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款保险制度探析》PPT参考课件.ppt
46页26.10.2020,1,存款保险制度浅探,26.10.2020,2,作者:杜珊,江贤武,王卓时,肖遥,张昕,26.10.2020,3,金融体系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平稳社会稳定的前提,关系到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为了维持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业的稳定,存款保险制度被设立,其目的是维护中小存款者的利益,防止银行挤兑,从而保证银行业的稳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的存在,存款保险对于银行业的稳定同时会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好坏较大程度影响着其在一个国家的实施效果与对银行业稳定造成的正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参考其他国家经验的同时应该认真分析本国的经济水平与制度环境,选择合适时机,建立适合自己国家的合理的存款保险体系26.10.2020,4,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设计 存款保险在中国的实施前景,26.10.2020,5,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的演进 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正面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负面影响,26.10.2020,6,存款保险制度的演进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存款者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 在金融体系中设置负责存款保险的机构, 规定凡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将吸收到的存款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投保;在金融机构出现危机时, 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援, 或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使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和存款者损失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以维护金融秩序。
26.10.2020,7,公认的最早在全国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是美国,以1933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和1934年成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GDIC)为其标志 因此考察存款保险制度的演进可以通过考察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演进来实现,而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具体分为两个阶段:,26.10.2020,8,1933年以前存款保险制度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的存款保险主要是几个州在没有(联邦)政府参与的背景自行建立的存款保护的方案 1892年,纽约州就成立了安全基金由成员每年缴纳的有限费用作为资金支持,由州政府管理,在1837到1842年的几年里,基金的资金被耗尽,到了1842年,安全基金再也不能支付破产银行的损失 佛蒙特州和密歇根州也仿效纽约州建立了自己的存款保障系统,同样也遭到失败 印第安纳州在1834年实行了一个不同类型的保险,它建立在自动调节原则和无限制共同债务基础之上,在1845-1855年的区域性危机和1857年的全国危机中,所有投保银行都继续经营并保持了可兑换性,而同期为投保的126家银行中,有69家破产 俄亥俄州和爱荷华州仿效印第安纳州,也取得了成功。
南北战争之后,又有8个州采用了存款保险制这样,从1829年到1917年的,先后有14个州实行了存款保险制度他们都是实行单一制银行的州,不容许银行设立分行26.10.2020,9,1933年建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制度 19291933五年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共有9108家银行倒闭 1933年,美国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建立了一个暂时的保险基金 1970年成立了向信用合作社提供存款保险的全美信用合作股份保险基金 1986年,99%的美国商业银行都加入了联邦的存款保险体系,26.10.2020,10,加拿大联邦政府于二十世纪60年代建立了这一制度 1977年,日本政府与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共同出资建立了日本的存款保险公司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Garcia(1999),共有67个国家实行了公开的存款保险制度,26.10.2020,11,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正面影响 银行业有其脆弱性,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存款者理性或者非理性的挤兑,甚至造成金融恐慌防止银行挤兑是维护银行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减少整个国民经济因为银行业的危机而造成的损失存款保险正是能从改变人们预期的角度防止挤兑风潮的出现,从而可以维护银行业的稳定和健康运行。
这是存款制度对于银行业稳定性的正面影响26.10.2020,12,银行挤兑模型分析 以存款人预期为基础的非理性银行挤兑模型(Diamond & Dydvig, 1983) 人们具有不同的流动性偏好,而活期存款合约可以为具有不同流动性偏好的人们提供良好的风险分担的机制 所有储户会在危机时立即提款,包括那些在没有预期到银行危机时不会提款的储户 挤兑取决于存款者对其他存款者行为的预期,与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清偿能力无关26.10.2020,13,作为理性行为的银行挤兑模型(Goton, 1985,Chari & Jagannathan, 1988) 存款人最关心银行的清偿能力,这些信息的不对称是引发挤兑的关键 信息优势组的人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去提款,则另外信息劣势的一组也会观察到了优势组的行动而跟风去提款,造成挤兑 存款制度可以预防继续挤兑的措施: 在出现了银行危机之后可以不用着急去提款,急于提款也会有很大的利息损失 给了储户观望的时间和可能性,这对于储户在出现了谣言的情况下不会因为跟风行事造成个人和社会的更大损失26.10.2020,14,银行特有信息与银行挤兑模型(Sangkyun Park, 1992) 银行特有信息的缺失是造成银行挤兑的根本原因。
存款人缺少关于银行的足够清偿能力的特有信息,很难分辨出哪些是问题银行 在出现银行信用问题时候,人们只能选择对所有银行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尽量去提自己的存款 一套完整的存款保险制度:因为无论如何他们的存款都会得到补偿和保证 存款保险可以加强对于银行的监督,鼓励银行合理规避风险,恰当管理资产负债情况26.10.2020,15,存款保险对于银行业稳定性的作用总结 挤兑的危害: 银行提前收回贷款 经济的紧缩性影响 企业和银行的损失 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动摇,危害国民经济的总体健康状况 存款保险作用: 稳定广大储户的预期和心理 有效控制挤兑风潮 将存款从清偿能力差的银行转移到健康运行的银行 公开银行清偿能力信息,实现市场的有效监控方面,维护整个银行业的健康稳定,26.10.2020,16,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负面影响 存款保险与市场纪律 自由银行制度的经济学家强调市场纪律的作用体现存款者对银行的约束力的指标有两个:存款利率和存款增长幅度 银行支付的利率会随着银行本身风险增加而显著上升,储蓄机构的存款增长率随着其经营风险增加而降低 存款者可成功的区别银行风险并有将存款转移到安全银行的倾向 银行的风险程度可以通过其支付的利率和其存款增长率来体现,存款者通过比较银行的利率和存款增长率水平来对银行的风险程度进行界定和区分,最终将存款转移到安全银行,实现对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督和约束。
