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原多项选择题(答案学生的)(共12页).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46105378
  • 上传时间:2022-0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多项选择题 (共74个)绪论:(共5个)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 ACD )A.德国古典哲学 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理论前提是( AD )A.唯物史观的创立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4.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BC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ABCD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D.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第一章(共18个)1.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AD )。

      A.根本属性 B.普遍状态C.主观形式 D.存在方式2.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 D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B.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三次有决定意义的转变是:( ABD ) A.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B.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C.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意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D.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4、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AB )A.运筹帷幄 B.审时度势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联系的特点有:( AB D ) A.客观性 B.多样性 C.斗争性 D.普遍性6.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BCD )A.“一分为二” B.“合而为一”C.“有无相生”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灭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CD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可能会转化为现实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B   )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9.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AD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 ABCD ) A.原因和结果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可能性和现实性 D.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11.辩证的否定是( ABCD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1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ABCD ) A.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制约和改变着自然界 B.相互联系相互作用C.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 D.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现实性的自然基础13.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BCD )。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1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15.下列各项命题中,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 ACD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BCD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D.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1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BCD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18.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客观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消极被动性第二章(共16个)1.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为( A BCD )。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2. 下列各项中,能够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BC )A.感性认识可以自然而然地上升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3.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C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C.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D.意识建构认识对象4.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 ABCD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5. 2003年4月15日新华社报道: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这一科学成就的取得表明( BD )A.人类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把握认识的本质B.人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C.正确认识可以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6. 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BD )A.占有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拥有合于实际的感性材料C.用科学技术手段搜集、整理感性材料 D.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分析、概括感性材料7.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8. 任何真理都是( AB )A.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B.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D. 正确和错误的统一9.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含义是( ABC )A.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 B.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C.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D.从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出发10.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BC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11. 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ABD )A.感觉 B.知觉C.概念 D.表象12.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BD )A.反映论 B.能动的反映论C.先验论 D.可知论13. 做工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说明( CD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作为行动的依据C.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4.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 AB )决定的A.真理的本性 B.实践的特点C.真理的内容 D.实践的形式15.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BD )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D.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16.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BCD )。

      A.实践标准并不可靠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C.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D.实践标准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相对性第三章(共14个)1. 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包括( ABC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 BCD )A. 不受社会条件制约的 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BCD )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4.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BC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5. 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要素有( ABCD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