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每逢佳节倍思亲[5].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7346343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5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23生:齐读课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特别的课文叫——文包诗同学们想一想,文包诗有什么特点呢?(指名交流)(文中有诗,诗中有文师:是呀,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文中的古诗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示古诗)谁想来读一读?生:指名读 师评:你读得既准确又流利,声音还很响亮 我们一起来读,注意读准字音生:齐读师:同学们,要想读好一首诗,就要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情感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王维,去了解他“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故事二、品读“独在异乡为异客”师: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翻到129页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读完的同学坐端正预设一:生:我知道了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 师:对,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预设二:生:我从“15岁那年······不觉已经两年了。

      知道了——(1) “15岁” 年纪小(2) “长安” (出示地图)师: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家乡其实就是今天山西的一个县城,而王维写诗时身处的长安在这里诗中的异乡指的就是?(长安)自己家乡之外的地方都叫——异乡,生活在异乡的人就是——异客3)“两年” 时间久(700多个日日夜夜,时间可真长呀!)师: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生:指名读师: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师:小小年纪的王维一个人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学,整整两年,他是如何度过的呢?你能展开想象,来说一说吗?春节到了,家家户户——————,而王维却一个人——————————生病时,王维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他多么想————————有一次,王维考了第一名,他多么想和别人分享喜悦,可是——————生1:指名交流 师评:你说的真完整生2:指名交流 师评: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生3:指名交流师评:王维是多么孤独寂寞呀,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请你来 生:指名读师:你读出了一个孤独的王维,让我们捧起语文书,一起来读好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师:是呀,王维是这样的孤独,诗句中哪一个字写出了他的孤独?生:独 师评:真聪明!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第一句诗的意思。

      PPT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谁来读? 生:指名读 师评:你体会到了他的孤独,谁再来读? 生:指名读师评:内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三、品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师:就在这孤独情绪漫延的时候,恰逢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看,在这一天,人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还会插茱萸,多么热闹呀!课文中哪些句子也写出了这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你找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PPT出示:一大早……登高游玩(生读)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话,找找人们都在干什么?生: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师:什么叫扶老携幼呢?(PPT点红)(指名回答)是呀,你们看(出示图片)扶着老人,带着孩子,全家团聚,请你读好这个词语 生:指名读 师评:真欢乐呀,你也来 生:指名读 师评:全集其乐融融的,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师:人们还去登高游玩呢!(PPT点红)你看(出示图片)人们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多热闹呀。

      请你读这个词语 生:指名读师:真是热闹极了,请你读 生:指名读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师:搀扶着老人,带着孩子,一起去登高游玩,多么高兴呀,这就叫——兴高采烈请你读好这个词语 生1:指名读 生2:指名读师评:读的时候还带着笑容,多高兴呀,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师: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请你读好这句话句子生:指名读师评:你读出了当时的热闹师小结:扶老携幼和登高游玩都是动词,你们看,抓住动词,就能读出画面感,体会当时的热闹我们一起读,读出这种热闹师: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你们的想象,在重阳节,长安的人们还会干什么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重阳节到了!人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真是热闹极了! (指名交流)生1:指名交流 师评:这一天的活动方可真多呀!生2:指名交流 师评:看来大家在这一天都很开心生3:指名交流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重阳佳节的长安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指名读师评: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置身于这热闹的大街!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师:(点下一页PPT)那么此时此刻,王维又在干什么呢?生:思念家乡的亲人 (PPT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师:请你读这句话生:指名读师:同学们看,这里还有一句话,请你来读一读生:指名读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话,看看哪一句更好呢?生:指名交流师:你很会思考也很会表达,是呀,热闹是别人的,快乐也是别人的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更加”一词把王维的思念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了请你把这句话读好生:指名读师:你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师:让我们连起来读好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生:齐读师评:读的真棒师:其实,这首诗中的一句话就是对应了这一自然段,你能找到吗?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这里的“倍”是什么意思?生:更加 师:你的小脑袋真聪明,请你来读好这句诗 生:读 师:你读出了一个思念家乡的王维,同桌也来 生:读 师:浓浓的思乡情溢于言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诗师:男生读诗,女生读句子师:是呀,王维看着此情此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师:其实,发出这样的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写下过这样思念的千古绝唱:看,在李白的笔下,思念,就是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王安石的笔下,思念,就是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苏轼的笔下,思念,又是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品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师:小朋友们,思念,正是因为过去有着美好的回忆,王维和他的兄弟们曾经有着欢乐的时光,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生:指名说PPT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师:同学们先读读这里的第一句话,找找他们曾经都有哪些欢乐的时光呢?1、生:王维和兄弟们头插茱萸师:插茱萸是一种习俗(出示茱萸图片),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请你读好这个词语 你也来 我们一起读2、生:王维和兄弟们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师:是的,这也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他们还是手挽着手去的谁来做做这个动作?生:指名同桌起来演示师:通过他们的表演,你感受到了什么?(问完再下去)生:他们关系很好师:是呀,“手挽着手”这个细微的动词传达了王维和兄弟们手足情深,十分要好 请你读 你也来 我们一起读师:把词语放入句子中,你能读好吗?你来读 你也来 我们一起读3、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句话,王维和兄弟们还有那些欢乐的时光呢?生:王维和兄弟们欢聚在一起。

