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教材课件 8.3-典型化.docx

1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261330026
  • 上传时间:2022-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9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典型化:指作家、艺术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化和个性化的总和典型化包括两个方面,即艺术的概括化和个性化作家、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从阶级特征,行动和行为,心理特点,习性,趣味,姿态,外表特征,语言等力面,高度概括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描绘的客体在独具个性特征的同时,概括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这就是典型化的全部过程或内容这里,概括化和个性化是水乳交融一般的密不可分,二者同步发生,又同步处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任何对于概括化或个性化的忽视,都会导至典型塑造的缺陷或失败典型化分人物典型化、情节典型化、环境典型化三个方面人物典型化的方法有二:一是以生活中的其一个人作为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保尔·坷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卡秋莎·玛丝洛娃(《复活》)等艺术典型,就是用这种典型化方法塑造成功的;二是用生活中大量同类人的特征糅合熔铸而成文学家如果能从几十个,几百个商人、官吏、工人中,抽出最本质的阶级特征、习性、趣味、动作、信仰、谈风等,拿来统一在一个商人、官吏、工人身上,那么,文学家就可以借助这样的方法,创造出典型来,只有这样才叫做艺术文学艺术中大量的艺术典型是用这种方法塑造出来的。

      情节和环境典型化的方法也与此同典型化程度和作家、艺术家的世界现、生活积累、艺术修养密切相关只有具备了进步的世界观或世界观中具备了进步的因素,只有独具丰厚的生活积累和高超的艺术才能与修养,才有可能塑造出不朽的艺术典型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