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大港油田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
16页2013年天津市大港油田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的空格中.1.(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B.矿石炼铁C.干冰升华D.酒精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风力发电是靠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矿石炼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还原出铁来,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2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B.聚乙烯C.镁条D.盐酸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B、聚乙烯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镁条是由一种物质﹣﹣镁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属于混合物.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就属于混合物. 3.(2分)下列各组气体均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一组是( ) A.O2、H2、HCl气体B.CO2、CO、CH4C.NH3、CO、N2D.SO2、CO、H2考点: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故选项错误.C、氨气、一氧化碳、氮气均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均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干燥剂知识的考查,掌握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氯化钠 粗盐 NaClB.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C.乙酸 酒精 C2H5OHD.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是食盐,不是粗盐,其化学式为NaCl,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C、酒精是乙醇,不是乙酸,其化学式为C2H5OH,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减小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B.浓盐酸C.浓硫酸D.碳酸氢铵固体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减小,也就是物质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据此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碳酸氢铵固体在空气中会分解为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属于因化学变化而质量减小,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高锰酸钾B.面粉C.汽油D.铁锈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面粉不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B错;C、汽油不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C错;D、铁锈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D错.故选A.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7.(2分)小李同学测得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右图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汁B.汽水C.酱油D.洗发水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苹果汁的pH为2~4,小于7,显酸性.B、汽水的pH为4,小于7,显酸性.C、酱油的pH为4~6,小于7,显酸性.D、洗发水的pH为12,大于7,显碱性.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2分)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沼气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沼气可以通过发酵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盐酸中,只有Y的表面冒出气泡,把X、Z投入到Hg(NO3)2溶液中,X表面有现象而Z的表面没有现象.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X>YB.Y>Z>XC.Y>X>ZD.Z>Y>X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Y能与稀盐酸反应,X、Z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即Y>X、Z;由把把X、Z投入到Hg(NO3)2溶液中,X表面有现而Z的表面没有现象,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Z强,即X>Z;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X>Z.由上述分析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不加其他试剂,依靠组内物质间的反应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 A.硫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石灰水 B.硝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无色酚酞、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D.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碳酸钠和硫酸、石灰水反应时有气体产生,有沉淀生成,与氯化钠不反应考虑;B、先观察颜色,蓝色的是硫酸铜,再将硫酸铜向剩余溶液中滴加;C、两两混合,观察现象再进行鉴别;D、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解答:解:A、碳酸钠和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时有沉淀生成,碳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所以两两混合现象不同,能鉴别开,故A错;B、先观察颜色,蓝色的是硫酸铜,再将硫酸铜向剩余溶液中滴加,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将剩余两种溶液分别滴加到蓝色沉淀中,能将沉淀溶解的是盐酸,剩余的是硝酸钾,可以鉴别,故B错;C、两两混合,观察现象,有一种溶液分别与另两种溶液混合时,都能变红色,与剩余一种溶液混合时无现象,这种溶液是酚酞试液,与酚酞混合无现象的是盐酸,再将盐酸向剩余两种溶液中滴加,能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剩余的一种溶液是氢氧化钠,能鉴别开,故C错;D、将石蕊试液分别滴入盛三种溶液少量的试管中,变红色的是盐酸,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碱溶液不能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给一种试剂并结合组内物质两两之间反应试验来对物质进行鉴别的题目,首先要把所给的物质代入各物质中,然后利用它们化学特性来,通过两两之间的反应逐个确认.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答案最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给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11.(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性质用途A.木炭具有可燃性作燃料B.甲醛溶液破坏蛋白质结构可浸泡动物标本C.石墨具有滑腻感制作铅笔芯D.氢气具有可燃性冶炼金属 A.AB.BC.CD.D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燃料必须具有可燃性解答;B、根据甲醛能防止变质考虑;C、根据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进行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