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过程控制第5章简单控制系统设计讲解.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最****
  • 文档编号:117909462
  • 上传时间:2019-12-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4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过程控制 第五章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 与参数整定 5.1 简单控制系统的构成 简单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被控对 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调节器和一个执行器(控制阀) 所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被控变量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 测量变送环节 干扰 偏差设定值 + - 5.1 简单控制系统的构成 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 温度控制系统 被控变量:要求保持一定数值(或按某一规律变化的)物理量 5.1.1 简单控制系统实例 y:加热器出口温度 q:载热体流量 控制系统方框图: 控制变量:受执行器控制,用以使被控变量保持一定数值的物料或能量 Gpc(s):控制通道 Gpd(s):扰动通道 5.1 简单控制系统的构成 压力控制系统 被控变量:水泵出口压力 控制变量:旁路流量 压力控制系统流程图 5.1.2 控制系统的工程表示及方框图 在工艺设计在工艺设计 给出的流程给出的流程 图上,按流图上,按流 程顺序标注程顺序标注 出相应的测出相应的测 量点、控制量点、控制 点、控制系点、控制系 统及自动信统及自动信 号 工艺控制流程图: 管道、仪表流程图 (1)图形符号 a、测量点测量点 一般是由工艺设备轮廓线或工艺管线引到仪表圆圈的连接 线的起点 b、连线连线 通用的仪表信号线均以细实线表示 c、仪表符号仪表符号 仪表的图形符号是一个细实线圆圈,直径约10mm 就地 安装 仪表 就地 安装 仪表 嵌在 管道 中 集中 仪表 盘面 安装 仪表 就地 仪表 盘面 安装 仪表 仪表符号除了图形之外,圆圈之中还应有一串有字母和数字组成的代号 例如: PIC-207 TRC-210 …… (2) (2) 字母代号字母代号 字母编号写在圆圈的上半部 第一位字母表示被测变量 后继字母表示仪表的功能 PIC-207 压力 指示 控制 (3)(3)仪表位号仪表位号 数字编号写在圆圈的下半部 第一位数字表示段号 后续数字(二位或三位数字)表示仪表序号。

      第2工段 仪表序号为07 字母第一位字母后续字母 A分析报警 C 控制 F流量 I电流指示 L液位 P压力 R 记录或打印 T温度传送 常用仪表功能字母代号 脱乙烷塔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5.1.3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安全性:生产过程中,确保人员设备安全 稳定性:系统在一定外界扰动下,能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 方法:参数越限报警 事故报警 联锁保护:当生产出现异常时,为保证设备、人员安全,使各个设备 按一定 次序紧急停止运转(手工操作,忙乱中可能出错 其它安全保护对策(危险环境):系统可靠性设计;用本质安全防爆仪表 经济性:降耗节能,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要求:适当稳定裕度 良好动态性能(过渡过程时间短、稳态误差小) 5.1.4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系统控制方案设计(核心) 工程设计 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 调节器参数整定 被控变量选择 控制变量选择 测量、变送器选择 执行器选择 控制规律选择 控制室操作台设计;仪表、计算机系统选型;供电系统设计 每台仪表进行单校,各控制回路进行联校 调整PID参数,使控制作用达到最佳 5.1.5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3.控制方案的确定 2. 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1.熟悉和理解生产对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4.控制设备选型 5.实验(或仿真)验证 检测设计正确性及系统性能 依据被控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综合考虑安全性、 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 明确 控制目的 使生产过程自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 并使工艺参数保持在预先规定的数值上 (或按预定规律变化) 分析 生产工艺 “关键”变量:对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 生产过程的安全具有决定作用的变量 确定 被控变量 选择被控变量 选择控制变量 处理测量信号 选择调节阀 选择控制规律 系统投运 参数整定 5.2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 5.2.1 被控变量的选择 被控变量的选择方法: 直接指标控制(直接参数法):被控变量本身就是需要控制的工艺 指标 例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反映等生产工艺控制指标的参数 间接指标控制(间接参数法) :选择那些能间接反映产品产量和 质量又与直接质量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灵敏度高、易于测量的另 一变量作为被控变量 例如组分(某物质含量)、转化率等 原则——尽量采用直接参数法 采用间接参数法时的注意问题: 单值性、 线性性或确定的函数关系、 灵敏度高、 工艺的合理性 CBDA 控制指标 被控变量 被控变量 被控对象 原则上,在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 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量影响显著而且 可控性良好的输入作为控制变量后, 其它所有未被选中的输入则成了为系 统的干扰变量。

