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第五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14页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第五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B. pH值为1的溶液:Cu2+、Na+、Mg2+、NO3-C.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D. 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参考答案:略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除去铜绿:== B.将Na2O2固体投入中:==C.向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完全沉淀:==D.向溶 液 中 加 入稀 硫 酸 产生氧气:==参考答案:B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产物,因此188O不可能含在氧气中,B错误 3. 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b极反应是O2+4OH﹣﹣4e﹣=4H2OC.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参考答案:B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入氢气的一极(a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b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负极反应为:H2﹣2e﹣+2OH﹣=2H2O,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解答:解: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入氢气的一极(a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通入氧气的一极(b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故B错误;C.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都是2H2+O2=2H2O,故C正确;D.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电池工作时生成水,c(OH﹣)减小,则PH减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电极反应时的书写以及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的变化,为该题的易错点4.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有关物质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可用于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B.甲醛溶液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D.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可生产单质铝参考答案:A5.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C.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硫酸钡;C.碱遇酚酞试液显红色;D.先加稀盐酸,引入氯离子,干扰检验.【解答】解:A.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固体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钡、亚硫酸钠等,故A错误;B.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硫酸钡,则溶液中不一定含SO42﹣,还可能含银离子,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故B错误;C.碱遇酚酞试液显红色,则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故C正确;D.先加稀盐酸,引入氯离子,干扰检验,应先加硝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检验的试剂及现象、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6.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 pH=3的H2A溶液与0.01 mol/L pH=11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c(H+)+c(M+)=c(OH-)+2c(A2-)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c(CH3COONa)<c(Na2CO3)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 molL-1的NaHA溶液,其pH=4: c(HA-)>c(H+)>c(H2A)>c(A2-)参考答案:C略7. 常温下,浓度均为O,lmolL-1的三种溶液:①醋酸溶液②醋酸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CH3COO-):①>② B.溶液的pH:②<③<① C.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③ D.①与②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CH3CO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Q的非金属性比R的强B.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Tm+)>r(Wn—)C.元素R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D.元素T与元素R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8参考答案:D略0.6molL-1Fe2(SO4)3和l.2molL-1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2+与Cu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A.0.16mol B.0.22mol C.0.30mol D.0.48mol参考答案:A略13.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ZB. 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C. 化合物XM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 简单离子半径:Y 室温下M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元素M为S元素Z在Mg和S之间,且Z的质子数为偶数,则元素Z为Si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C和Si同主族,CH4的稳定性比SiH4强,X>Z,A项正确;B.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为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B项正确;C.化合物XM2为CS2,结构式为S=C=S,只含有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D.简单离子半径,Y为Mg2+,M为S2-,Mg2+只有2个电子层,S2-有3个电子层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