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科学下册2.6透镜和视觉教案浙教版.doc
19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透镜和视觉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凸透镜成像规律、视觉的形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凸透镜成像规律、视觉的形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凸透镜成像规律、视觉的形成【趣味课程导入】人眼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照相机为什么能够照相?显微镜为什么能够看 到微小的物体?【基础知识梳理】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1、学习札记(凹面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F2、 W1J*.F[\i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物体到透喷的像的特点.像与透镇的 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敢大虚或淇u>2f倒立实曜相机倒立放大实v>2f幻灯机u=2f倒立等大—实v=2f测焦距f不咸像获取平行光u r 1 n 的眼睛和视觉的形成A占状环-zK ,胺MM眾夕卜殴ffl :41 MQ *i ± rri*-u n.、眼睛各部分的功能:瞳孔:在光亮的环境中,能减小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虹膜:改变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的量睫状肌: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与舒张,改变晶状体的 曲度,从而改变整个折光系统的焦距折光系统:在以上各结构中,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成像的通路以上4个结构被称为眼球的折光系统二、 视觉产生的过程:人的眼睛像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 ,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的完好、视神经没 断、大脑正常三、 人类视觉上的限制实验一:近点和远点实验二:盲点的测定(盲点:盲点是视神经在视网膜上穿过的地方 ,无感光细胞)四、 近视、远视、以及矫正、色盲1、 近视: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正 常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近 视 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 网膜前方使物像模糊不清。 矫正:借助相应的凹透镜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2、 远视:能清楚的看清远处的物体,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老年人的老花眼 就是远视症正常 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远 视眼: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 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面使物像模糊不清矫正:借助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能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3、 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成为色盲色盲有红色 盲、绿色盲、红绿色盲、蓝绿色盲和全色盲之分典型例题剖析】例1、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 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一定是 ( )A. 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例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 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 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 c点成的像大例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厘米。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 30厘米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 像始终变大 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 D. 像先变大后变小例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 1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镜前 10厘米主轴上时,物体所成的像一r曰疋是 例5、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 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 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总小提示1、 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分别离透镜 20厘米、14厘米和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应:( )A、10cm>f > 6cm B 10cm> f >7cm;C、14cm> f > 10cm; D 20cm> f > 14cmt2、 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 24cm,课堂作业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 小于12cm B.等于12cm C.大于12cm D.无法判断3、 当物体距凸透镜 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若只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 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 距为( )A. 2cm D. u=4f .15、 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生成一实像. 如果在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 []A. 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B. 使屏适当远离透镜,其他不动.C. 把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少屏和凸透镜间距离.D. 把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距离.16、 .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