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取和处理规范化要求.doc
6页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取和处理的规范化要求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取和处理的规范化要求正确的采取、处理与运送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采取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而标本采取与处理不符合要求,则细菌培养的结果毫无意义如标本采取或处理失当,造成污染,甚至使检验结果给临床以误导,延误对患者的正确治疗,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著名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专著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的主编 Patrick R.Murray 在书中提出“正确的微生物检验始自正确的标本采取临床医师、护师及检验技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 ” 如今,全面的检验保证系统更加重视分析前与分析后的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即是对标本采取与处理的质量保证为推行检验方法的标准化,我国借鉴国外部分经验已成立中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CCLS),临床实验室的认证工作已开始准备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首先应从标本采取与处理的规范化开始。
为此,我们提出初步的参考意见,并希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流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及时、准确地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茵,才能正确实施有效的抗菌治疗,从而有助于治愈率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降低1.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2.采血次数及间隔:在急性发热性疾病如脑膜炎、细菌性肺炎,需马上做抗菌治疗;或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 2 份标本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 24h 内取血 3 次,每次间隔不少于 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 2 次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两次抽血间隔 60min;必要时于 24—48h后再抽血 2 次因为 1 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且会遗漏阳性结果国外有人统计 1 次血培养可检出菌血症的 80%,2 次检出90%,3 次检出 99%国内统计 17 家医院 1 次血培养阳性率10.8%,18 家医院 2 次以上血培养阳性率 14.8%3.采血部位:多次采血应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以排除皮肤菌污染的可能要避免从血管插管内取血,因插管常被污染其培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在不同部位取血,2 次分离出同样菌种才是确定病原菌的有力证据4.采血量:成人茵血症或败血症的血液中含茵量较少,平均 1—3ml 血液中仅有 1 个细菌所以采血量一定要足够成人一般为10ml,新生儿与婴幼儿为 1-2ml有人引述多篇文章指出:对成人每增加 1ml 血量平均能提高阳性率 3.2%5.无菌操作: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在血液培养的全过程,从皮肤消毒、标本采取、运送、分离移种等,皆应十分注意用头皮针为新生儿和婴儿取血时,应更换针头再将血注入培养瓶中二、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的标本采取与质量要求下呼吸道分泌物(痰)的细菌学检查对病原学诊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标本的质量问题,因此,往往造成作出的病原学诊断和实际引起感染的病原菌脱节,以致造成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甚至耐药菌的出现或流行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标本的采取:自然咳痰:要求患者清晨留取,留取标本前用清水漱口 3 次,之后用力咳出咳痰较困难者可用雾化蒸气吸入以利痰液咳出幼儿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2.气管穿刺法:仅用于昏迷患者,由临床医师进行3.纤维支气管镜抽吸:通常用于在给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顺便抽取。
4.胃液抽取法:多用于可疑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在有可能将痰液咽下的情况时采用5.标本的运送: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应争取在 20min 内送达检验科微生物室或临床微生物科三、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尿液的细菌培养检查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炎症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1.标本收集:需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抗菌药 5d 之后留取尿液标本;尿液在膀胱内应停留 6.8h 以上,使细菌有足够时间繁殖1)清洁排尿法:女患者以手指将阴唇分开,用肥皂水或碘伏清洗外阴,然后以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擦干并排出前段尿液后,用无菌容器接取中段尿;男患者应翻转包皮冲洗,用 2%红汞或 1:1000 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婴儿消毒其阴部后,将无菌小瓶直接对准尿道口以橡皮膏贴于皮肤上,待排尿后立即送检2)膀胱穿刺法:为避免尿道正常菌群的污染,收集尿液最好的方法是膀胱穿刺尤其做厌氧菌检查时必须采用膀胱穿刺法穿刺时膀胱应充盈,皮肤严格消毒后用装有 19 或 20 号针头的注射器在耻骨联合距脐1/3 处穿刺膀胱穿刺的适应症有:①有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但中段尿培养细菌数很低,而又难以确定感染源者。
②婴幼儿、新生儿、不能用导管者③怀疑有厌氧菌感染时3)肾盂尿采集法;若取左右两侧肾盂尿,应请泌尿科医生采取,左右侧的标本要标记明确,以免出现错误4)对用封闭式引流装置的留置导尿患者留取尿液标本培养时,用适当的消毒剂严格消毒引流管和导尿管连接处的管壁,用装有 2l 号针头的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壁吸取尿液不可打开导尿管和引流管连接处收集标本,培养用的尿液标本也不能从引流袋中留取5)膀胱镜检查、输尿管插管或逆行肾盂造影时,收集的尿液可用来做细菌培养6)做病毒学检测时用容器收集清洁的标本即可,不需特殊方法收集标本中加入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过度生长,且标本需冷藏检测衣原体时,尿液标本不能代替尿(阴)道分泌物巨细胞病毒(cM)的检测,需多次检测标本,因其释放常是周期性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查,应留取 24h 尿,无症状的血尿可能是肾结核病,应用清洁排泄法收集连续 3 份晨尿标本淋病奈瑟菌培养留取清晨第 1 次尿,盛于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尿道结石标本可作其内部及表面培养,内部培养出的细菌与表面存在者可能不同2.标本的运送和保存:用无菌带螺帽的容器盛标本,标本应在1h 之内送检超过 2h 者应重送,否则易致假阳性结果。
四、粪便标本微生物学检查的质量要求关于腹泻患者粪便中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腹泻病纲要和我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有关操作规程要求,粪便标本应取材得当,并严格按细菌分离培养操作规程进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鉴定1.标本采集:粪便标本应在发病早期并且尽量在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直接用棉拭子,也可用直肠拭子,取双份粪便标本,1份置 Cary—Bliar 运送培养基中,另 1 份置灭菌小瓶中送检五、生殖道标本的采集1.男性标本:(1)如疑为急性淋病奈瑟菌或其他化脓性细菌感染应在清洗龟头部后,以碘伏或其他非粘膜刺激性消毒剂消毒后,挤出分泌物立即以无菌棉拭子采取,立即送检,或以专用的细拭子插入尿道口 1-2cm,旋转采取2)如疑为前列腺炎、精囊炎或慢性淋病奈瑟菌感染应由医师按摩前列腺.以无菌手续自尿道口采取前列腺液送检2.女性标本:(1)成年妇女自宫颈采取标本,应在扩阴器的支持下,选取有炎症或分泌物部位,先以无菌棉拭子拭去浅表层分泌物,再用另一拭子取分泌物送检如做厌氧或真菌培养应另外取标本2)如未成年幼女疑患性传播疾病时,不应使用扩阴器,应以无菌拭子在阴道口处采取分泌物送检六、胸膜水、脑脊液标本的采集1.均由医师以无菌手续穿刺取得,必须应用带盖的无菌容器,立即送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