通过这些存款者的监督和约束的力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银行业经营的市场纪律化26.10.2020,17,没有存款保险,存款者的存款安全受到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存款者会为了其存款的安全和收益,通过要求更高的存款利率或者“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对银行施加约束,遏制银行的过度冒险行为 有存款保险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存款者进行监督和约束的收益大大减少,而存款者进行监督和约束的成本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当监督和约束的收益小于其成本的时候,存款者就不再有动力去实施监督和约束的职能,这样银行业的市场纪律就可能遭到削弱 康特和赫祺嘉用43个国家的1990年到1997年的数据,从利率和存款增长幅度两个方面研究了公开的存款保险对市场纪律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开的存款保险降低了银行的利率开支,并且使得利率支付对银行风险和流动性的敏感性降低26.10.2020,18,由此,存款保险的实施的确削弱了存款者对银行的约束,市场纪律的削弱是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成本之一是否应该进行存款保险制度应取决于其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权衡由于对银行的的监管还可以通过专门的监管机构实现,而在监管者能够有效地对银行进行监管的情况下,存款者对银行监督水平的下降可以通过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约束来弥补,从而存款保险在市场纪律丧失方面的成本相对较低。
康特和赫祺嘉的研究发现,市场纪律虽然遭到削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市场纪律随着承保范围,承保者的信用度以及承保者在处理银行危机使得延迟和其他成本因素而变化另外还有很多研究也表明,虽然存款保险削弱了市场纪律,但是通过严格的监管,可以使它的净收益增加26.10.2020,19,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的道德风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欧美发达国家以“放松管制”为中心的金融自由化运动一直持续不断 伴随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的发展, 银行面临的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日趋增大 各国金融当局一方面放松或撤销利率上限及分业管理等一系列管制, 另一方面又健全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强化和体系化为核心的经营规制, 通过对各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进行监控, 以保持金融的稳定性 各国普遍实行的存款保险制度规定: 各存款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将所吸收存款的一部分存入保险公司一旦银行破产债务不能履行时, 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债务风险一旦由保险机构承担, 银行在资产选择过程中就潜在地存在过度选择风险资产的机会主义诱因26.10.2020,20,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的一般表现 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固有的最大问题是在不能区分银行是由于丧失流动性而倒闭,还是由于经营不善贷款风险过大而倒闭的情况下,存款保险都要对倒闭银行的合格存款理赔。
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存款者在银行倒闭时的损失成本或惩罚要比无保险时小,所以不再关心银行的选择从而减小了市场力量对银行的约束 银行的保费是各机构存款总额的一个固定比率而不随银行的风险暴露变化而变化,鼓励了银行采用冒险行为获取更高的收益从而加大了倒闭的可能性 存款保险允许那些经济上已无清偿力而法律上还未破产的银行继续吸引资金,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不能有效发挥 存款保险机构很少以破产理赔的方式处理被保机构,为所有的存款提供了全部保险,大额存款人对银行的市场监督力量也被大大削弱26.10.2020,21,存款保险制度产生道德风险的条件和原因 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的形成有其必要的条件: 银行是否具有长期性经营特征 道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资产风险增大的倾向直接相关 在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可以把失败的风险从股东和存款者转移到保险公司,而在这种风险的转移之后银行可以通过增大其资产的风险有激励增大其资产的风险程度获得更大的收益 银行在资本决策中会降低自由资本比率,用吸收的存款代替资本,从而减少自身的损失26.10.2020,22,存款保险制度设计 存款保险基金的筹资安排 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管理 加入保险方式 承保范围 承保额度 保费设计,26.10.2020,23,存款保险基金的筹资安排 存款保险基金来源: 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的方式以及存款保险机构发行股票及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
由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支付保险费给存款保险机构,具体的比例由各国自行决定26.10.2020,24,存款保险机构可以只建立和维护一个基金,也可以为吸收公众存款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建立不同的基金 建立不同的基金,须确保不同机构及其基金之间的差别不会扭曲竞争 存款保险制度须具备所需的所有融资机制以确保对存款人的及时支付 所以存款保险机构应确保对基金进行有效管理 法定存款备付率, 即保险基金占参保存款的比率26.10.2020,25,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管理 服务对象: 高度集中的单一式,仅存在一套保险系统,服务于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如美国1933年创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复合式,存在两套存款保险系统,分别服务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日本1971年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一种是针对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一种是针对合作社的存款保险制度 运营主体: 官方创建存款保险机构, 这些国家有加拿大、英国、美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