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衡水市滏阳中学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河北省衡水市滏阳中学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检测无氧呼吸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使用酸性的_________________溶液参考答案:2. 如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④参考答案:B3.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①发生了隔离②发生了基因突变③发生了进化④发生了隐性性状所占比例的增加⑤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 )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⑤ D.④参考答案:D4.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从而培育出抗虫棉,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 水稻是二倍体,将一株杂合体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所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体C. 圆粒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800个碱基对导致皱粒豌豆,属于基因突变D. 与自然突变相比,诱变育种后代中有利变异的比例更高,从而加快了育种进程参考答案:C将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从而培育出抗虫棉,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水稻是二倍体,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只含一个染色体组,为单倍体,B错误基因中插入800个碱基对,属于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C正确自然突变与诱变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多害少利性,因此有利变异的比例均低,D错误5. 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卵细胞、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 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精子、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参考答案:答案:B6. 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参考答案:B7. 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
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基因型rrRrRR灭鼠灵敏感抗性抗性维生素K依赖性无中度高度 A.抗性和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B.“灭鼠灵”抗性个体中RR的比例是1/2C.停用“灭鼠灵”后r的基因频率会升高 D. r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最终变为0参考答案:C8. 在使用“10×”的物镜和“10×”的目镜观察到蛙的皮肤上皮细胞后,不移动装片的位置,又换用“40×”的物镜和“10×”的目镜观察同一部位,所见到的细胞比前一次( )A.大而多 B.小而少 C.大而少 D.小而多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综上所述,把物镜为10×和目镜为10×镜头,换用物镜为40×和目镜为10×镜头的镜头,即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大.故选:C. 9. 对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遗传学上把D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D.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参考答案:D10. 玉米种子萌发时,胚芽分生区细胞会不停在分裂生长。
此时这些细胞 ( )A.两组中心粒会分别移向两极 B.有K+穿过原生质层进入大液泡C.染色体数目不断减少 D.保持着全能性参考答案:D11. 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作为分析细胞周期的依据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间期细胞B.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一段时间后,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C.丙组细朐的染仁,体数目县诈常体细胞的两倍 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参考答案:C 12. 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A.12000 B.10236 C.10218 D.13764参考答案:B【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则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为m﹣n个;又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所以一个由n条肽链m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m﹣18(m﹣n).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蛋白质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又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所以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120×100﹣18×=10236.故选:B. 13. 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参考答案:C14.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8%,若其中一条链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24%,胸腺嘧啶占30%,那么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A.18% 28% B.28% 18% C.34% 12% D.12% 34%参考答案:B15.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适当放牧,由于动物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参考答案:B16.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功能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轴突末梢能分泌出神经递质依赖于膜的流动性,轴突末梢也可能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该受体也是一种通道蛋白。
B.膝跳反射需要一种最简单的反射弧——二元反射弧,即涉及两条神经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因为兼有内分泌功能也可以包含在内分泌系统中D.静息状态时,若神经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参考答案:B17. 人类性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决定胚胎发育成男性.人类中发现有XX男性、XY女性、XO女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正常男性中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上B.XX男性可能是亲代产生精子过程中Y染色体片段易位到X上所致C.XY女性可能是SRY基因突变活Y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D.XO女性可能是父方或母方在产生胚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参考答案:A【考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由题意知,人类性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决定胚胎发育成男性.人类中发现有XX男性、XY女性、XO女性.【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而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故正常男性中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非同源的区段上,A错误;B、XX男性是因为来自父方的X染色体在亲代产生精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与Y染色体含基因(SRY)的片段发生交叉互换所致,B正确;C、XY女性可能是来自父方的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突变或Y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C正确;D、XO女性可能是父方或母方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8. 用含32P磷酸盐的营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用病毒侵染动物细胞,新生成的病毒中哪些结构或化合物最可能具有放射性( )A.脱氧核糖 B.蛋白质外壳 C. DNA D.病毒体内酶参考答案:C19.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进化的方向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桦尺蠖与环境、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共同进化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D.自然状态下植物甲在3月份开花,植物乙在10月份开花,说明二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参考答案:D【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专题】进化思想;生物的进化.【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C、产生生殖隔离标着着新物种的形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能说明发生了进化,不能说明新物种的形成,C产物;D、甲乙的花期不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二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要求考生明确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0. 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