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排球专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oc
7页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排球专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冯斌段广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430011):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排球选修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 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验法等方法,进行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排 球教学中实施动态分层教学对学生的自信心和技术水平等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排球教学;应用G842 A1671-6035 (2013) 11-0000-02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括有排球的教学同内容、同进度、同 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的教法在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还很直 观的体现出来,这就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保障,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水平差 异急剧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排球课堂教学的质量如 何排球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更快的进行学习和接受排球技术,是目前排球教育 工作者的重大研宄课题分层教学法在很多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但分层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较少作者通过分层教学法在排 球教学中的运用,创新排球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因材施教,拟解决学生在排球 课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对于推动高校排球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结果与分析(一)排球专项课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1. 实验对象的分层依据调查和测试结果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对学牛.分别设A组(提高班)、B组(普 通班)、C组(基础班),进行“动态”分层教学其次依据排球教学大纲和教材, 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靠 着离自己最近的发展0标学习、达标然后对同一教学内容(传球、垫球、扣球 和发球),按照学生的不同组别,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最后,根据分层教学 的特点,制定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模式表1 排球专项课中实验班教学对象分层层次学生分层教学0标教学要求评价内容与要求A组(提高班)冇一定的排球基本功或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都较强的学生掌 握并达到高校排球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熟练掌握排球的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 战术,能够组织和进行简单排球比赛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 培养能力的自我创新的套路动作,培养其自主学 >』的能力的能力期末专项考试 成缋50%+学Al进步幅度20%+学〉J态度20/理论10%B组(普通班)主要是能按排球教学进度和要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具奋一定 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排球运动的理论知识、 基本技、战术和竞赛规则,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完成 基本动作加眼神与节奏的配合,要做到动作规范,形神兼备期末专项考试成绩 40%4■学〉」进步幅度25%+学>」态度25%+理论10%C组(基础班)主要是一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柔韧性、协调性都较差的学 生掌握本学期高校排球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学兴趣,完成教 学任务学生完成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期末专项考 试成缋30%+学A)进步幅度30%+学4态度30%+理论10%表2进步幅度对应得分表进步幅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得分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通过表2我们可以知道:A层、B层和C层三个层面的考试内容和标准一致; 三个层面进步幅度和学习态度最高的是B层教学实验的主要四个阶段:①传球技术②垫球技术③扣球技术④发球技术依据考核测试结果和学 >』态度将实验组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动态升降排名, 在①、②和③阶段考核结束后,分别把C层和B层考核成绩前五名的学生升级, 同吋也把B层和A层考核成缋后五名学生降级2. 分层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实验分析表3实验前学生情况差异性检验表 组别基本情况身体素质专项技术水平身高体重年龄1500米助跑摸高三角移动传球垫球扣球发球 实验组 173.28±3.82 67.00±3.95 20.35±0.826.21±0.13 2.92±0.14 8.7±0.61 51.50±10.53 36.65±14.3254.50±12.76 53.50±9.47对照组 172.97±4.29 65.96±3.13 20.44±0.876.25±0.11 3.01±0.11 8.9±0.79 49.95±9.37 40.20±14.6751.35±9.83 49.95±0.04P 值 >O.05 >O.05 >O.05 >O.05 >O.05 >O.05 >O.05>O.05 >O.05 >O.05表4教学前学生专项技术水平成缋比较表 组别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85-100 75-84 60-74 60 以下n%n%n%n%实验组 12 20 12 20 32 53.3 4 6.7 对照组 11 18.3 10 16.7 34 56.7 5 8.3通过表得知,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各项差异性检验指标没奋显著性 差异(P>O.05),这为实验教学和对比分析的公平性做了数据保证。
表5实验后学生情况差异性检验表 组别身体素质专项技术水平1500米助跑摸高三角移动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实验组 6.14±0.12 3.12±0.12 8.1±0.43 82.60±6.46 79.50±7.5181.50±7.51 88.60±5.24 对照组 6.17±0.213.06 ±0.13 8.6±0.55 76.40±7.86 72.60±9.3174.50±8.31 83.90±7.83P 值 >O.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表6 教学后实验组学生成缋比较表层次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85-100 75-84 60-74 60 以下n%n%n%n%A 层 9 45 10 50 1 5 0 0 B 层 7 35 1155 2 1000 C 层 6 301155 3 1500从数据显示:成绩都有变化的是三角移动和助跑摸高,而1500米的成绩基 本上变化不大。
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的学生进步更大一点,可见“动态分层” 教学在提高学生速度和力量素质方面,效果要比对照组明显;而在提高耐力素质 方面,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以后,传球、垫球、扣球和发球技术的考 核成绩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对照 组学生的成绩在练>』前后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与 对照组学生的考核成缋存在显著性的差异3. 分层教学实验前后学生运动水平动机比较分析表7实验组学生兴趣态度调査统计内容组别好一般不好n % n % N %喜爱排球运动,能充分体验到排球带来的乐趣实验前19 31.6 28 46.7 1321.7实验后 27 45 28 46.7 5 8.3形成对排球运动的爱好与专长实验前28 46.7 18 30 14 23.3 实验后 31 51.7 22 36.7 7 11.7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和基本技术掌握的程度实验前26 43.3 23 38.3 11 18.3 实验后 30 50 26 43.3 4 6.7表8对照组学生兴趣态度调查统计 内容组别好一般不好n % n % n %喜爱排球运动,能充分体验到排球带来的乐趣实验前20 33.3 27 45 13 21.7 实验后 26 43.3 23 38.3 11 18.3形成对排球运动的爱好与专长实验前26 43.3 20 33.3 14 23.3 实验后 28 46.7 23 38.3 9 15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和基本技术掌握的程度实验前27 45 24 40 9 15 实验后 29 48.3 26 43.3 5 8.3 表9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兴趣态度调查统计 内容组别好一般不好n % n % n %喜爱排球运动,能充分体验到排球带来的乐趣实验组27 45 28 46.7 5 8.3 对照组 26 43.3 23 38.3 11 18.3形成对排球运动的爱好与专长实验组31 51.7 22 36.7 7 11.7 对照组 28 46.7 23 38.3 9 15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和基本技术掌握的程度实验组30 50 26 43.3 4 6.7 对照组 29 48.3 26 43.3 5 8.3通过统计学生的学>』兴趣态度的变化发现,实验组变化幅度比较大,提高了 近14%;爱好与专长也提高了 5%;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和基本技术掌握的程度提 高了 7%。
可见,在排球专项课中实施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学>』兴趣的效果是显 著的二、结论与建议(一) 结论1. “分层教学法”在排球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水平差异 程度,进行合理的分层其次教学g标、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制定 方面要体现出系统性和层次性利用动态学习、动态升降、动态评价原则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2. 分层教学的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指标均奋不同程度的提高,考核成绩 也有显著的差异,体现了分层教学法的优势所在3. 通过调查发现,实验组对排球课程的满意度、兴趣态度都比对照组学生要 高,实验组的学习动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动机4. 实验组在学中所表现的自主学能力、自信心等方面明显比对照组强, “动态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 建议在分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多个 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在整个教学中也需充分体现分层的思 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有所获本教 学实践中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索,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社.2001[2】任世卿.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中的实验研究[」].科技信 息,2009(6):247.[3】付月红.高中排球技术课上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9,28(3):48-49.[4】乔诚.许建生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 报,2009, (6).[5】程云峰.对乒乓球普修课“层次升降”分组教学的初步研究[门.浙江体育科学,2005, (12).[6】刘芳等.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技术课中的应用[门.四川体育科学,2004,⑹。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