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1.2 人口迁移和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新人教版.ppt
23页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第2 2课 课 人口迁移和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和人口合理容量【锦囊】辨别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人口流动的关系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其含义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离开自己原来的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乡迁移者称为移民,其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新居住地称为迁入地,它的突出特征是长期改变居住地 人口迁移不同于人口移动人口移动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来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活动,不论其距离远近、时间长短,只要有空间移动,就属此概念,如狩猎活动、旅游活动、朝圣活动、日常上下班等而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改变所以人口迁移的第一个含义是时间性特征,是指较长时间的人口居住地的变化;第二个含义是空间性特征,是指较长时间的人口居住地的变化;第三个含义是居住地的变化,不同于长途、长时间的出差及派出去工作或学习 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的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考点1】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1】(济南市2012届调研)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DA【解析】本题考查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迁移人口中,以20~3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这种迁移最可能是经济因素引起的第(2)题,图中乙年龄段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时,常常会将自己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甲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数量也较大,即这两者之间的迁移具有相关性【考点2】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2—1】(2013·新课标卷Ⅱ)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C(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B【解析】第(1)题,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
从而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A、B项迁出、迁入人口总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D项人口自然增长率本题无此信息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解析】第(2)题,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可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3】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3—1】(南京市2012届盐城三模)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1)上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2)关于上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③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C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结合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即可判断:①最大,③最小。
第(2)题,③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故C正确;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故A错误;②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④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3—2】(温州市2011年第三次调研)下表为我国某地1999年和2009年数据变化表,读表回答问题备注:产值和消费不考虑通货膨胀 备注:产值和消费不考虑通货膨胀 该地人口合理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承载力上升 B.生态环境恶化C.经济规模变大D.生活消费总量增加【解析】本题考查制约环境人口容量(或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科技、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等,其中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环境承载力上升的说法与题干中人口合理容量减少的表述自相矛盾,所以A选项错误;据表中描述,“环境一直相对稳定”,所以B选项“生态环境恶化”的表述错误;从表中可以推断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消费增长的速度,所以D选项“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对人口合理容量减少的影响微乎其微;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经济规模变大,对当地资源的索取增多(比如土地资源),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
【考点4】辨别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人口流动的关系【4—1】(荆州市2012届高三质检一模)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C【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首先表现在空间位置的变化,但是,并不是说空间位置的变化就一定是人口迁移一般来说,行政区域的界线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人口迁移还有时间上的特定含义,通常是指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不属于人口迁移【解析】所以,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做是人口迁移本题中,A、B、D都是未长期改变其原有的居住地,只能说是属于人口的空间流动,只有C符合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