      5.2.2 操纵变量(控制变量)的选择 控制通道 干扰通道 干扰变量 控制变量 被控变量 干扰作用与控制作用之间的关系 被控对象 即控制通道的选择问题 某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右图所示,求 干扰发生阶跃变化时的稳态变化量 (已知:给定值为0) 先求 Y(s) = ?? F(s) 令干扰发生单位阶跃变化: 则: 1、对象静态特性的影响 控制通道传函: 干扰通道传函: 静态特性? 放大系数 抗干扰能力强,y(∞)?越小越好 控制变量选择的原则一:当多个输入变量都影响被控变量时,从稳态性 质考虑,应该选择其中放大系数大的可控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控制通道放大系数Ko ? K0越大,控制作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大 K0 过大时,控制作用过于灵敏,使控制系统不稳定,应避免 干扰通道放大系数Kf ? Kf越小干扰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就越小 y(∞)越小越好 越小越好 应适当的大一些,K0KC>>Kf 2、控制通道动态特性的影响 控制通道时间常数 T0 ? 小一点好 控制通道纯滞后τ0? T0过大:控制变量的校正作用迟缓,控制不及时,过渡时间增长,超调量 增大 T0小:反映灵敏,控制及时,有利于克服干扰的影响; 但T0太小系统易振荡,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控制通道传函: 越小越好(最好能避免) τ0作用:使系统响应不及时;降低系统稳定性,超调量增加, 偏差增加 干扰通道时间常数 Tf ? Tf越大越好,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缓慢,越 有利于改善控制质量 干扰通道纯滞后τf的影响 无纯滞后 有纯滞后 干扰通道滞后时间τf ? 干扰通道的纯滞后τf仅使干扰对被控变量的 影响推迟了时间τf ,不会影响控制质量 3、干扰通道动态特性的影响 干扰通道传函: 总结: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总结: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 1、 控制变量应是可控的,即工艺上允许调节的变量 2、 控制变量一般应比其他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更加灵敏 为此,应通过合理选择控制变量,使控制通道的放大倍数适 当大、时间常数适当小(但不宜过小,否则易引起振荡)、纯滞后 时间尽量小 为使其他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尽可能小,应使干扰通道的 放大系数尽可能小、时间常数尽可能大 3、 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生产的经济性 一般说来不宜选择生产负荷作为控制变量,因为生产负荷 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产量,是不宜经常波动的 工艺要求:在保证产品含水率合格的 前提下,保证最大产量 被控变量 :产品含水率(直接指标控制 ) 检测含水率有困难;由工艺可知, 含水率与干燥温度有单值对应关系 实际被控变量:干燥温度T1 (间接指标 控制) 影响被控变量的主要输入变量: 乳化物流量fw 旁路空气流量fQ 加热蒸汽压力流量fp 5.4 5.4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实例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高位槽中的液体乳化物经过滤器过滤 后进入干燥筒,用热风进行干燥。

