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重点句子赏析.doc
4页六上文言文 一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本则第一句讲的是学习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本则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一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这一则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6、7两则讲学习态度,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孔子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本则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本则的核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11、理解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这句话表现了元方对无礼无信之人的鄙视 12、句子理解:①.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的老人干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同样的意见因为亲疏远近而态度迥异,所谓“薄者见疑”意即亲疏厚薄是一种妨碍,妨碍了主人家对真相正误的认识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人们都来安慰他那老人(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祸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祸福。
六年级下谈谈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这句话是勉励子侄们向那个穷和尚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求学2、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人们刻苦勤学,否则连普通人也不如3、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这句话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表现了战斗生活的艰苦,也从侧面反映了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4、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这句话说明在狡猾的敌人面前,我们应当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5、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这个句子告诉人们:一个人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像孔子这样博学多闻的人,都有不知道的事情6、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8、 吾一瓶一钵足矣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这句话表现了穷和尚在困难面前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心和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七年级上册文言名句理解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官府公文使身心劳累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句话的意思是,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这句话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生活的环境清幽宁静,内心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及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精神7、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这个句子通过对观众沉寂其中的场面的描述,从侧面烘托表演者技艺之高超5、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这句话表达了吕蒙的自得、自豪之情。
5、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这句话为下文再寻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6、 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句话借孔子之口,直接指出陋室何陋,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点明了写作的目的,突出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洁淡雅情怀7、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追逐富贵名利世风的鄙视,以及洁身自好、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傲岸3、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陋室就像那)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这里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亮的茅庐和扬子云的亭子相比,表达了安贫乐道的高洁淡雅情怀9、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012年样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七年级下册文言名句理解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一样清闲的人罢了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和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这个句子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说明困境中仍然蕴涵着希望告诉人们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这句话描绘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不被宦海浮沉等俗事困扰的旷达胸怀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理解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才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此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体现了作者闲适自得、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旷达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成为一成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作者将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透露出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失意文人的痛苦心情6、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6、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这句话表现了作者致力于学习而忽视物质贫困的高尚追求或这句话标明作者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体现了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的心情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012年淄博卷)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或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这句话赞美了古仁人豁达超脱的胸襟和心系天下的政治报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像古仁人那样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境界通常人们多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超脱、淡然、豁达的思想境界9、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12年二模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做官),就要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就要替君主担忧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9、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012年样题)(七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八下文言名句理解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