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国庆双节ppt.ppt
14页中秋节,是流行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中秋节自古 便有祭月、 赏月、拜月、 吃月饼、 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流传至今, 经久不息月宫清冷桂团团 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 不知天上忆人间,嫦 娥,明 边贡,中秋传说,中秋传说之一 —— 嫦娥奔月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后羿的妻子,也称姮娥贤惠善良,美貌非凡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恰巧遇到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珍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但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 三天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嫦 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秋传说之二 ——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傍晚,后羿回到家,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中秋传说之三 ——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中秋诗词鉴赏,中 秋 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静 夜 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 秋 待 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中 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望 月 怀 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祝老师和同学们 双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