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34页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月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码头工程 第1页目录一、建设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及由来 11.2项目概况 11.3规划及政策符合性 3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5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52.2评价范围 7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83.1.项目环境影响识别 8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13.3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133.4 污染防治措施 173.6 风险评价 233.7 经济损益分析 243.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4四、公众参与 26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和方式 264.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形式 26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26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 274.5总结 27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8六、联系方式 292013年10月 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码头工程 第29页一、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及由来凤阳县是安徽省重要的石英砂、水泥及石灰生产基地之一。
2009年安徽省批准建设安徽凤阳硅工业园,该工业园区位于凤阳县板桥镇境内,启动区面积9平方公里,规划将园区建成硅产业基地和东中部结合的物流中心未来园区港口货运量将达到1000万吨,届时港区日平均作业船只将达30~50余艘淮河沿线现状尚无大型综合服务基地,现有船舶加油站点规模较小,设置相对简陋,布局也不完善,尤其蚌埠以下更加缺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淮河水运需要为此,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在凤阳板桥镇硅工业园投资新建危化品码头工程,以更好的提供凤阳硅工业园原料和产成品运输船舶加油保障服务,同时,该项目建设能够缓解成品油公路、铁路运输紧张,大量成品油通过水路外购,保障区域内成品油市场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填补滁州港港口支持保障服务设施缺失,改善滁州港港口基础设施,完善滁州港口功能该项目原为凤阳县鸿运码头二期工程,由凤阳县鸿运港务有限公司实施,后投资主体变更为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经现场调查,目前该工程的港池挖掘已基本施工完成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10日委托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
2012年4月,委托滁州市环境监测站对评价区域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凤阳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拟建项目两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2013年10月,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公众对报告书的反馈意见,编制完成了《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码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送审稿)》1.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危化品码头工程;建设单位: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投资:总投资4785.0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47.58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1.44%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凤阳县板桥镇霸王城电灌站北,淮河右岸,与凤阳鸿运港务公司码头工程引航道河口下游河岸建设内容:项目采用挖入式港池,港池长400米,宽220米在港池的东岸线设三个化工泊位,2个1000吨级船舶加油泊位、1个500吨级石油化工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0万吨码头主要功能为柴油、汽油等液货进口,设计年吞吐量20万吨,其中进口:汽油占总运量的10%,柴油占总运量的90%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码头工程共占地29.66hm2,其中永久占地24.02hm2,临时占地5.64hm2。
各分区中前场工作区占地20.75hm2,新建圩堤区占地1.39hm2,办公生活区占地1.88hm2,临时道路及临时堆土区占地5.64hm2占地类型为水利工程用地(滩地和河道)本工程占地范围内无居民点,不存在拆迁及移民安置问题根据主体工程设计,前场工作区挖方121.28万m3,填方5.22万m3(挡土墙基坑回填),调出3.76万m3到新建圩堤区建堤,调出8.46万m3到办公生活区回填场地,调出16.83万m3到临时道路及临时堆土区,其中0.45万m3用于修建临时道路,16.38万m3用于二期工程场地平整备用土;余下87.01万m3作为弃方处理新建圩堤区清基挖方0.42万m3作为弃方处理弃方合计87.43万m3,全部外售给凤阳鸿运港务有限公司用于场地回填,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凤阳鸿运港务有限公司承担表1 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主体工程码头泊位挖入式港池,港池长400米,宽220米结构型式为重力式C30直立式挡土墙,墙顶高程20.00m,底板高程7.30m,挡土高度12.20m基础直接坐落在基岩上,开挖边坡1:2.5,坡面以浆砌块石防护在港池的东岸线设三个化工泊位。
