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民族社会学-傩戏论文原创.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3925651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7.7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大学]民族社会学期末论文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摘要】:安徽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仪式性戏剧,其搬演过程包括傩舞、正戏、吉 祥词三部分,其中的“请神”、“迎神”、“送神”等仪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人类学 价值,受到多方学者的关注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池州贵池傩戏,自 2005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后,2007年6月,池州 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由此可见,傩戏艺术在今 天仍然散发出巨大的魅力傩戏艺术神奇渊远,本文试从傩戏的形成,源流出发, 考察傩戏在的发展以及当今社会人们对傩戏的开发与保护关键字L傩戏艺术;池州(贵池);傩戏文化;开发保护;目录前言 4一、 什么是“傩” 4(-)、“傩”字源流考与“傩”的历程 4(二)、“傩”与“傩戏” 6二、 池州“傩戏” 6(一)、“傩戏”在池州的形成 6(-)、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及特色 71・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 72 •池州傩戏的表演特色 9三、 池州傩戏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10(一) 、池州傩戏的文化学价值 10(二) 、池州傩戏的民俗学价值 10(三) 、池州傩戏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价值 11四、 傩戏的开发与保护 12(-)、开发傩戏资源的可能性 12(二)、开发利用傩戏资源的措施 12五、 全文总结 13六、 参考文献 13前言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信仰过原始宗教,或长或短有 其自然、图腾、祖先崇拜的历史。

      先民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在生产水平低下的情 况下,便产生了 “祀神驱鬼”的“祭仪”,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巫” 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们使神灵附体,替鬼说话,占卜世间难事;另一 方面,他们又表现人们对鬼神的酬谢,以歌舞取悦于鬼神此外,他们还装扮特 定的“狞厉”形象来驱逐灾疾而“傩”就是一种极古老的“迎神驱鬼”仪式《辞海》释为「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举行“傩仪”要跳“傩舞”也就是说,“傩”起源于原始巫术,戴而具的舞者手执兵器,表现驱鬼祈福 内容而随时间的推移,傩的性质从单一的驱鬼祈福逐渐向娱乐性转化,出现了 表现劳动生活和传说故事的节目有的发展成为风格古朴的戏剧形式,称为“傩 戏”傩戏是中华文明之源,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与众不同的音乐 特色,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而池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越来越被海内外人士所认识,人 们在了解池州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认识了池州池州摊戏就是近些年来展现于世 人面前的古代戏曲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池州摊戏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西北麓 池州境内的茅坦、观前、墩上、马牙、里山、清溪、解放、棠溪一些乡镇这些 乡镇的姚、刘、章、姜、杜、韩潘、汪等姓氏的乡民,从古至今,在春节间,以氏 族为单位演出摊戏,形成了习俗,尤以刘街乡范围内的一些村落最为盛行。

      一、什么是“傩”(一)、“傩”字源流考与“傩”的历程“傩”是一个曾经让许多人感到很陌生,连许多知识分子遭遇吋也需要注音 的字,然而曾几何时,它已是传统文化中最时尚的一个词,当代越来越多的人在 熟悉它,“傩”从古老的象牙塔走出,意义逐渐扩展,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傩”的出现很早,甲骨文中即有记载《礼记•月令》记载:季春之月……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仲秋之月……天子乃傩,御佐疾,以通秋气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可见在周王朝时已经有“国人傩”、“天子傩”、“大傩”多种形态的傩仪, 在不同的季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反映了人类早期与自然的一种关系,自然对人 类生存、发展的制约及人类的一种迫切改变自然气候对人类生存影响的愿望到了汉代,傩、傩仪有了更大发展比如《续汉书》比较详实地描述了汉 代傩仪的内容、过程、规模和功能等,使我们看到它新的发展进入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及宋元明清各朝,傩、傩祭在前朝因袭、传承基 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记载宫廷大傩仪的举 行而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一个崭新社会制度的 建立,在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导的思想观念下,傩祭的走向边缘 与被禁是时代的必然,同时傩的研究也一同被尘封,在人们的视线里,傩、傩祭 成为遥远的历史。

