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200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文试题.doc
6页陕西省 2004 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文一、积累和运用(共 5 小题,计 24 分)1.书写 (3 分)2.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填空 (8 分)①温家宝总理在今年“ ” 结束答记者问时,引用毛泽东同志长征时期所写《忆秦娥·娄山关》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抒发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②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格言给人以教育和启迪请你写出一则关于品德修养方面的格言 (2 分)③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4 分)①三顾茅庐 ②黛玉葬花 ③武松打虎 ④大闹大宫序号 出自哪一部著作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情节(不超过 20 个字)3.下面一段话在字词、标点和句子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4 分)豁达是一种坦荡,那心灵像一汪碧泉清澈见底,容不得半点污秽和虚伪,是黑决不会说是白,是鹿决不会说是马豁达是一种乐观,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不论生活怎样拆磨你、欺骗你,你永远都微笑着豁达是一种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生活处处充满竟争和拼搏,在豁达者面前永远没有失败。
豁达不是妥协退让,就是大度宽容字词:标点:句子:4.下面这首古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特点,请选择一个方面赏析 (2 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骗)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5.请你参加下面的实践活动,完成后面的题目 (7 分)学校征集体现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以及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训(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初三(1)班同学经过认真准备,召开“校训交流主题班会”①假如你是初三(1)班的班长,请说一段简短精要的开场白 (2 分)②作为班组一员,请把你收集或拟写的校训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要求不少于两个词语,不得照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 (2 分)③你若是初三(1)班的班主任,活动结束时,请你作简要总结 (3 分)二、阅读(共 16 小题,计 46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6~9 题 (12 分)漫话对联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那么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悬挂在门上或壁间廊柱上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人物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yú)庆,嘉节号长春”,谓之“ 题桃符” ,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民俗 “千门万户瞳瞳(tóngtóng 日出时光亮的样子)日,总把旧桃换新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美,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话》等进入 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的英姿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
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等,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更不宜有“石” 对“ 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子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对联还有一些特殊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 ,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
”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花异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光辉!6.第一段引用几副名联的作用是什么?(2 分)7.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出来 (4 分)8.文章主要运用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 (3 分) 9.结合本文所学知识,对文中划线的一副对联进行赏析 (3 分)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4 题 (19 分)一诺千金秦文君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中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惶惶忽忽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旱桥下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 “守信用 ”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
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又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10.在“借钱男生” 、 “两少年 ”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简要概括其特点 (2 分) 11.作者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从全文看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3 分)12.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句子,请摘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6 分)13.假如你是文中“我” 的女友,看到此文后,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描写出来(40分左右) 。
(4 分)14.文中“我” 对女友失约持什么态度?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4 分)(三)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 15~17 题 (7 分)昔有大长者①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②洄流矶③ 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④至洄洑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注释:① [长者 ]显贵有德的老人②[ 漩洑(fú)] 漩涡③[矶] 露出水面的大石头④[处(chǔ)]处置,即驾船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①语众人言 语:②不能前进至于宝所 所:③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举:16.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分)17.读了这则故事,联系实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 分)(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 18~21 题 (8 分)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 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 分)20.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2 分)→ →21.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2 分)三、作文(50 分) 22.读了现代文阅读《一诺千金》后,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联系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的实际,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以“承诺”为话题作文要求:① 自拟题目②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③文章不少于 600 字若写成诗歌,应不于少 20 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1.略(3 分)2.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示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或:言必信,行必果序号 出自哪一部著作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情节④ 《 西游记 》 吴承恩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③示例:3.字词:“拆” 改为“ 折”;“竟”改为“ 竞”标点:“……会当击水三千里 ”引号中的句号放在引号外,或者将“豁达是一种自信, ”中的逗号改为句号句子:“不是……就是” 改为“ 不是……而是”。
4.示例:[内容]这是一首哲理诗,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或:启迪人们面对困难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写法] 运用似人的修辞手法,如“拦” 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或:用形象的比喻,把“山”比作生活中的困难,寓含着深刻的哲理5.① 略② 示例:尊师、爱生、勤奋、笃学③略二、阅读(一)6.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出下文对联知识的介绍7.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