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词汇、词汇学、词汇习得:研究.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7027417
  • 上传时间:2018-10-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1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词汇、词汇学、词汇习得:研究及方法,张 萍 2010,定义,词汇(lexicon):一门语言中所有的词汇词汇学(lexicology):研究词汇的一门学科(词的性质、结构及规范、理据、新词、语义特征、词义起源、分类等)词汇习得(vocabulary acquisition):掌握一门语言中的词汇的过程Understanding Lexicon,Lemma (entry, morphological, phonological & orthographical information) vs. lexem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information) by Levelt, Jiang, etc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ingle word vs. multiple words (固定搭配词组、固定句式、动词词组、习语 等---- Keith S. Folse, 2004)Lexical knowledge: 1. Continuum:词汇知识是一个由不同水平和知识面组成的连续体,我们所调查到的词汇知识都只是词汇习得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词汇知识的反映。

      Faerch et al., 1984 , Palmberg 1987, Henriksen, 1996)2. Componential Classification: 成分分类法观: Nation 1990, Laufer 1990 ,1993等 从意义和用法的不同方面分类描述词汇知识E.g.,Nation (1990 : 31) 提出掌握一个词包括四个方面: 形式(音、型) ,位置(语法、搭配) , 功能(熟练、得体) , 语义( 概念、联系) 掌握一个词意味着:(both receptively and productively),Form: spoken, written , word pairsMeaning: form & meaning, concept & references, associationUse: grammatical functions, collocations, constraints on use (Nation 2001:27),Studies on Lexicon,词汇现象归类研究:复合词、名词化、名转动、构词、词类、词汇渗透、搭配、习语、熟语等 词汇语义学研究 词汇对比 与其它学科交叉:与认知语言学、心理学、二语习得、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翻译、教学、教材、课堂管理、文化、ESP等,,教学: J. Coady, C. Huckin, J. H. Hulstijn, J. Read, B. Laufer, P. Nation, N. Schmitt, S. Webb 心理:N. Jiang, P. Meara, D. Singleton, B. Henriksen, C. Wilks, B. Wolter, T. Fitzpatrick国内:汪榕培、李平武、陆国强 吴旭东、董燕萍、张文忠 王文斌、杨亦鸣、张淑静,词汇研究的几个方面,二语词汇的附带习得与学得(incidental vs intentional VA)二语词汇习得的策略研究 (vocabulary learning/acquisition strategies)习得目标词汇的广度与深度研究 (vocabulary breadth/depth)母语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CLI)基于语料库的词汇习得与本族语者的比较(corpus-based comparison)心理词汇的储存与表征(the storage and representation of L2 mental lexicon)词汇的记忆与减损(lexical memory and attrition)及自动提取(automaticity)词汇测试与词汇知识的习得性(testing and acquirability),词汇的附带习得与学得,共生于80年代起的交际教学法,由Nagy, Herman & Anderson (1985)研究儿童母语词汇学习时提出的理念。

      1997年出版了相关的研究文集,由Coady & Huckin主编Nation (1990) 区分出直接/间接学习,国内相关研究:,盖淑华(2003): 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和阅读目的:阅读后复述比阅读后回答问题更能持久地促进词汇习得 段士平、严辰松(2004):采用了不同等注释方式:多项选择注释和单项定义注释两种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多项选择注释比单项定义注释方式更有利于词汇附带习得 董燕萍(2001): 在交际教学法间接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直接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尤其是低水平学习者的词汇产出能力 张庆宗等(2002): 语义认知加工(注意—非语境化—语境化)的词汇直接学习对整个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二语课堂的关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意味着开始建立一个新的概念系统(戴曼纯 1998),词汇作为表达概念的载体,从一开始就处于学习者的有意识思维中 不光是有意识学习,语言的输入还必须经过充分注意后才能吸收(Schmidt 1990)二语学习者是在已有母语知识提供的百科知识基础上对二语词汇进行感知、摄入、编码和保存(孙蓝 2001)因此:Intentional and incidental应该作为两种词汇学习的方式互相补充,不分优劣。

