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5课蔬果的联想(新修订).pdf
9页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5 课蔬果的联想 分析 蔬果的联想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蔬菜、瓜果随处可见,它们还是天然的雕刻、塑 造材料本课蔬果的联想即选用这种取材方便、易于加工的 材料进行活泼、有趣的立体造型活动 教材蔬果的联想借助主图设置情境,吸引学生进入教学 活动蔬果的联想主图中的“荷花”与“青蛙”是引导学生 巧妙地利用蔬果的形状、色彩、纹理等进行联想的典型范例 蔬果的联想 “荷花” 是以切划手法为主的造型处理,“青蛙” 是以搭配组合为主的造型表现,造型方法的丰富性,给学习 方法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形式一般是学生最先感知的美术语言,又是制作、塑造 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造型因素对于蔬果的形的联想,教材安 排有小训练,强调形状奇特的蔬果更容易引发联想,以此启 示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教材呈现了三个形状各异的白 萝卜,提出问题:看看这些白萝卜,你想到了什么?你会把 它们做成什么?这样的小训练,对于触动学生的感知,激发 他们的联想思维,发展想像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 也容易让学生进入下面的学习活动 教材对学习活动的方式以及学生作品展示评价的方法 也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图片如教材最后呈现了学生以小组为 单位合作制作的图片,启发学生选择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完成较大蔬果的塑造。
教材第15 页以红萝卜、南瓜为塑造 材料的组图,即把学生作品组成了与之相适宜的游戏场景, 充分展示出作品的美感比较具象的“红萝卜人物”与比较 抽象的“南瓜城堡” 各自产生的美, 丰富了学生审美的内容 教材力求呈现出学习活动的明晰线索,从对蔬果自然形 体的感知、体验以及对其形状、色彩、纹理、质感等特征的 联想直至利用蔬果的基本形体进行塑造逐步铺开 二、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培养细致、 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 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思路 运用蔬菜、瓜果等自然材料进行联想、造型与制作,在 教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意识,了解雕刻的基本知识,学习雕刻、 塑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发展想像力与创造力 本课可以运用以切挖为主的方法来造型,在蔬果的基本 形体上切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再用其他方法完善之;亦可 以运用以组合为主的方法来造型,将形色各异的大小蔬果组 合成有趣形象 教学可采用以下过程:欣赏激趣感知联想探究 方法自主表现评价迁移教师主动创设情境,让学 生身临其境地进入“蔬果联想”的奇妙世界,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及时利用设置的情境提出问题,展开学习讨论,从 而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点进行联想。
通过实际操作 和自学教材自主探究制作、塑造的多种方法,并根据蔬果的 特点来选择与之适应的造型方法如果采用以切挖为主的方 法来造型,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依据蔬果的基本形体切挖出作 品的大致造型;如果采用以组合为主的方法来造型,应特别 注意蔬果形状、大小和色彩的搭配等自主表现环节可让学 生四人一组,等作品完成后,用牙签或小木棍把作品固定在 泡沫板上,如果能把作品组成与之相适宜的生活、童话或游 戏等场景则更好然后组织学生自由欣赏,自由交流一下各 自的想法和做法,集体评议哪些作品构思巧妙,并评出最佳 创意奖 四、教学选择 由于本课与生活紧密相关为了丰富学生对生活与自然 的体验,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灵活调 整教学时量如农村或附近有蔬菜、水果经营市场的学校, 可以安排 2 课时的学习,课时把学生带入菜地果园或深入市 场开展学习活动,如观察、感知蔬果,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 材料,交流所见所想等 五、教学建议 课前学生自己选购、准备材料,教师应提出相关的要 求寻找、收集形状、色泽、纹理和质感有特色的蔬菜、 瓜果,其中形状奇特者为佳,并注意大小搭配第二,避免 选择切、挖时有过多流质的蔬果,如番茄等。
激活思维、大胆联想是进行创造表现的前提与基础 教师可选择一些形状奇特,或色泽与纹理美丽、有特点,或 质感有特色的蔬果,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同一材料有不同的联想,另一方面,从 中发现学生闪光的“灵感”,从而引导学生合理、巧妙地利 用蔬果的自然形态特征塑造生动有趣的形象 六、教学资料 根据土豆的形状、色泽和质感,从组合为主的方法制作 的作品“三个和尚”,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道理 用刀切挖西瓜,仿造瓜篮的大致造型,把切挖掉的部分 做成瓜篮的底部, 然后在瓜篮的各部分镂、刻出美丽的花纹 瓜篮上顺其自然留下的瓜藤,给作品增添了情趣 联想的定义:联想就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 心理过程,即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联想的种类: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因 而人的联想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联想可分为接近联 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接近联想就是指人在 空间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或现象所形成的联想,如一提起 星星,人就容易想起月亮类似联想是指从某些事物的特性 联想起它可以运用于别的事物的现象对比联想是指将两种 对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或一事物由正面想到反面,或由反 面想到正面的现象,比如由黑容易想到白,在寒冷的冬天总 想到暖融融的火。
因果联想则是指在现实中有因果联系的事 物联想在一起的心理现象,比如,“瑞雪兆丰年”就是由冬 天的大雪联想到明年的丰收的因果联想 教案 皮浩老师的 教案 课目 第 5 课蔬果的联想年级4 年级上册 执教皮浩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情境演绎,激发兴趣 教师演示:“池塘里的小青蛙” 学生欣赏、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Flash 动画 二、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联想 形体 南瓜色彩青蛙 纹理 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 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 分组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板书、教科书和蔬果等 实物 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 上用刀切、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垫板和刀具,注意安全 要求学生自学教材,阅读说明文字,进一步了解塑造 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教学所用工具及材料 四、赏析作品,创造表现 作品赏析 分组自由创作 多媒体:作品赏析、背景音乐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教师拍摄作品 欣赏石玩作品 多媒体展示:石玩作品欣赏 教案 芙蓉区育才小学皮 浩老师的教案课目 蔬果的联想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皮浩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 情境演绎 , 激发兴趣 . 教师演示 : 池塘里的小青蛙 . 学生欣赏 , 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Flash 动画 二, 深入感知 , 巧妙联想 . , 提出思考 : 你认为南瓜变青蛙, 妙不妙为什么 , 学生自由讨论 , 教师倾听 , 参与讨论 . 交流讨论结果 , 教师板书 : 联想 形体 南瓜色彩青蛙 纹理 , 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 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 分组展开联想 , 然后集体交流想法. 三, 尝试表现 , 探究方法 . , 教师指导一学生根据联想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 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 教师提示正确使用垫板和刀具, 注意安全 . , 学生自学教材 , 阅读说明文字, 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 方法 : 镂, 刻, 组合 , 插接等 . 四, 作品赏析 , 创造表现 . 作品赏析 . 分组自由创作 . 多媒体 : 作品赏析 , 背景音乐 . 五, 教学评价与延伸 自由欣赏 , 自由交流 . 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教师拍摄作品 . 欣赏石玩作品 . 多媒体 : 石玩作品欣赏 . 资料 图片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