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新人教版(共5页).doc
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北省高碑店市白芙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一、 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二、 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 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② 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实验结论】①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②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注意事项】① 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② 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③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三、 物质的分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第二节 分子和原子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性质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备注1. 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 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3.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4.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5. 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6. 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二、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三、 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1. 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2. 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3.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5.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分子四、 物质的组成1. 宏观角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2. 微观角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3. 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4. 物质、元素用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分子、原子、离子用于在微观角度分析问题宏观和微观不可以混淆第三节 水的净化一、 水的净化方法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具体操作见“二、过滤”2. 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n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它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对悬浮杂质吸附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n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吸附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但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不能吸附钙、镁化合物,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n 活性炭净水器的入水口在净水器的下面,可以使净水效果更好3. 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4. 杀菌: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进行杀菌、消毒如漂白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净化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可溶于水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净化程度静置沉淀√低↓↓高过滤√吸附√√蒸馏√√√5. 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的步骤,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二、 过滤(见下图)【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注意事项】1. 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保证过滤效率)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直接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到漏斗下的接受器中,使滤液浑浊)。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滴下的液滴四处迸溅)过滤时先过滤上层清液,后过滤下层浊液若先过滤下层浊液,滤纸上将会残留着大量不溶性杂质,再过滤上层清液时,不溶物会阻碍清液的通过,影响过滤速度2. 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三、 硬水的软化1.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2.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分别取少量的软水和硬水于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有较多泡沫产生的水是软水;泡沫很少,产生浮渣的水是硬水3. 硬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会有水垢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4. 硬水的危害:① 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② 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之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③ 长时间饮用硬水有害健康5. 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和蒸馏。
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注意:① 在烧瓶底部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② 加热前按照图3连接好装置,使各连接部分严密不透气③ 加热烧瓶时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④ 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时,停止加热第四节 爱护水资源一、 水资源现状1.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2.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3.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4.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二、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1. 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a)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b)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c) 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d) “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2. 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a)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b) 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c)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 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第五节 氢气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2. 化学性质:a) 可燃性:2H2+O22H2O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有水珠产生b) 还原性:H2+CuOCu+H2O黑色的氧化铜在氢气中加热逐渐变成红色,并有水珠产生3. 实验室制取氢气n 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n 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n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n 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不能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如果集气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氢气收集满n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n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可燃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
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n 如果验纯时发现气体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时,必须对试管进行处理(用拇指在试管口堵住一会或更换试管),以免发生爆炸n 检验: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够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不纯的氢气在燃烧时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4. 氢气能源的优点:① 以水为原料,来源广泛;② 热值高,放热多;③ 生成物是水,毫无污染;④ 可以再生5. 目前氢能源存在的问题:制取成本高、贮存和运输困难6. 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7. 任何可燃气体或可燃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专心---专注---专业。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