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国学计划及教案.doc
33页梁湖镇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人之初”国学社团老师:赵瑾旻二○一五年八月梁湖镇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人之初”国学社团目录1、活动章程2、活动计划3、活动总结4、学员名单5、教师简介6、活动设计7、活动照片梁湖镇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人之初”国学社团活动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性质:以校内喜爱国学的学生为基础而创建的社团组织接受学校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 第二条 目的:为爱好国学的广大同学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第三条 宗旨:丰富校园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第二课堂作用,为校园文明建设服务第二章 成员第四条 成员资格:本校一年级在籍学生,对做支持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均可申请加入,审核成员基本准则;有足够的热情和自信,善良,文明,有责任感,努力上进,遵守学生守则和本章程 第五条 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一)获取参加本团体的培训班和举办的活动资格 (二)团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向理事会提出意见或建议 义务(一)遵守本章程,接受本团体领导 (二)积极参加本团体的活动,听从团体安排 (三)对外积极树立本团体的良好形象,为团体的发展出谋划策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六条 本团体设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
理事(若干,任期一年理事会由理事组成第四章 管理制度第七条 每学期全体成员大会 学期初召开全体大会:新成员作自我介绍,技术展示交流社长发言,布置本学期社团日常训练及活动内容的一些工作要求;发放会员证 学期末全体成员大会:理事会作学期工作总结报告,听取各会员提出的要求或意见,罢免和选举产生理事会,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各会员展示本学期学习到的技术动作第八条 连续三次无故缺席训练及活动者,视为自动退会第九条 成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活动,听从安排,私自在规定之外的时间及地点活动的,产生的后果自负人之初”国学社团 活 动 计 划教学内容三字经、千字文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2、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意识,正确认读本课生字3、体会文意,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教学方法讲授、诵读教学进度内容周次内容周次《三字经》1---4句1介绍千字文1《三字经》5---8句2天地玄黄-玉山昆冈(1)2《三字经》9---12句3天地玄黄-玉山昆冈(2)3《三字经》13---16句4剑号巨阙--有虞陶唐(1)4《三字经》17---21句5剑号巨阙--有虞陶唐(2)5《三字经》22---25句6吊民伐罪----赖及万方6《三字经》28---29句7盖此身发---器欲难量。
7《三字经》30---33句8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尺璧非宝,寸阴是竞8《三字经》34---48句9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容止若思,言辞安定9《三字经》49---51句10复习10“人之初”国学社团 活 动 总 结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鉴于上述的认识,我在一年级开设了国学社团,开展了阅读经典书籍《三字经》、《千字文》的社团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1.营造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国学的活动成果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国学”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
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小老师”指黑板,社团孩子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3.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将”国学”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开展课间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每次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条”国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国学”同时,为减轻学生背诵”国学”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提倡每个孩子在课间以”国学”背诵比赛为方法展示社团风采4.成立读书小组要求社团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另外,在一学期的社团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1)社团工作各个成员分工不够明确,计划欠周密;(2)工作的前瞻性和灵活需要加强;(3)社团内部骨干的培养有待加强;(4)社团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意识有待提高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徐永光说,让孩子们读好书,继承发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实际上也是给青少年以精神支柱。
诵读古代经典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所重视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融会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襟怀、操守等优秀的人文精神,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文,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国家经济的历史重任学员点名册序号姓名1234567891011121314151罗佳烨2华镇楠3殷鑫媛4王佳城5顾锦烨6孙亚东7张 瑞8姜若涵9黄钰博10张桢皓11王文涛12石清妮13顾 越14陶 虹15陈 滔16赵祥宇17张 权18方梦琦19刘敬杨20吕伟强21马妤嫣22陈 楠23王梦佳24沈浩杰25王足毅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教 师 简 介指导教师:赵瑾旻教育格言:将青春化为温暖的阳光照亮孩子们微笑的脸庞国 学 课 教 案第(1)周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2、知道这几句的意思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教学难点理解三字经的意思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提问:有谁背过“三字经”? 你知道它的意思吗?二、学文晓理:原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来就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提问:你知道是以什么意思吗?学生解释它的意思三、熟读背诵 自己读熟 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行背诵四、总结(1)朗读今日所学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好孩子?试着用完整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国 学 课 教 案第(2)周教学内容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2、理解它们的意思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教学难点理解三字经的意思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提问:有谁会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指名背诵) 你知道它的意思吗?二、学文晓理:原文: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育,孩子善良的禀性就会改变教诲一个人按照本性发展放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