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期末思想品德试卷分析.doc
4页1七年级期末思想品德试卷分析(一)试题要求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积极主动发有展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本卷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来自于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来自于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降低记忆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目的是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关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为进一步的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关注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品质的养成,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与我市初中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相一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时代特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素材来源于学生生活二)试题结构及特点本试题由单项选择题(占 40 分)、非选择题(占 60 分)两部分构成,满分为 100 分,其中期中考试前内容占 34%,期中考试后占 66%,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学生现用教材为命题依据。
本试题紧扣课标要求,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出发,贴近实际,联系学生生活、情感与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本试题知识点涉及七年级上册教材,且重点突出,如重点考查了班集体的建设、礼貌、与人为善、自信、自强这些主干知识在的设计上力争注重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便于每个考生都能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迁移,恰当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得到升华三)试卷情况2以上是考试结束后,根据不同地域学校分布,收集回来的成绩统计情况,通过对照分析,我们感到本试题基本达到了测试目的,这也说明在全市七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大都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单位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南垣中学 120 80.9 98.3 41.7旧县中学 299 74.5 73.9 9.03古阳中学 283 73.43 91.87 13.42石必中学 104 81.8 98.1 87.5下冶中学 79 84.5 100 85.0北平中学 173 73.2 80.9 43.4县底中学 370 76.44 97.01 22.99五 中 411 82.13 98.3 48.4唐城中学 147 82.8 96.6 53.1安泽二中 765 80.17 93.46 45.1大槐树二中 267 89 100 65柴村中学 196 81 97 51实验中学 532 78 96 25大宁一中 425 69 76.2 13.4曲峨中学 62 55.7 38.7 9.6蒲县一中 469 78.35 97.44 17.9薛关中学 85 72.5 83.4 12.8佃坪中学 268 73.2 86.9 18.7康和中学 105 72.2 80.6 193施教,在课堂上能够真正体现作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注重以生活为基础,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从学生的角度看,说明刚刚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迈入的初中生能够在学校、在班级较快地适应学习生活,学习成绩取得明显效果。
下面以某校为例简要谈谈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的情况:教师们在充分肯定本试题的基础上,也有人认为题量较大,个别题较难,整份试题 25 小题共 37 问,在 90 分钟的时间内作答较困难;22 小题礼貌是一件漂亮而得体的外衣(1)为什么说“穿上它会让你更美丽”?学生就难以理解要答出礼貌的重要性,或回答的不全面顾此失彼第一题为选择题,学生中有近 20%的人选择完全正确,可以得到满分 40 分,有 95%的人可以得到 30 分以上问题较普遍的是第 8 题主要是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诗句的意思不能准确理解而导致错误;第 19 题“井底之蛙”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月亮都是为自己服务的,学生不能准确判断井底之蛙是自负的表现而失误学生出错的原因均为对课外知识把握不准,不能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第二题非选择题,21 题能抓住题目的要领回答问题,完成的普遍较好;22题考查“礼貌”知识点时,题目要求先指出不符合礼貌规范的行为,帮助其纠正,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有些同学不能对其行为进行评析有 60%的学生对“宣传标语”不理解要求,整段的回答问题,形式就不符合要求;23 题要求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学生受课本中善良是有限度的影响,在回答时有 30%的同学出现了偏差;24 题中的(1) 、 (2)问,对学生的思维有相互干扰,回答时有交叉的情况;25 题学生在回答“学习目标”时,要么比较笼统,要么目光短浅狭隘,在谈要实现目标时不能联系自身实际,扬长避短,遇到困难挫折时谈不到坚持不懈、自强不息。
总之卷面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回答问题角度单一、重复,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不能认真审题,拿到题目后不加思考就做,审题不清,结果答非所问;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4(四)教学建议1、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深入钻研课标、教材;2.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勤思考多动手,关注时事,特别是一些重点、热点时事,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的良好习惯,要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根据思想品德课综合性的特点,学科教学要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4、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政治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如何捕捉有效信息。
6、上好活动课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鼓励他们不仅要读书,还要更多地体验社会、人生,从而增长知识,增强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