担:,支付比例,起付线至最高限额部分,个人负担比例,5000元以下,15 %,5000.01— 10000,12%,10000.01—20000,10%,20000.01—60000,5%,60000—210000,10%,备注:退休职工自负部分减半执行,,是不是进入社保统筹就都能报销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通过制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简称,《,药品目录,》,)进行管理。
《,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甲类药 按社保规定支付,,乙类药 先自负一定比例再按社保规定支付,,,认 识 药 品,,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品通用名 药品商品名 進統籌前自負比例,,,红霉素 红霉素、新红康 0% 甲,,琥乙红霉素 利君沙 、莱特新 10%,,阿奇霉素 维宏、琦玥 30%,,罗红霉素 严迪、罗红霉素 20%,,,,文娱活动费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务费用,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费用,就(转)诊交通费、急救车费,空调费、电视费、费、,,婴儿保温箱费、食品保温箱费、,,电炉费、电冰箱费及损坏公物赔偿费,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门诊煎药费,膳食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个人帐户的建立,,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发办法,,退休后工资变化,,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社会统筹+,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未限定,运行方式,特性,政府,核准的企业年金管理运营机构,未作限制性规定,管理人,强制,自愿,自愿,强制/自愿,账户累积的金额,给付标准,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年金,性质,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框架,(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平均工资)/2×n%+,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第二支柱为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是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中其运营方式、 管理人、强制/自愿、给付标准等项目描述均针对企业年金。
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城镇劳动者包含本市及外埠城镇劳动者(非农业人口)、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个人缴纳部分,企业缴纳部分,缴费工资基数,缴费比例,8%,缴费工资基数:企业全部被保险人 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缴费比例,,,20%,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 (最高不得高于社会平均 工资3倍,最低不得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本人身份证号码,构 成,缴费基数的8%(新政策),当年存入—活期 累计存入—1年定期,号 码,利 息,继 承,,职工在职期间死亡时, 个人缴费及其利息;离退休人员死亡时,继承额=离退休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离退休时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本息占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比例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旧办法),,(一)老人老办法,,1998年9月底前已经离退休人员称为“老人”,,(二)新人新办法,,1998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累计缴费满15年的,称为“新人”,,(三)中人过渡办法,,1998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10月1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满10年的,称为“中人”,,,月领养老金——个人缴费年限累积满15年,新人新办法(旧办法),基本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 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储存额÷120,你能领多少退休金?,,举例说明1(按照旧政策计算),,小王, ,2000年25岁时参加工作,月工资3000元, 当年的社会年平均工资为33600元。
预计到2030年55岁时退休请问,该女士到退休的时候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为多少?(假设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的月工资不变),,,她能领多少钱?,个人帐户积累额 = 个人月工资*8%*12*年数,,= 3000*8,%,*12*30,,= 86400 元,,则其退休时月领的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帐户养老金,,= 33600/12*,20%,+ 86400/,120,,= 1280元,替代率 = 1280/3000 = 42.6%,,举例说明2,,王总, ,1999年22岁时参加工作,月工资2000元, 2004年升为总经理,月薪8800元,当年的社会年平均工资为36000元预计到2037年60岁时退休请问,该先生到退休的时候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为多少?(假设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的月工资不变),,他能领多少钱?,个人帐户积累额 = 个人月工资*8%*12*年数,,= 2000*8%*12*5+,3600,,*8%*12*33,,=9600+114048 元=123648元,,则其退休时月领的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帐户养老金,,36000/12*20% + 123648/120,,= 600+1030元=1630元,,,替代率 = 1630/8800 =,18.52%,,,月领养老金——个人缴费年限累积满15年,新人新办法,(新办法),基本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07年为1979元/月),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40,41,42,43,44,45,46,47,48,49,计发月数,233,230,226,223,220,216,212,208,204,199,退休年龄,50,51,52,53,54,55,56,57,58,59,计发月数,195,190,185,180,175,170,164,158,152,145,退休年龄,60,61,62,63,64,65,66,67,68,69,70,计发月数,139,132,125,117,109,101,93,84,75,65,56,,现实是残酷的,福州市去年企业职工平均退休工资为,781,元,,同期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平均工资为,1760,元,同样是生活在福州的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替代率指退休工资与退休前工资之比,个人帐户养老金,,,月度基本养老金,,,,退休前月工资,= 替代率,(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平均工资)/2×n%,=,=,+,基础养老金,什么是替代率,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测算,以下测算以上海市城镇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水平为例,并基于以下假设:,,1、历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以社保公布的数字为准;,,2、工资增长率(包括个人与社会平均)根据年龄段作5%-11%的不同假定;,,3、每年社保个人帐户资金增值率为5%;,,4、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以上海市的相关规定确定。
哪些人退休后收入变化大,企业人员,,---企业中高收入人员,,---企业中目前的年长人员,以中等收入为例:,,目前社保替代率一般约为20%-30%,,1、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和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隐性债务:3万亿?,,,个人账户空账:〉8000亿,2、老年负担系数迅速上升,2001年,上海达到了0.583;,,北京0.498;,,重庆0.563,老年负担系数,=,退休人数/在职人数,16.37%,19.73%,20.68%,31.09%,38.88%,1990,1994,2000,2035,2050,资料来源:,《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建立健全第二支柱已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