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的五样》教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8731651
  • 上传时间:2024-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的五样》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基本了解毕淑敏及其作品的风格2、理解作者选择生命最宝贵的东西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文章的泛读与精读,学生能够对较长的文章进行知识的筛选和整理2、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自我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味到人不可能完整地拥有一切,应该热爱生命、积极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选择生命最宝贵的东西的原因2、通过各种形式地阅读,使学生能够体味到人不可能完整地拥有一切,应该热爱生命、积极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教学难点:通过各种形式地阅读,使学生能够体味到人不可能完整地拥有一切,应该热爱生命、积极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教学方法:交流体会法、非指示性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作品,对这个游戏有一定的了解。

      二、导入课文: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我的五样》了所以在正式展开课文前我们先不急着去翻书看课文,而是先来玩个小游戏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双手,学着我的样子把双手合拢,其中中指弯曲合拢教师示范)接下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完成游戏:先依次放开拇指,然后合拢;放开食指,合拢;放开小指,合拢;放开弯曲的中指,再合拢;放开无名指……突然,学生会发现,其余的四个手指都能很容易的放开又合拢,但是无名指却不能师:大多数同学的无名指都无法分开吧?其实我让大家玩这个游戏,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把这合并的双手看作人一生的选择的话,我们可以放开似乎 最放不下的东西,比如拇指;我们可以放开最微小的东西,比如小指;我们可以放开最有用的东西,比如灵活性最好的食指;我们也可放开最喜欢的东西,比如中指;但是我们却无法放开我们的无名指,这个无名指代表了什么呢?——作家毕淑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知道我们的同学有没有自己的答案呢?也许现在还没有吧?没关系,我希望大家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能够好好地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告诉自己三、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重要信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师:同学们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划分一下课文的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明确课文共44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1)1—17自然段为一部分,写的是选择“五样”的过程——“留”2)18—40自然段为一部分,写的是放弃其余“四样”的过程——“弃”3)41—44自然段为一部分,是对这一“留”一“弃”的议论——“议”学情估计:由于这篇课文的层次比较清晰,有些段落关联词明显,学生自己划分段落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要用“留”“弃”“议”这样简单的词来概括段落大意则估有点困难应对措施:可以请2-3位学生进行分段和段落大意的概括,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某些段落的关键语句或关联词语引导、暗示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挖掘文章的主旨(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在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热爱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学情估计:学生能够从局部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但可能缺乏一定的整体概括能力应对方法:及时插入作者的简介——主要是从作者身为医生、女性、作家三种身份入手进行介绍,加强学生对于作者对“五样”留、弃选择的理解,以及作者最终选择以笔作为实现自己个体生命价值的认同。

      作者毕淑敏相关资料(1)先简略介绍(PPT显示):毕淑敏,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代表作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咨询学硕士2)从理解课文的角度着重介绍:师:同学们可以看到毕淑敏是一位经历丰富、拥有多种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但是我相信有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对毕淑敏的“五样”选择十分不解为什么她会选择“鲜花”而不选择“父母、孩子”,为什么她会为了选择“笔”而放弃“阳光”?难道她不爱她的父母和孩子?但当我们走近毕淑敏时,我们发现原来并非如此我们不妨来看看她曾经写过的两篇散文——《孝心无价》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word显示,简略介绍)所以她对父母、孩子的爱不仅不比别人少,反而比一般人都要强烈可是当只能选择人生的五样时,她为什么会选择“阳光、空气、水、鲜花和笔”而最终只选择了“笔”呢?——这需要我们从作者的经历来理解PPT简单显示,师重点讲解)作为医生——作者只需片刻的思索,就本能地选择了“空气、水、太阳”,的确是“飘着药品的味道”,但这决非仅仅是出自“严谨的科学意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作者作为医生的生命情结。

      毕淑敏17岁参军,被分配到西藏最为艰苦的阿里地区当兵,起初在部队当卫生员,后来做军医,曾经在被视为“生命禁区”的昆仑山上用最原始的徒步穿越方式进行野营拉练,这在她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中篇小说《昆仑殇》中有非常精彩的描绘在当世界上的军队普遍采用步话机联络的时代,我们的军队则还在靠“鼓角相闻”传达命令司号员被命令用吹军号的方式进行通讯联络年轻的战士把军号放到嘴唇上,金属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寒地带零下40度的低温与人体体温形成强烈反差,从嘴唇上取下军号时连皮肤带肉一起拽将下来,唇亡齿寒地痛苦在雪域高原上,最终因吹号这种剧烈活动加剧高山反应而窒息死亡……毕淑敏经历目睹了这次世界军事史上极其罕见的“野营拉练”,捡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尤其是与她同样性别的女兵,生命更为脆弱20年后,拿起笔开始写作的她,怎能忘记得了“ ”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所以文中当“老师”要求舍弃时她就有这样的表述:“我曾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冰山上攀缘绝壁,被缺氧的滋味吓破了胆作者对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的思考,首先是从职业医生的角度,与其说是“充满了严谨的科学意识”,不如说是作者从20多年从医生涯中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思考和认定身为女性——毕淑敏选择了鲜花,这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上的鲜花。

      它包含了一定的象征性不是吗,在作者看来,鲜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难”;许许多多的鲜花中作者从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我愿有一束美丽的玫瑰,陪伴我到天涯”,爱情、美好,艰难、曲折……生活中的一切真真切切的东西,才是生命的全部生活中毕淑敏追求美好,追求自然,难怪只有她才能写出《素面朝天》这样的文章来这不能不说是她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自身修养所致而身为作家——有人说“作家是社会的良心”(板书)鲁迅弃医从文,为的就是从精神上医治国人在现实生活中,毕淑敏没有鲁迅那么“专一”,她是兼职作家或许她认为医生和作家两种身份可以让她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更多的人获得“生命”!但是在心理测试中,经过艰难地抉择,她最终放弃的是“鲜花”“水”“空气”和“太阳”,特别是在最后确定“笔”而放弃“阳光”的时候,她是“慢而稳定地拿起笔,将纸上的‘阳光’划掉了”,“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墨迹中,只残存一个字——‘笔’她将“作家”作为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终选择五、设身处地,思索人生 师:同学们,毕淑敏从医生、女性、作家三种身份出发做出了“五样”选择并最终选择了“笔”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从自己的身份出发做出“我们的五样”呢?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进行选择和放弃,然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谈谈他们的选择和原因。

      六、结束语正如课前我们做的小游戏,人生不能完事地拥有世上的一切,该放弃的总得放弃而在这有限的保留和珍藏中,你的选择就是你生命意志的支点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两段,结束我们这一次“心灵的选择”附:毕淑敏的两篇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

      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