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的饲养与疾病防治.pdf
8页1 兔的饲养与疾病防治仔兔的饲养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兔子称为仔兔产后的仔兔由于机体发育很不完全对适应外界的调节机能很差,加上生长速度快, 因此仔兔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否则会使仔兔感染疾病甚至死亡一、睡眠期的饲养管理仔兔从出生后至睁开眼的这段时间称之,约为12 天左右1、早吃奶、吃足奶仔兔出生后及时吃上初乳,在6-10 小时以内,仔兔能早吃奶,吃足奶,则生长发育好,体质健壮,生活力强,若吃奶不足,不仅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多病、死亡率高①强制哺乳:有些母兔或初生母兔,母性不强,产仔后不会照顾仔兔,甚至不给哺乳,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导致仔兔死亡②调整仔兔:母兔产仔数有多有少如产仔过多,仔兔吃不饱,引起营养不缺乏,发育迟缓,体质衰弱,或患病死亡一般情况下,一只长毛兔哺乳仔兔4-5 只,短毛兔哺乳6-8 只为宜调整仔兔应在分娩时间不超过1-2 天的仔兔间进行体形大小、体质强弱应比较相近调时盖上兔毛,经1-2h 或更长一段时间,使仔兔气味混合后相同也可将母兔尿涂在仔兔身上,并注意观察母兔的反应防止咬异窝仔兔③全窝寄养:具体方法和调整仔兔基本相同④人工哺乳:用牛奶、养奶、奶粉等,温度在37-38℃2、管理①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②保暖、降温和防蚊③防止鼠害2 ④防止吊乳二、开眼期的饲养管理仔兔出生后 4-5 天开始长毛,12 天左右开眼。
从开眼到离乳称之仔兔的开眼迟早与生长发育有关1、抓好仔兔的补料仔兔开眼后,体重日渐增加,仅靠母乳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此时应衣时补料皮肉兔16 日龄,毛兔 18 日龄补料开始补料应给予少量易消化而养分高的饲料到25 日龄前后,可在饲料中拌入少量的矿物质,维生素、抗菌素、痢特灵等,增加好仔兔的抗病能力一般喂料时要少喂多餐,均匀饲喂,一日可喂6 次,到 30 日龄时,则转变为以饲料为主,母乳为辅,直到断奶抓好仔兔的断奶仔兔的在 40-45 日龄,体重 500-600g 时断奶,断奶时间的早晚主要根据饲养水平、仔兔发育情况、品种及将来用途而定仔兔断奶时, 应减少新的刺激, 要做到饲料、 环境、管理三不变3、抓好仔兔管理仔兔开食后,往往会误食母兔粪便为保证仔兔健康,减少接触母兔粪便的机会,从补饲之日起,将母仔分笼饲养,但必须每隔12h给仔兔喂一次奶仔兔开食后,粪便增多防止易染病而死亡同时对用具、兔笼等要经常洗刷消毒还应注意防暑、防寒、防兽害3 幼兔的饲养与管理一、幼兔的饲养从断奶到 3 月龄的小兔称为幼兔 此阶段的幼兔生长快, 对饲料条件要求高、抗病力差,易患病死亡由于幼兔刚断奶,对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不适应。
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而且还关系良种特性能否充分发挥和生产效益1、幼兔随年龄的变化,对饲料的要求也不一样年龄愈小,对饲料要求越高应该是易消化、容积小、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高不能突然增加和改变饲料2、幼兔的日粮组成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确定选择饲料的原则既能满足家兔的营养需要,又价格便宜, 来源丰富,日粮成本降低创造更大的利益二、幼兔的管理1、分群饲养2、加强运动3、按时称重4、预防性投药(球虫病)4 兔常见的疾病防治巴氏杆菌病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导致9 周龄至 6周龄兔死去的最主要原因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春秋两季为主症状:鼻炎型,是常见的一种病型其特征是有浆液性粘性或粘液脓性鼻液 鼻部的刺激常见兔子用前爪擦揉鼻孔,使该处被毛潮湿并缠结,此处还有打喷嚏、咳嗽和鼻塞音等,呼吸困难地方流行性肺炎型常呈急性死亡,很少见到临床症状,病初表现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常因急性白血病迅速死亡中耳炎型:又称歪脖病,斜颈是主要症状是细菌感染蔓延到内耳和脑所引起的,病兔颈斜向一侧,严重的头向着倾斜的方向翻滚,采食,饮水困难,体重减轻,呈脱水现象,如感染扩散到脑膜和脑则可能出现运动失调和其他的神经症状。
此外,病兔还可能表现生殖器官感染,结膜炎和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脓肿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严禁畜禽进入兔场,减少或杜绝传染源治疗: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对急性病例也可用抗出败多价血清注射兔葡萄球菌病本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以致死性败血症或以脓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仔兔症状:仔兔脓毒败血症,仔兔出生后2~3 天,多处皮下出现粟粒大的脓肿, 常于 2~5 天内呈败血症死亡, 在 10~21 日龄的乳兔, 皮肤出现黄豆至蚕豆大脓肿,多消瘦而死亡,不死的脓肿逐渐变干、消散5 而痊愈,发病窝母兔肯定患有本病脚皮炎:在兔爪下面的表皮上, 开始出现充血, 轻微肿胀、脱毛,以后形成出血性溃疡,以致病兔不愿走动,食欲不振,消瘦,有时呈全身感染而死亡仔兔急性肠炎又称仔兔黄尿症, 由于吃了患乳房炎母兔的乳汁而引起的急性肠炎,一般常全窝发病,仔兔肛门四周及后肢被毛潮湿,腥臭,昏睡,发软,病程2~3天死亡率很高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 