      师:他们欢聚在一起时会做些什么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重阳节到了,王维和兄弟们( )、( )、( ),多么让人高兴啊!生:指名交流师:多么欢乐的时光呀,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读生:指名读师评:真开心呀!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师:让我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出这样的欢乐真是一段欢乐的时光!可是如今王维和兄弟们却是……(引读)PPT出示: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师:“天各一方”是什么意思?(点红“天各一方”)生:指名交流师补充:王维所在的长安,在华山以西,而他的家乡在华山的东面,诗题中的“山东”就是指他的家乡蒲州,蒲州与长安相隔1300里,相当于绕着操场走2952圈,步行要100小时,要5天5夜,这就叫“天各一方”,请你读好这个词语生:指名读师评:多么遥远的距离呀!你也读生:指名读师:是呀,天各一方,多远呀,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师:一山之隔,千里迢迢,天各一方,不能相会这里的省略号多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啊!(点红省略号)谁能把这种思念、这种遗憾送到句子中?请你来生:指名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孤独,你也来 生:指名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遗憾,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而此时此刻,不只王维思念着他的兄弟,他的兄弟们……(PPT)引读师:让我们连起来把第三自然段读好。

      生:齐读师:真棒!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一段对应着诗中的哪两句话了吗?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PPT出示诗句)师:你能带着刚才我们对第三小节的理解读好这句诗吗?生1:指名读 师评:真是一个思念家乡兄弟的王维啊生2:指名读 师评:他们兄弟间的感情多么深厚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女生读诗,男生读句子师:同学们,你们看(PPT出示图片)一边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一边是王维孤身一人独自眺望远方一边是兄弟手挽着手登高,一边是王维独立窗前孤独遥想兄弟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孤独、寂寞、忧伤、思念……师:一边是团圆欢庆,一边是孤独寂寞;一边是兄弟相聚,一边是孤身一人,一喜一忧,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让我们抓住这样的对比,带着孤独的感受和深深的思念读好这两个自然段生:齐读师:王维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了这么多,用文中第四自然段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生:思绪万千 师:请你读这个词语 生1:指名读 生2:指名读师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师:是啊,思绪万千,可是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他内心的思念之情,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现在我们带着感受再来读这首诗,相信你一定能够读出别样的韵味来生:齐读。

      师:是呀,多么动情呀!师: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生:指名读师: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 生:指名读师: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明月,你心潮澎湃地吟诵着 生:齐读五、 诗文对照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你能说一说每句诗句相对应的课文中的句子吗?生:独在异乡为异客(15岁那年……两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想……思念着我呢师:是的,这就是文包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