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游县第二道德中学课改实验督查自评报告表.doc
5页仙游县第二道德中学课改实验督查自评报告表项目内容要点自评内容负责人一、组织与管理1、教育局、进修学校管理督查行为到位;31、教育行政部门不定期到校督查指导县课改基地校(附基地校申报表),有计划地在我校举行市、县、片各级课改观摩研讨课(附时间、课题、图片)2、学校管理机构组织、制度、校长理念行为到位;42、成立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教研制度、评价老师制度、评价学生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考试改革评价制度;校长理念到位(课改讲座、听、评课纪录)等3、学校宣传信息工作;43、建立并不断完善课改宣传制度,宣传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会议记录,《通讯》,校训,专栏,图片、标语、广播)4、家长、社会了解与参与情况44、建立家长学校长期召开家长会,了解课改问卷调查表,家长反馈表,意见收集及整改方案二、教师培训与教研1、上岗证_____%(含培训计划及执行情况);101、七年级任课教师全员上岗培训,上岗培训有计划(时间、地点、对象、内容、主持人发言稿),有记录,教师解读新课标新的体会交流材料,新课标学习反馈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研修情况,继续教育以课改为核心内容(附上岗证计算机过级证、继教进修,专升本等)。
2、集体备课、教研(记录本)活动;5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计划内容记录,听评课记录,教学过程问题汇集及解决策略3、课题开展情况53、各组课题申报表、审批手续(内容、时间、研究主体、级别等),阶段性小结三、课程管理与学校资源利用1、图书资料、器材、设施设备及使用情况;51、开通校园网,利用学生、教师、班级学校的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劳音美专用教室及器材室,电子备课室、电脑室的资料及使用情况,年度教师课件汇集2、开足开齐各类课程情况*(含综合实践活动课);52、课程表、省颁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记录、阶段性校小结)3、校本课程开发情况;33、农函大等校本课程教材,并附教学计划及活动安排4、其它资源利用(自然、社区);24、劳动基地(XX农场)、德育基地(纪念碑、敬老院)等合同书,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名胜古迹、乡土文化)四、教学过程1、教师对课改理念要求及课标的理解与应用,3;教师思想的观念变化 ,3;1、有组织集体学习讨论记录课改心得汇总,参与新课改教师对新课本、新课标意见反馈表,各计算机网络教室使用率提高情况及课件制作情况2、教学行为变化:注重学生主体性。
教学设计(教案)、三维目标明确、手段策略变化(互动、创设情景、现代化教学手段、设备使用)5;鼓励性评课堂演示、讨论式等;3)2、教案、课件、电教室等设备使用记录,各班课堂教学中分组讨论名单,各级优质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图片附新课标课堂教学实录VCD,课堂教学变化明显(讲解、提高、提问、演示、学生操作、小组讨论)等与多媒体课堂开发都具有个性化变化3、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反思、研讨3;3、听、观、评课,座谈,教案汇集,反思小结及研讨纪录4、集体备课,研讨交流5;4、备课组教研活动记录,教学问题讨论汇集与解决对策,发表论文,教学心得体会《通讯》,及各级研讨课教案证书,听课开放周5、学习行为变化:兴趣并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5、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研究及听课、座谈、问卷调查6、教学评价变化:多元化、注重过程、态度,方法培养、习惯的养成3;期中、期末命题考试评价及结果(及格率);成长记录袋4;6、有评价教师制度、评价学生制度、习惯养成(开口说、敢说、会说)特色研究;上学期各科质量分析表、统考质量分析表;学生成长袋注重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性的记载7、关注学生心理、关注“后进生”37、后进生名单、后进生跟踪转化表、后进生学习讲座记录等8、“双基”落实58、期中、期末成绩(单科考试成绩合格率达80%,全科考试成绩达70%)1、学校课改氛围明显31、教师在实验及与撰写课改论文,教学随笔教后感,优秀论文编入校课改通讯的刊物,教师电教室的使用、课件的制作,优质课的开展等课改教研氛围明显。
2、课堂教学氛围面貌变化32、教研气氛热烈,兴趣小组建立,各类竞赛开展3、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提高23、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听取建议,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提高4、学校管理改革同步跟进24、教研制度化、规范化,课改听课开放化,学生取经定期化,教学技能常规化,课改经费保障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