2个1000吨级船舶加油泊位、1个500吨级石油化工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0万吨装卸平台2个1000吨级船舶加油泊位,配备流量计、离心泵、各种阀门管件、软管等2个1000吨级船舶加油泊位储运工程运输道路进港道路已经建成港内货物均需要用汽车集疏港港内道路沿灌区四周环形布置,港内道路为7米宽,交叉方式均为平交/港区油库依托滁州港凤阳港区油库项目,总库容7万m³成品油油库,配套建设岸基加油站一座,另行环评总库容7万m³成品油油库公用工程供水系统码头及储罐区供水均接至鸿运码头工程供水管道接管点水压应≥0.3MPa,引入管径为DN200排水系统港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体制码头面雨水散排,后方道路、储罐区及绿化带周边布置排水沟生产、生活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硅工业园污水厂处理道路、储罐区雨水排水沟尺寸b×h=400×500mm供电照明本工程供电电源为380V低压电源,电缆敷设方式采用穿管直接敷设,码头、储罐区、道路采用分散照明方式,照明回路采用BV-0.5KV塑料铜芯穿管线或BVV-0.5KV塑料绝缘铜芯护套线沿墙敷设380V低压电源通信工程港区接入电信宽带网络;码头前沿装卸平台上生产指挥人员配置手持防爆对讲机;在码头平台、进港道路、库区及装卸平台布点安装固定摄像机。
/消防工程消防水池、消防加压泵房消防水池直径20m,容量为2500 m3,消防水泵型号为:XBD70-70-HY,三台,两用一备环保工程废水处理管网、隔油池、沉淀池、应急事故池/固废处理危废暂存场所10m2建筑面积10m2噪声防治采用低噪设备、基础减震、隔声等措施1.3规划及政策符合性安徽凤阳宏盛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码头工程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第三项“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类的项目拟建项目建设能够缓解成品油公路、铁路运输紧张,大量成品油通过水路外购,保障区域内成品油市场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填补滁州港港口支持保障服务设施缺失,改善滁州港港口基础设施,完善滁州港口功能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根据1995年8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淮河流域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按期完成污染治理任务,保证水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制定的和地方制定的排放标准;持有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应当保证其排污总量不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拟建项目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水不直接排放至淮河,经市政管网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排入凤阳硅工业园污水厂处理,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入凤阳硅工业园污水厂,不新增淮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规定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本项目不属于上述行业目录,污水水质较简单,水量较小,产生的废水污染物进入凤阳硅工业园污水厂,不直接对淮河水质产生影响符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规定2013年10月 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地表水环境淮河凤阳段的各监测断面的监测因子中,COD全面超标,最大超标12.1 mg/L,其他各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其中石油类的最大标准指数达到了0.84淮河凤阳段COD主要超标原因是上游来水已经超标,石油类占标率较高表明淮河该河段的表现出一定交通的环境压力,这对本项目的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2、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区域SO2时均监测值单项评价指数介于0.055~0.104之间,日均监测值单项评价指数介于0.073~0.112之间;NO2时均监测值单项评价指数介于0.062~0.104之间,日均监测值单项评价指数介于0.067~0.092之间;TSP日均监测值单项评价指数介于0.443~0.943之间;PM10日均监测值单项评价指数介于0.260~0.407之间,非甲烷总烃时均监测值单项评价指数介于0.1625~0.43之间其中TSP日均监测值占标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开工建设的项目较多,施工扬尘等造成的,非甲烷总烃时均监测值单项评价指数最大值达到了0.43,这表明区域的施工活动较频繁,交通运输的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非甲烷总烃监测值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之,各监测点监测因子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3、声环境根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对照环境噪声评价标准,码头各厂界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4、地下水及土壤分析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氨氮超标,各监测点氯化物超标,其中2个测点监测点锰超标,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水文地质背景条件及人类活动造成的。
其它水质都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要求,说明项目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本底值总体环境状况较好本次评价各土壤监测点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5、生态环境项目区地貌属淮河滩地,属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带,多年平均气温14.9°C,≥10°C积温4818°C,多年平均降水量975.3mm,10年一遇最大24h降雨量16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20mm;多年平均风速3.2m/s,主导风向为ES,最大冻土深度15cm,无霜期217d区域内土壤主要为黄棕壤,林草覆盖率为17.0%项目区属北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以微度水力侵蚀为主根据《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拟建区域位于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生态功能区属于“淮河中下游湿地与平原农业生态亚区”中的“淮河下游湖泊湿地洪水调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