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混凝土在建筑施工技术中质量控制要点.doc
8页浅谈混凝土在建筑施工技术中质量控制要点摘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 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多年的工作实 践经验,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凝土材料控制要点,其次重点从 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施工工艺、养护、验收等方面论述了 其质量控制要点,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性和使用寿命可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混凝土;材料控制、质量控制、施工工艺; 验收前言: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目前,混凝土已被广泛的 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性能的优良对结构 的安全、工程的质量、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主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控制好混凝土的 质量显得尤其重要虽然商品混凝土在大城市中已逐渐占主 导地位,但是现场拌制混凝土在一定的城市和地区还是占有 相当的比例,现场拌制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原材料的把 关及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因素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带来难度,本文从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等方面论述了 其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性和使用寿命一、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1、 混凝土质量指标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 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 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 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
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 学性能的主要参数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 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 比不变时,试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 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因此,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标 号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2、 水的质量要求凡可以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 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若要使用不能饮用的 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符合下表要求方可 用于拌制混凝土表1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质量控制3、 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品种较多,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针对不同的工程情 况、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是获取优质论的一个保 障水泥的强度和体积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泥 的强度上下波动,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泥 的体积安定性差,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性裂缝因此,在 使用水泥的时候应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 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做好水泥的质量控制,运到工地 的水泥,应仔细核对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 厂批号,分类堆放,并按要求送检,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堆 放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避免水泥受潮结块4、骨料的质量控制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组成成分,骨料的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粗骨料中主要有碎石和卵石当石质 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 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 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采 用碎石,碎石的粒径在1〜3CM左右卵石一般能用于结构 受力部位,严禁混有燉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粗骨料 主要控制好级配、针片含量和压碎值细骨料最关键的是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含泥 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而且含泥量髙,不仅影响 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混 凝土最好采用中粗砂,含泥量和有机质的含量必须满足规范 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及含水率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 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的含水 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 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
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1、 混凝土搅拌施工要点搅拌机应配备水表,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 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 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严格掌握混 凝土材料配合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搅拌过程要控制好 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搅 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2、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求(1)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 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混凝土由料 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 采用串筒、斜槽、溜槽等下料2>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宜缩短, 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 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规范规定,当超过规 定时间必须设置施工缝3)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mm〜100mm 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防止出现蜂窝、麻面4) 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 裂缝,混凝土因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 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 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lh〜1. 5h,使混凝土获 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出现裂缝。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改进改善搅拌工艺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 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 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增大,从而提高混凝 土强度10%或节约水泥5% ,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 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 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严格控制浇筑 流程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 减小约束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可 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 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 抗裂性在高温季节泵送,宜用温草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 以降低入模温度四、混凝土的养护控制混凝土养护,是结构浇筑后的最后工序,养护不当,容 易造成混凝土脱水或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1、混凝土养护应在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对混凝土进行 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 化和强度增长的需要,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 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 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 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 袭击3、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4、混凝土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 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 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五、混凝土质量的验收验收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外观和几何尺寸二是内在质量,即实际强度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且在 很多情况下通过外观质量也可以反映出内在质量的优劣1、 外观检查主要是观察有无裂缝蜂窝、麻面、露筋、 空洞、连接部位疏松锚筋松动等严重缺陷,如有发生,应 进行返工或采取加固措施几何尺寸检查主要是通过施测实 量,确定构件是否能满足使用功能以及下一步施工的要求, 并对该产品的质量等级予以评定2、 内在质量的验收最为重要,并具有否定权主要通 过检阅各种技术资料,如原材料化验单,施工记录,并在 上述记录合格的基础上,根据混凝土试压报告单,分别采取 方差未知或非统汁方法进行强度评定,验收合格后,方为完 成了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也就告一段落,可以 将产品交付使用.六、结束语总之,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如砂、石、水 泥等原材料;配合比试配;搅拌计量、方式与时间;温度变 化等等都会对混凝土质量和耐久性造成影响。
这个过程中若 有一个环节质量控制不当,就会酿成混凝土质量问题保证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 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 态度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百年 大计,质量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