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祖国60华诞征文.docx
3页市民纪念祖国市民纪念祖国 6060 华诞征文华诞征文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父亲出生于 1949 年重阳节,他的经历也和共和国的命运血脉相连 我的爷爷是 XX 乡下一个文“秀才”,识得几个字,但也只在过年写对联时派用场父亲会写名字、记工分、结结巴巴念家谱后,就决定不读书了,他得养活一家人那一年,父亲 11 岁里下河地区是水汪子,多的是无边无际的芦苇父亲和同村劳力合撑一只装满芦苇的船,四人一条船,两人一班次,日夜不停去金湖横济换豆饼、到兴化西门换氨肥叔伯大爷们看他脑子活、手脚勤、不偷懒,都愿意和他搭帮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亲无师自通地做好捕长鱼的“丫子”,黄昏时候去沟渠边下“丫子”,天麻麻亮去收别人没有他的别别翘多,收获自然丰足,鱼当饭度了一家人的命1971 年,村里要派人去海南学习双季稻种植技术,父亲是当然人选,老少爷们信他,但名额最终被别人顶替1973 年,父亲娶了我母亲那时,恋爱自由的风已经吹到乡下,父亲出不起彩礼,母亲也不要第二年有了我,又过三年有了弟弟记忆里,父亲和母亲从未红过脸、吵过嘴因为我和弟弟读书,父亲靠几亩地拨拉的钱不够花了我记得父亲在烈日下脱坯,飞扬的灰土,沉重的砖模,他裸着上身,汗像蚯蚓一样流下来。
后来国家保护土地资源,关了许多小土窑,父亲的也在其中为了继续供我们读书,父亲捡了好多别人抛荒不种的地那几年粮价低,农资高,种田算上力气,绝对是赔钱的买卖可父亲不把自己的力气算钱,他还是和年轻时一样雄,觉得力气嘛睡一觉又有了1994 年,县城开始卖户口父亲与母亲悄悄商量后,花了 1.5 万元为弟弟买了个城市户口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那些被抛弃的土地纷纷被各自主人领回父亲手上只剩了原来的 3 亩地父亲不肯歇在家里,他跟着家门口的瓦匠工头,拌沙浆、拎灰桶、上预制板……只要是花力气的,什么活都干60 岁的父亲还在烈日下奔波,原因是弟弟不久前在苏州买了房,他要帮衬还贷老了的父亲思想不老他知道金融危机,他借“家电下乡”国家有补贴,买了,只为我们找他方便农民父亲就这样和城市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共和国同年的父亲,像一头勤勉的牛,每一个脚窝里都有自己的汗水,活得硬气、光荣。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