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最新的禅语感悟人生的文章3篇.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1821****697
  • 文档编号:286141504
  • 上传时间:2022-04-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禅语感悟人生的文章3篇禅语感悟人生的文章3篇   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禅语感悟人生的文章应该怎么写? 禅语感悟人生的文章篇一: 佛说,放下才能解脱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当下的生活如果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会祛除心中的杂念,享受一种超然的人生 有些事之所有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杂念想要祛除杂念,就要心中保持一片清澄,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放下”的境界 只要我们日日更新,时时自省,就会摆脱世俗的困扰,清除心灵的尘埃所以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不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能够保持一份安静平和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毕竟我们喜爱一种事物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失去它时要伤心人生中的很多东西既已经失去就让失去吧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给自己减压,从而让自己活的轻松,活的快乐。

      一个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可很少有人做到,因为这世上有太多的诱惑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世间之事,但有一点是要做到的,那就是不要外界环境所干扰 不但要站得高还要看得远,快乐在远处等你 佛说,昨日已去,明日是谜,面对今朝我们应尽力,快乐来自施与,烦恼来自要求要修身养性,经常打扫自己的心灵,给心灵一方净土 人生中总有酸甜苦辣,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喜怒哀乐因此,我们应顺其自然,遇到快乐的事情就该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而如果遇到不幸的事情叫叫苦,抱怨抱怨也是应该的人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刻意隐瞒,只会让快乐失去意义,让痛苦更加不堪 是阿,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年光阴从娃娃呱呱坠地起,从懵懂无知的孩子,到青春萌动的少年,在经历数十年的'寒窗苦读,我们真正做事创事业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如果想铸就辉煌的人生,那么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此过程中,人们应该思考,自己的人生该怎样度过,不求达显于世,但求人生无愧在世上的短短数日,希望世间人都能快乐的度过,都能豁达于人生,这是我一个普通人的美好愿望,希望世间人都能以和善待人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这些重担与压力,使很多人生活的非常艰苦。

      在必要的时候,放下不失为一条解脱之道 禅语感悟人生的文章篇二: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的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省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究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谓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执着现在智常斩蛇,这可能也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气了,意谓些慈悲没有。

      但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者,岂容你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禅语感悟人生的文章篇三: 有一位云水僧在参访时,路过一位老太太所管理的庵前休息,他问老妇人道: ‘师姑!这座庵堂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样子?’ 云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宇宙万有本是一体的,心、佛、众生是无差别的,吾人却硬是要将此一体的、无 差别的,分割开来并以分别心看待之,故世间上是非善恶,情与无情,甚至男女异 类,世出世间诸法,就对待不已了,若以一真法界而言,如老婆婆者何曾混淆? 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