      热 风来自被加热的压缩空气 根据动态性质选择控制变量根据动态性质选择控制变量 乳化物干燥系统示意图 乳化物 高位槽 过滤器A 1 2 WWW 3 蒸 汽 空 气 产 品 T1 T2 干燥筒 过滤器B 1 100S+1 1 100S+1 e-3S e-2S (8.5S+1)(8.5S+1)(8.5S+1) fP T1 fQ fW 乳化物干燥系统被控对象对象方块图 乳化物干燥系统示意图 = 1 GW(S) (8.5S+1)(8.5S+1)(8.5S+1) e-2S = 1 GQ(S) (100S+1) = 1 GP(S) (100S+1)(100S+1) GF(S) = e-3S 干燥筒(输入:乳化物流量fw;输出:干燥温度T1) 换热器1(输入:通过调节阀2的旁路空气流 量fQ;输出:冷、热风混合处的温度T2 ) 风管(输入:冷、热风混合处的温度T2; 输出:干燥温度T1) 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 : 乳化物 高位槽 过滤器 1 2 WWW 3 蒸 汽 空 气 产 品 GW(S) GQ(S) GP(S) T1 T2 GF(S) 换热器2(输入:蒸汽压力流量fp;输出: 冷、热风混合处的温度T2 ) 方案1:乳化物流量fW为控制变量 fW fp 1 100S+1 1 100S+1 e-3S fQ e-2S (8.5S+1)(8.5S+1)(8.5S+1) T1控制器 TC 偏差设定值 + - 干扰 方案2:旁路空气流量fQ为控制变量 设定值 fp 1 100S+1 e-3S 100S+1 fQ e-2S (8.5S+1)3 T1 控制器 TC 偏差 + - fW 干扰 方案3:蒸汽流量fp为控制变量 e-2S (8.5S+1)3 1 100S+1 e-3S 100S+1 fQ T1 控制器 TC 偏差 设定值 + - fW fp 1 100S+1 1 100S+1 e-3S e-2S (8.5S+1)(8.5S+1)(8.5S+1) fP T1 fQ fW 控制方案: 哪个方案好? 从系统动态特性考虑 ,方案1最佳;方案2 居中;方案3最差。

      但乳化物流量fw为生 产负荷,直接关系 到产品的产量,不 宜作控制变量 ∴选择方案2 1.仪表性能的考虑: 5.2.3 系统设计中的测量变送问题 基本要求:准确、快速通常按一阶惯性环节考虑 a、测量元件时间Tm常数的影响: y:被控变量 Z:测量值 b、测量元件纯滞后时间τm的影响 y Z 严重影响控制质量;一般是由于 测量元件安装位置引起的 Tm越大:失真越显著 测量值没有反映被控变量的真实值,控制器得到的是一个失真信号,就 不能发出正确的控制信号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以温度测量元件和成分分析的取样装置所引起的测 量滞后为最大 通常测量元件应选择在最具代表性,响应最灵敏、最迅速的位置安装, 减小参数测量滞后和传送滞后 合理引入微分特性的超前作用,对克服测量滞后,改善控制质量是一 种有效的方法 (TdS+1) Km TmS+1 Y(S) Z(S) U(S) 测量、变送装置与微分器连接示意图 克服测量滞后的几种方法: 1、 选择快速测量元件 要求:测量元件的时间常数T Tm m< <对象的To 的1/10; ;对系统的控制质量影响不大 2、正确选择测量元件的安装位置。

      3、正确使用微分器 但是,微分环节会放大测量、变送回路的高频噪声,使得系统稳定 性变差,因此,要合理使用 2. 测量信号的处理 ⑴ 测量信号的线性化处理 (选择相应的线性化方法) 例如:热电阻、热电偶测温 ⑵ 测量信号的滤波处理(根据噪声特性选择滤波方式) 有脉动或高频噪声的信号(模拟RC电路或数字滤波) 3.安装与使用条件 安装条件必须符合相应检测仪表的具体要求 例如:流量测量仪表通常对前后管道的直管段的要求、节流装置对流向的要求 实际使用仪表的工作参数应该符合仪表的设计参数 例如:气体流量测量时的实际温度和压力应该与设计值相等 如果实际工作温度和压力与设计值偏离较大,将产生较大的附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