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6页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参考答案:C略2. 把一定量的铁粉投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3+和Fe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 B. 2:3 C. 2:1 D. 3:2参考答案:A【详解】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e+2Fe3+=3Fe2+,设已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n,则Fe+2Fe3+=3Fe2+2 3n 1.5n所得溶液中Fe3+和Fe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所以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n,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n:n=1:1,答案选A3. 实验室用固态不纯氯化钠(含少量NH4HCO3和Na2SO4杂质)制取纯净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可供选用:①逐滴加入稀盐酸;②煮沸;③加蒸馏水溶解;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⑥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⑦过滤。
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A. ①②⑤⑥⑦③④ B. ③④⑥⑤⑦①②C. ④③⑥⑤⑦①② D. ④③⑤⑥⑦②①参考答案:C4. 在25 ℃、101 kPa时,反应能量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C(s)+O2(g)===CO2(g) ΔH1;CO(g)+O2(g)===CO2(g) ΔH2;A. ΔH2=-282.9kJmol-1B. 2C(s)+O2(g)===2CO(g) ΔH=-221.2 kJmol-1C. ΔH1>ΔH2D. CO2(g)分解为C(s)和O2(g)是吸热反应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能量转化图可知,C(s)+O2(g)===CO2(g) ΔH1 = -393.5 kJmol-1,CO(g)+1/2O2(g)===CO2(g) ΔH2=-282.9kJmol-1,结合盖斯定律及反应热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关系作答详解】A. 由上述分析可知,CO转化为CO2,反应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g) ΔH2=-282.9kJmol-1,A项正确;B. C转化为CO2放出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 ΔH1 = -393.5 kJmol-1,结合盖斯定律可知,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ΔH1 kJmol-1-ΔH2)2=[-393.5 kJmol-1-(-282.9 kJmol-1)]2 = -221.2 kJmol-1,B项正确;C. ΔH1 = -393.5 kJmol-1,ΔH2=-282.9kJmol-1,则ΔH1<ΔH2,C项错误;D. C(s)和O2(g)反应为放热反应,则CO2(g)分解为C(s)和O2(g)是吸热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C。
5.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C.离子的氧化性aW3+>bX+ D.a+3=c-2参考答案:C略6.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A、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A正确;B、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错误;C、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C错误;D、HF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A7. 鉴别某溶液中含有Br-还是I-,可以选用的试剂最合适的是 ( )A.碘水和淀粉溶液 B.氢氧化钠C.氯水和淀粉溶液 D.四氯化碳参考答案:C8.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B.光化学污染——二氧化氮 C.酸雨——二氧化碳 D.臭氧层破坏——氟氯烃参考答案:C略9.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元素,有人称“类钫”,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B.“类钫”属过渡元素,具有放射性C.“类钫”单质的密度小于1g/cm3 D.“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参考答案:D略11. 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参考答案:D考点:摩尔质量.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根据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关系:n==,计算出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摩尔质量表达式:M=,计算出X气体的摩尔质量.解答:解: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mol=mol=0.5mol,X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32g/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M=,本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 mL 2 mol/L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 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 )A.5.1 g B.10.2 g C.13.6 g D.15.3 g参考答案:C略13.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参考答案:B略14.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Cl2 B.HCl C.SO2 D.活性炭参考答案:B略15. 有一瓶经常使用的NaOH溶液,用HCl溶液中和时,放出大量气体,该气体是A、O2 B.CO2 C.H2 D.SO2参考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 (填字母).A.Cl2 B.O2 C.CO2 D.NO2(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 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2)BC;(3)还原;3CuO+2NH33Cu+3H2O+N2 ;(4)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5)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6)【考点】氨的制取和性质.【分析】(1)依据装置仪器分析回答,浓氨水滴入锥形瓶中利用固体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需要选择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或碱石灰;(2)装置A是利用分液漏斗滴入锥形瓶中不加热反应,制取无色气体分析判断;(3)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氧化铜做氧化剂氧化氨气生成铜、氮气和水;(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依据装置图分析判断是利用浓硫酸吸收过量氨气,同时避免F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D;(5)依据量气管的使用方法回答;(6)干燥管D增重mg为反应生成的水,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为反应生成的氮气;依据元素守恒计算得到.【解答】解:(1)装置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氨水使锥形瓶中的固体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碱石灰固体,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2)利用装置A,可制取的无色气体;A.制备氯气Cl2需要加热,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A不符合;B.可以制备O2,利用固体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故B符合;C.可以制备CO2 气体,利用稀盐酸滴入大理石上反应生成,故C符合;D.NO2是红棕色气体,故D不符合;故选BC;(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氮气与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3H2O+N2 ,故答案为:还原;3CuO+2NH33Cu+3H2O+N2 ;(4)依据流程分析,浓硫酸是吸收过量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影响实验效果,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保持压强平衡再读数,故答案为: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6)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为水物质的量=,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N2,物质的量=,依据元素守恒得到氮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2:2=,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故答案为:.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