      附带与有意习得新转向,探寻多模态下的网络教学中文本的设置与词汇习得 不同阅读任务下的词汇习得(Joe Barcroft, 2009: 4 conditions--- a. reading for meaning only (incidental), b. read for meaning and try to learn the translated words (intentional), c. read for meaning and generate synonyms for the translated words (incidental + semantic), d. intentional + semantic ),二语词汇学习策略,词汇策略与成绩的关系究竟哪些策略会影响词汇学习的效果?影响的程度如何?王文宇(1998)、吴霞、王蔷(1998)和张萍(2001、2004):使用了不同的受试对象,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元认知策略和部分认知策略与词汇量和词汇知识有显著相关单个词汇策略的使用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猜词策略/上下文策略/关键词策略词汇策略对语言能力的预测力张萍(2001)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表明,选择性注意、猜测、查找单词的多种意义、分类、多运用及广泛阅读等词汇策略的综合使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可以解释64%以上的语言能力,而过多地依赖母语使用对词汇习得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策略与性别的关系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在词汇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呈现一定的差别(张萍2002)女生比男生使用策略的种类要丰富,她们比男生更具自我管理意识,更喜欢采用反复读写的策略强化记忆,更多地运用上下文、分类及联想策略获取单词的意义;女生也比男生更喜欢与同伴相互交流讨论;而男生推崇自我激励、大量阅读,记忆单词时只按读音分类记忆在使用词典查取单词时,男生和女生也表现出不同的一面男生通常只要获取单词的基本意义,而女生还会进一步了解词的引申义有趣的是,尽管男女生在策略运用上有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与词汇成绩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策略使用的跟踪与比较动态的变化过程:year 1使用频率低,差异大;year 2 & 3 策略形成和稳定,year 4策略分化,差异明显善学者与不善学者:有不明显的差异儿童学习者:基本不使用元认知策略,策略的研究进展,共识:学习者都会或多或少,或高效或低效使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深入到如何让学习者有效使用策略,如何把策略意识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如何开展策略培训研究策略使用有效性的认知机理 (keyword strategy),词汇习得的广度与深度,广度,宽度,词汇量:主要测试的是消极词汇或接受性词汇量的大小Nation, Meara, Laufer 等致力于设计测量积极词汇量的模式: two principal methods: controlled productive vocabulary test free productive vocabulary test (LFP) (Laufer & Nation 1999 ). The former: for low-proficiency learners, the latter for higher-proficiency learners. Meara & Fitzpatrick (2000: 21): no well-established and easy-to-use test of productive lexical skills,词汇量的测量和比较:1982, 1983 全国大学新生英语词汇量调查,确定入学量为1,600词,四级4,000词, 六级5,300词1996, 1997 再测结果:平均增加了200词,重点与非重点高校差异较大跟踪研究发现:非英专平均在3,000词左右,低于大纲要求1,100多词。

      尤其是毕业时的词汇量大幅跌落马广惠 2001; 郑树棠 1996等)应拥有的最低词汇量:Laufer (1989): 5,000词; 王宗炎(1988): 3,000---4,000词西班牙入学新生:6,000词,日本:5,900词2004.8:《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稿:3个层次:4,500词/700词组, 5,500词/1,200词组, 6,500词/1,700词组,词汇量与词汇能力接受性词汇量只能预测语言综合能力的34.7% (吕长竑 2004)产出性词汇直接影响写作的长度和用词复杂度(刘东虹 2003, 2004)问题:数量大小看不到语言能力的掌握和词汇的使用程度90年代中期开始从广度扩展到词汇知识深度研究国内研究: 从2000年开始,主要探讨不同学习者高频词汇在接受和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上的特点,构拟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知识习得和发展的潜在走向: 接受性词汇知识的优先习得→ 接受性词汇知识的显著、持续发展与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少量习得、缓慢发展及词汇各类知识的不平衡发展 尤其在对高频熟词义项的掌握上出现所谓的“高原现象” (吴旭东 2000,董燕萍2003,刘绍龙 2003,濮建忠 2003 等)张萍(2007)通过对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发现国际二语学习者也具有同样的中介语发展特点,母语与词汇习得,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对母语概念的解释Jiang (2000)把词汇习得过程分为三阶段: 形式阶段,词条中只包括形式信息(读音和拼写),也可能包括一个指示器,把注意力指向母语对应词。

      第二阶段为母语词中介阶段在使用二语词汇时,二语词形及其母语对应词的词目信息同时激活第三阶段是二语整合阶段,与二语词汇有关的语义、句法和词法信息得到高度整合,并融入词条中Jiang’s model:,问题:,SLA 研究很难回答: *被激活的母语词汇信息很难完全和被激活的二 语词汇信息完全一致,如何受到语音、拼写、语 法、语义、语用等正负向迁移影响; *母语词汇在激活中到底是如何诱发、约束或促进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反应过程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以及认知科学正在依靠各种方法如PET, ERP, FMRI, MEG, FNIRI 深入到大脑内部积极探索黑匣子的秘密,词汇习得的非母语特性,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二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之间的差异与母语化的距离 (degree of nativelikeness)潘璠、冯跃进的比较发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与本族语使用者在连接词的选择倾向上颇为相似,但在使用同一连接词表达不同语义关系时与本族语使用者存在着显著差异杨贝比较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四、六级作文和国际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英美大学二、三年级的本族语者作文中高频动词have 的使用, 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习得have 的用法上与本族语者存在很大差别,他们对用have构成完成时或虚拟语气和在have 后再跟名词做宾语这两种构型的掌握存在很大的缺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