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3章图形的相似》单元试题及答案.doc
6页九年级上数学第三章图形的相似测试题(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总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2 D. 2. 如图,DE∥BC,在下列比例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 = B. = C. = D.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正方形一定相似 B.两个菱形一定相似 C.两个等腰梯形一定相似 D.两个直角梯形一定相似4. 如图,已知,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E的是( )A. B. C. D. 5. 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 A B C D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6,3),B(6,0)两点,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把线段AB缩小到线段,则的长度等于( )DCbAB OA.1 B.2 C.3 7. 如图,用两根等长的钢条和交叉构成一个卡钳,可以用来测量工作内槽的宽度.设,且量得,则内槽的宽等于( )A. B. C. D. 8. 如图,P为线段AB上一点,AD与BC交于E,∠CPD=∠A=∠B,BC交PD于F,AD交PC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如果=,那么.10. 在比例尺是1:8000的某市地图上,若一条路的长度约25cm,则它的实际长度约为______;对于地图上3cm×5cm的矩形广场相应的实际占地面积为_____平方千米.11. 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请你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DC∽△ACB,那么要添加的条件是 ________ (注:只需添写一个满足要求的条件即可) .12. 在 Rt△ABC, 若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AD=3, CD=4, 则BC = _______.13. 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 如图△ABC,△BDC,△DEC都是黄金三角形. 已知AB=1,则DE = _______.14. 张明同学想利用树影测量校园内的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小树高为时,其影长为,当他测量教学楼旁的一棵大树影长时,因大树靠近教学楼,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经测量,地面部分影长为,墙上影长为,那么这棵大树高约________m15. 如图,是的中位线,是的中点,那么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位置如右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1,0),点D的坐标为(0,2).延长CB交x轴于点A1,作正方形A1B1C1C;延长C1B1交x轴于点A2,作正方形A2B2C2C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013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共52分)17.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ABC与△A′ B′ C′是关于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位似中心点O;(2)求出△ABC与△A′B′C′的位似比;(3)以点O为位似中心,再画一个△A1B1C1,使它与△ABC的位似比等于.18. (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AB边上的点,ÐAED=ÐC,AB=6,AD=4,AC=5, 求AE的长.19. (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0. (本小题满分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和△是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点B(3,1),B′(6,2).(1)若点A(,3),则A′的坐标为 ;(2)若△ABC的面积为m,则△A′B′C′的面积=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点,∠AED=∠B. (1)求证:△ABE∽△DEA; (2)若AB=4,求的值.22. (本小题满分12分)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如示意图,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到点处时,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测得小明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CD=,CE=,CA=30m(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是,请你帮小明求出楼高(结果精确到).ABCDFE九年级数学第三章图形的相似测试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B; 2.B; 3.A; 4.D; 5.A;6. A;7.D;8.C二、填空题:9. ; 10. 2千米,6; 11. 等; 12. ; 13. ; 14. ; 15. ; 16. .三、解答题:17. 略. 18. 19. 解:△ABC和△DEF相似. 由勾股定理,得,,BC=5,, ∴△ABC∽△DEF.20. (1)(5,6); (2) 4m.21. (1)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 . 又∵ ∠B=∠AED,∴ △ABE∽△DEA.(2)解:∵ △ABE∽△DEA ,∴ .∴ .∵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 = 4,∴ AB =DA = 4.∴ . 22. 18.8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