      直至20世纪80年代傩及傩戏才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总结来说,傩和傩祭、傩仪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现象,它以驱鬼逐疫、酬 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 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它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 化现象,被称为“人类文化的原生态”、“研究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而从其字形 结构看,由“人”,“难”二字织成,即人遇到灾难二)、“傩”与“傩戏”在原始先民牛产发展水平不高,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又缺乏正确的方向和指导 的前提之下,人们越到困难,或是碰到无法处理的事情,便想借助与鬼神的力量, 祭祀,驱鬼因此,“傩戏”便在“傩”和“傩祭”的基础上演化成熟也就是 说,傩戏是从傩祭活动中蜕变或脱胎出来的戏剧,它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 合的产物,傩戏作为傩文化的载体,伴牛于宗教与民俗活动中而具有牛命力驱傩仪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屡见记载,在现代民间社会中仍有广泛的流 传古代文献中它乂被称为傩、蜡、磔除、禳除、祓禊、驱除、大搜等等它是 在岁时节H或发生天灾人祸时举行的一种旨在禳除邪祟不祥、消除精神焦虑、恢 复世界秩序、维护人间安宁、祈求幸福吉祥的仪式仪式中,巫师头戴面具,身 披兽皮,扮出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挥舞武器,手舞足蹈,耀武扬威,搜索城 市或村落的每一个地方,让邪祟恶魔无藏身之地,最后将象征邪祟的东西(可能 是一个人、一只羊、一只鸡或一只鸡蛋)逐出城市或村落,象征着邪恶已被驱 除或震服,人间重新恢复了固有的安宁和秩序。

      这就是“傩戏”二、池州“傩戏”(一)、“傩戏”在池州的形成傩戏,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 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在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曾 遍及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嫩江流域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的演进, 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日趋衰亡而在以贵州为中 心的广阔地带,时至今口,仍在节口期间演出,流传的剧FI多达几百个傩戏研 究的重点剧种有:贵州傩堂戏、云南端公戏、重庆庆坛戏、四川提阳戏和西藏藏 戏、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区刘街乡等地的傩戏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长江南岸,屈吴、楚交汇之地,素有“无傩不 成村” Z说,方圆百里山区,几乎所有古老家族都有自己的傩神会,用以请神祭 祖、消灾纳福,而各自的礼俗与艺术形式又各具个性,显示了池州傩戏丰富的文 化内涵和牛命意义池州傩戏是我国诸多傩戏傩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它发 端于古老的驱鬼逐疫仪式,以头戴面具为表演特征历代以来,这种仪式与对图 腾、神灵、祖先、土地以及生游等崇拜信仰和风俗联系在一起,与儒、释、道文 化相互渗透,在皖西南一隅世代承袭同吋,池州傩戏是中国封建社会族傩表演的一个“活的标本”,历史上它仅 在宗族社区里搬演,直至上世纪80年代因被学人的广泛关注后才为世人认知。

      池州古属吴头楚尾,受楚文化影响甚巨,而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崇巫 术、好淫祀”,这一特征,便使得池州演化出不可或缺的傩仪、傩舞表演艺术 池州傩祭及其傩舞表演,最早见于记载的当为唐代对南北朝时的梁朝昭明太子 神像的祭祀活动二)、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及特色池州傩戏,流行于池州及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山村和坏区的姜、杜、章、 姚、刘等十几个大姓氏族中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的请神敬祖的一 种祭祀活动,并以原始的戏曲演出形式出现,娱神娱人,“人神共赏”1・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主要分四部分:首先是傩祭(或傩仪),其次是傩舞, 第三为正戏演岀,第四是致吉祥辞① .傩祭池州傩戏演出期间,各演出村社和氏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典,其内 容包括迎送傩神、请神、朝庙三种主要仪式迎送傩神,指演出前各村社氏族要 对启用象征傩神的傩戏面具举行的隆重迎接和送别的仪式,“送神上架”期间有 专人恭颂固定的“送神词”:“一年兴一年,买马置庄田,合门齐发迹,富贵永 绵绵请神,又称“请阳神”,其时间和形式各宗祠有所不同,有的将傩神迎 进祠堂,由长辈或年首颂读《请神文告》,烧香敬洒;有的则恭颂吉祥词《新年 斋》请神;有的还在正戏《孟姜女》“朝庙” 一场时,由年首念“请神簿”,敬 请各路神仙。

