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乌斯道诗歌艺术风格.docx
5页浅谈乌斯道诗歌艺术风格 贺静恩(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411105)Reference:乌斯道是越派作家之一,工于古诗,有盛唐风范,追求宋人的平淡旨趣乌诗清新圆润,简洁流畅无元人繁缛之弊诗歌内容丰富,其诗实为奇葩值得后人研究Keys:乌斯道;艺术风格I106.2:A:1673-2111(2012)10-0256-01乌斯道(1314-约1390),字继善,世称春草先生,慈溪人与兄乌本良并称为“二乌”,当时有浙江地区数“二乌”的说法乌斯道工于古文,兼精书法,小楷行草,各臻其妙善画山水,苍劲秀远,书法成就在倪、黄之间,也工于写竹著作有《秋吟稿》(明已佚)和《春草斋集》[来自www.lW5u.coM]元末明初,浙江文人重于文,次重于诗诗歌理论与文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当时文论复古,诗歌理论也复古,并以唐诗为楷模明初浙江文人力图为刚建立宏伟业绩的明朝描绘一幅盛世景象的画面他们开始创作符合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并将诗歌方向大致定位于唐诗,追随唐诗的风雅诗风,他们认为唐诗是最能代表传统典范的文学作品浙江文人工于诗者不多,成就最高的是刘基,贝琼,此外还有宋濂,乌斯道等《乾坤清气诗序》评乌诗:“夫诗有典有则,有兴有比。
得《三百篇》之旨,得《十九首》之遗风,得盛唐之体由此可以看出,乌诗也有唐诗风格其诗题材涉猎广泛,写隐逸、佛寺、农民生活、节妇、仙游、酬赠、题画等,也有一些触及时弊的诗歌,但绝无反映亡国之痛的诗歌,艺术上也有自己的宗尚宋濂为乌斯道诗集作序:“所谓俊洁如明月珠者,盖状其圆润所谓汹涌如春江涛者,则与其文之纡余为妍,颇不相肖乌斯道的诗文成就在越派中翘楚,值得深入探究诗歌本是抒情言志的,一旦与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就增添几分政治色彩元末政治混乱,乌斯道一直过着隐逸生活,理想破灭,政治上的压抑体现在诗歌里最具代表性的诗《春草杂言》五首,“徒怀百年志,自贻千里悲”,这句讥讽世态炎凉,心存志向而无人赏识的悲凉荆棘有刺得以葳蕤生长,松柏坚毅挺拔反而遭斧斤,于是有“人力愧孱弱,天地胡不仁”这样的悲叹不忧汉室仆,乃为董卓悲不愤奸雄术,乃谪祢衡讥”,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对军阀当道,政治混乱,人民生活苦难以及文士贻祸的深切悲愤和担忧奈何五行秀,不与恶相随”,在乱世中寻找洁净之处,不与之同流合污我欲访白云,白云无定期我欲访野鹤,野鹤身高飞”,表达了不被同辈人所接受的苦衷与心酸只好“归来看长松,青青有余滋”,以归隐山林来了此余生。
这类诗歌托诗以言志,有复古的创作倾向,此现象在越派诗中很常见明月忽在水,浩歌激青冥胜地东南富,渔者江海盈明月、清泉、浩歌、渔翁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景美以衬托隐逸之乐,从诗集中可以看出乌斯道隐居但又崇尚交友群聚高迹寄空谷,幽居托田问江水非吾限,可以相往还”,良友尤其俦侣唱和是乱世中最美的慰藉,隐而群让乌斯道摆脱世态炎凉的苦闷,追求清净之地乌诗中有很多关于佛寺和禅师的诗,在隐士眼中寺庙是清净能净化心灵之地,也是雅文学佛家的清净能抚慰躁动的心,特别在乱世中如《次蒲庵长老韵二首》:“绝怜松下清泠水,好与人间洗渴心”现实纷争,理想破灭,于是让心灵逃到佛寺中寻求半刻宁静再如《悟空寺》:“大海一沤吾未解,何当从此谢尘氛”,流露出个人的力量有限,在军阀当道的混乱现实中还是远离俗尘比较好乌斯道乞休归家后以农耕为乐,把农民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如《力农三诗》:“黎明驱牛出,日暮荷锄归他亲自农耕体验农事,表达从事农耕的真诚之心,同时也体验到了劳动的不易与艰辛不辞筋力倦,但恐官事违”体现了仕途茫然政治失意才寻求片刻归隐之意从“夕归还读书,聊以俟天命”来看,乌斯道务农是想远离世尘纷扰的社会,逃避纷争现实的一种生活调剂。
乌诗中还有描写节妇之诗,如《谭节妇》:“甘从烈士捐生义,不学降臣负主恩”描写节妇的守节,其实也表达诗人在国家易主时的复杂心情《蔡节妇诗》:“江水易波澜妇心寂不移描写了一位坚守妇道的女子心声明朝之后节义是整个社会崇尚的风俗文人追求世俗风尚,所以节义出现在很多作品中乌斯道多游山水,诗中常有仙游诗,写法跌宕回环,趣味无穷如《白云山房歌》诗人漫步武山,招揽白云,听仙人吹玉笙,枕着白云酣睡此情此景表达了诗人浪漫主义笔法,让人浮想出一幅幅微妙的仙境图实现了仙游的梦想走进自然,体验超脱世俗的快感乌诗诗中有画,乌诗多涉景纪游的作品乌斯道是一位有名画家,所画山水苍劲秀远,风景优美诗中能描绘美丽的画面,乌斯道能用画家的眼光去看待山水,注意画面的角度和空间,用诗人的笔法描绘自然风景的色彩如“长江亘荆扬,巴山春雪消”,“磷磷湍濑雪兼风,短筏蛇行乱石中”写出了静态美和动态美空间布局开阔,色彩柔和与乌斯道苍劲秀远的山水画风有一致之妙乌诗能以俗衬雅,用平淡流利的的语言书写心中之情,俗中透雅如《王山人桃花牛歌》中王山人的形象是:“身着短布袍,头戴折角巾倒骑桃花牛,日日弄晴云不下牛来笑不休”,王山人就是活脱脱的一个自由快乐,不拘礼节的骑牛客。
没有拘束没有压抑,只是简单真诚的追求自己的骑牛乐趣文字简单但风格迥异百读不厌,回味无穷,以俗衬雅是全诗的闪光点其实也是诗人一直想要的最初的简单的心乌斯道天赋的才气,特别丰厚独特,可以说能冲破任何界定规范而不知其所止越派作家中擅长诗歌者不多,而乌斯道的诗实为奇葩乌斯道的诗风当之无愧为“风格高远而清洒出众,一扫元人过巧之弊”,追求宋人的平淡旨趣他的诗清新圆润,有如波涛起伏之美其诗风格迥异,寄兴高远,雅丽优美,义准又重理,乌诗是浙江文学中的翘楚,也是前后七子的先声乌斯道是明初诗坛上不可多得的诗人Reference:[1]乌斯道.春草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乌斯道.春草斋集(四明丛书)[M].民国二十四年四明张氏约园开雕.[3]慈溪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