经常保持兔舍兔笼等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治和避免兔体的外伤本病的发生通常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全身或局部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粘液性肠炎兔常见的爆发性的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 1~3 月龄的仔兔 母兔第一胎仔兔病发率和致死率都较高,气候骤变,营养缺乏,卫生条件不好,突然改变饲料等因素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症状:病仔兔精神不振,被毛粗乱,不食,体温低,由于脱水体重减轻和消瘦快腹部膨胀,剧烈腹泻呈水样,肛门四周和四肢的被毛被粘液或黄色至棕色稀粪污染,粪便含有大量明胶样粘液, 和一些类似鼠类的干粪,四肢发冷磨牙,也有部分病兔流涎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发病应立即隔离治疗,对兔笼和用具进行消毒,可用痢特灵进行预防病兔可用链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治疗兔副伤寒病(沙门氏杆菌病)由沙门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常呈败血症和急性死6 亡,以腹泻和流产为特征,幼兔和怀孕母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断奶前后的仔兔多发症状:主要表现腹泻,体温高,精神沉郁,肛门四周和后肢被毛被带有粘液的稀粪玷污,幼兔呈急性腹泻而死亡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消灭老鼠和苍蝇,定期消毒,药物预防治疗:痢特灵磺胺类药物等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本病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
症状:最急性型,病兔突然死亡,死前无明显症状,有时正在采食突然惨叫,蹦跳几下就倒地死亡,口内含有饲草急性型:患兔食欲减退, 精神不振,被毛粗乱, 体温升高至 41℃以上,渴感明显,病程12~48小时,临死前表现短时间内突然兴奋,挣扎,在四肢呈游泳状,最后抽搐死亡,部分病兔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主要发生于青年和成年兔,临死前肛门松弛,周围被毛少量淡黄色粘液沾污,粪球外附有淡黄色胶样分泌物防治:严格兔场管理, 春秋两季对成年兔和断奶兔进行防疫注射(兔瘟疫苗)治疗:无特效疗法,可试用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兔魏氏梭菌病是由 A 型魏氏梭菌及其霉素引起的兔的一种以消化道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泻下大量水样粪便和脱水死亡为特征,本病冬季节易发症状:少数病例突然死亡外,下痢是本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病初排灰褐色软便,随后出现水泻,粪便黄绿,黑褐或腐油色,水样或呈胶冻样,具有特殊的腥臭味, 污染臀部及后腿 病兔体温低, 萎顿,7 拒食,消瘦,脱水,大多于出现水泻当天或次日死亡,少数拖一周死亡防治:加强兔场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有病史兔场可用A型魏氏梭菌氢氧化铝灭活菌预防注射治疗:病兔及早用抗血清配合抗生素治疗。
兔膨胀病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或多量易膨胀饲料,及采食含有露水的豆青绿饲草、霉变等,突然改变饲料都可引起本病2-6 月龄幼兔易发症状:病兔食欲废绝,腹部膨大,触压胃部充满气体,肠内也有大量气体有腹痛表现,不断鸣叫病兔伏卧一角,不愿走动,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可视粘膜发红或发绀等症状治疗:内服植物油和制酵剂并对腹部按摩严重可穿刺放气兔胃肠炎本病不同年龄忍气吞声家兔均可发生,但幼兔发病多且死亡率高症状:病初,胃肠粘膜轻度炎症,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及粪便带粘液随着炎症的加剧,胃肠道内容物停滞导致消化率乱病兔精神不振,常蹲伏一隅,食欲废绝粪便呈粘糊状,有臭味,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气泡和浓稠的粘液 肛门周围及后肢被稀粪污染 肠道膨气,肠音响亮,体温升高,迅速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粘膜发绀,全身症状恶化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禁止突然改换饲料等治疗:抗菌消炎,敌菌净,磺胺脒、痢特灵等兔疥癣病(螨病)8 症状: 1、疥螨病常发生于头部、嘴唇四周、鼻端、面部和四肢末端毛较短的部位,严重时可感染全身患部皮肤充血,肿胀、局部脱毛病兔发痒、不安等症随着患部的扩大奇痒难熬, 无一时安静,食欲减退,消瘦、虚弱、严重时会造在死亡。
2、痒螨病:在家兔耳壳基部开始发病病初在耳内出现干的白灰色至黄褐色痂样渗出,随着病情的发展,痂块变硬变厚,整个耳孔被硬痂块塞满病兔摇头、不安、时常搔抓患部,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有时虫体浸入耳内深处,引起中耳炎、耳聋、癫痫等症状治疗:应先用温肥皂水或2%来苏尔刷洗患部以增加疗效2%敌百虫溶液擦洗患部、 杀虫脒、双胛脒等外用 内服阿维菌素等驱虫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