      池州傩祭时被邀请之神,包融性极广,范围极大,大致有天上之 神、地上之神、人间之神、艺术之神及儒、释、道三教众神朝庙,即在傩戏演 出的最后一天,举行隆重的朝庙活动,由年首或族长率领众民,敲锣打鼓、耍狮 舞龙,场面隆重而热烈,内容丰富多彩,如同庙会一般除上述的三种傩仪之外,在正戏的演出期间,述有“邀台”和“供耙”仪 式邀台”,即演至深夜休息时,由年首设酒宴招待演职人员供耙”即在傩 戏活动期间,家家户户用糯米制作成“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天官赐福”、 “寿桃”等糕点,送进宗祠作为祭祀傩神的供品;另对来访亲朋作为礼物赠送, 以求吉祥喜庆之意② .傩舞池州傩戏演出期间,在正戏表演前后,以舞蹈的形式,为乡民驱邪纳福、祈 求人寿年丰、万家吉祥平安表演的形式上生动活泼,独具特色③ .致吉祥辞这一部分的表演是在正戏演出后用来请求傩神纳福的小节目,主要有“新 年斋”、“问土地”等内容新年斋”由3人或多人戴面具扮成和尚,如寺庙拜 禅一般演唱,拜祭天上诸神;“问土地”由1人戴面具扮成土地神,与年首问答, 喊吉祥辞,女口,年首:“你是何方寿星? ” 土地神:“咱不是寿星,咱是本方土 地,保你全家平安”等。

      ④ .正戏指池州傩戏中的主体部分,其剧目部分源于明代说唱词话主要剧目还有 《刘文龙赶考》、《孟姜女》、《章文显》、《关花索》、《薛仁贵征东记》等等池州 傩戏正戏部分的唱腔,根据曲调特点一般分为高腔和傩腔两大类傩腔是傩戏独 有的颇具地方特色的唱腔,属花腔小调,源于不同时代流行的民歌俗曲,如池 州山歌、号子、莲花落等,曲调质朴、流畅,接近口语,有浓郁的、原生态的乡 土风味2 •池州傩戏的表演特色池州傩戏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保存最为古朴、最为原生态并独具楚风吴 韵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既不同于广四壮、汉民族的“师公戏”,也不同于川陕地 区的“端公戏”,更不同贵州的“撮泰吉”和云南的“跳虎”、“跳豹子”等无 论是从人类文化学,还是从社会形态学的角度加以考察,池州傩与云南、川陕及 两湖等地傩文化相比较最为显著的特质,就在于池州傩的娱人为主,娱神为辅, 是现存最古老、丰厚、完整的“社傩”,而后者则是以还愿为主的“教傩”,零 散、原始,显然还没能完全剥离其上古巫术的衣钵具体说来,池州傩戏有以下 特色:① .有固定的演出吋间,即以春节至元宵节次日为止池州傩戏的演出已 融入中国传统的节令习俗,成为当地民众欢庆春节的必备节目。

      ② .由年首或族长主持仪式,而不是由巫师或巫人主持池州傩戏演出已 演绎成大型的、群众性的祭祀活动,其朝青山庙部分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赶圻” 和汉族的“赶庙会”有异曲同工之妙③ .表演以村为单元,或以一氏族为核心,主旨在于祈福纳吉,驱邪逐疫, 保一方平安④ .重娱人而不重娱神,演出中突出自娱自乐的因素演岀社班为当地农 民,他们在戏师口传心授下进行傩戏表演⑤ .其声腔艺术发展较为完整、完善徽池雅调、青阳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