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pdf
32页单元课题圆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 圆的认识” 、 “ 圆的周长和面积” 、“ 扇形的认识”及综合实践活动“ 确定起跑线”四个具体的内容,这四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2. 使学生会利用直尺和圆规,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与圆有关的图案3.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4.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 使学生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6. 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培养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7. 使学生在推导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8. 通过生活实例、数学史料,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 掌握圆的特征及以及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难点:使学生在推导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法与学法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理解、掌握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单元课时分配本 单 元 共 有 课 时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圆 的 认 识 ( 教 材 第5 7 —5 8页 )课型新 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沟通知识之间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策略意识, 发展思维。
重难点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圆的特征教 法 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第5 7页主题图,谈话:(1)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 )根据画面情境,你能找出圆形的物体吗?2、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画圆(1)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2 )学生利用生活的物品或工具来画圆(3 )探究用圆规画圆的方法A :小组合作探究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提出要求:①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它有什么特别之处?②比一比:用圆规画圆有什么优点?B :汇报交流C :小结圆规画圆的方法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学生操作:让学生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2 )集体交流:折痕相交于一点,交点位于圆中心3 )讲解: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0表示4 )画一画,认识圆的直径和半径a、学生沿折痕画一画,发现这条线段通过圆心。
b、讲解:通过画一画,我们找到了圆内一条通过圆心的线段,它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C、学生再连一连圆心到圆上某一点得到另外一条线段d、 产 解 :圆心到圆上某一点得到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不e、学生在圆上标出d和rf、交流:尝试给直径和半径下定义5 )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0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3、探究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A :小组操作讨论: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吗?B :汇报C :数学游戏:小组赛说:r = ( ) , d = ( )4、提出问题:圆的中心位置是由什么决定?半径决定圆的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第5 8页 “ 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思考找圆心的方法,然后画一画找到圆心和直径2、完成第5 8页 “ 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交流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作业练习十三第1 , 5题板书设计圆的认识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0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利用圆设计图案(教材第5 9 页,练习十三第6 , 7 题)课型新授第 2课时知识与能力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难点圆的大小、位置的确定教法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形实物、硬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 、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 蝶 、飞机、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门窗、月饼等教1学2 、观察、概括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过二、设计图案1 、观察:这个图案有什么特征?程He说明: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2 、学生用圆规和直尺按步骤画图案3、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4 . 学生尝试设计图案。
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第 61页第6 题:复习轴对称图形2、61页第7 题: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61页第8 题: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要注意组合图形的对称轴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作业 老师出几道题利用圆设计图案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练习十三 课型 新授,时 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会使使用工具画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教学难点能灵活的解决相关的练习题教 法 学 法合作探究, 实践操作, 讨论交 教具学具准备流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看图填空( 1 )看图填空k 4 3c夕 d = 6cm \" O y r= 3cm/k/人 3.5cm*--------r= 3.5cm(f - 10cm⑵同桌合作完成⑶班级交流你的发现: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图中量直径的方法和道理。
二, 实践与应用7. ( 1 )指 出 右 边 圆 里 的 线 段 中 哪 一条 是 五 控 :( 2 )量 一 量 这 几 条 线 毯 的 长 度 , 2 ^-你 发 现 了 什 么 ? 口 二 二 _二)( 3 )在 小 组 里 说 说 为 什 么 可 以 用 、下 面 的 方 法 油I量 陶的五 径~~~-- '_2 | | 1 1 1 ! |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 1 1 . .1 .. 1 .. | .1 . .I . .1 . .1 . .|. .I . .1 .. 1 .1 . .I( 4 )选 一 种 方 法 . 测 量1元 硬 币 的 直 径巩固知识完成第9题老师出示课件,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认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再做题,指名学生上黑板做题,集体订正三,操作题请学生利用圆规和三角尺,画图形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作业老师出几道题板书设计练习十三9. d=184-3=6cmC=(a + b) X2=24X2=48cm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圆的周长课型新 授第 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教 法 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生成尸里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周长L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2 .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二)圆周长的测量方法1 、讨论方法: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2 、反馈:( 基本情况)( 1 ) “ 滚动”一一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 ) “ 缠绕” 一一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 ) “ 折叠”一一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 )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 、小结各种测量方法:转化:曲I A 直4 、创设冲突,体会测量局限性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三)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 、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2 、自学提示:四人小组合作:A . 用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准备好的圆的周长、 直径, 并依次记录下来B . 仔细观察记录的内容, 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没有什么规律?周 长 C ( 厘米) 直 径 d ( 厘米)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保留两位小数)1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n表示.2 、介绍祖冲之 课件)3 、理解误差: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4 、总结公式:如果用字母c代表圆的周长,d 表示圆的直径,那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C = n d提问:圆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板书:C = 2 n r5 、圆的周长分别是直径与半径的几倍?( 五)学习例1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汇报,共同订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 课本64 页做一做1 、2题2 . 判断:( 1 )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 )( 2 )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3 ) n = 3 . 1 4 ( )3 . 李伯伯菜园里有一个半径为3 . 5 米的圆形水池绕这个水池走一周,要走多少米?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作业练习十四第1 ,2 ,3 题圆的周长板书设计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表示C= n d C = 2 n r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练习十四课型新授第 5课时学标教目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圆的周长求出圆的直径或半径,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教 法 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1 .同学们,我们研究了圆的局长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圆周长公式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问: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L计算下图的周长@ ( F )2. 一辆自行车, 车轮直径约是6 6 厘米, 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 0 圈,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0 0 0 米,大约需要多少分钟?让学生讲解题过程,集体订正3. 练习十四第10 题让学生发现大圆的半径恰好是小圆的直径,整个图形周长是大的半圆长度与两个小的半圆长度之和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1 .判断 1)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n倍 2) 圆的周长是6 . 28 厘米,它的半径是2 厘米 3) 圆周长的一半与半个圆的周长相等2 .选择:( 1) 车轮滚动一周,所行路程是求车轮的( )①半径 ②直径 ③周长( 2) A 圆的直径是6厘米,B圆的直径是2 分米,圆周率( )①A圆 大 ②B圆大 ③一样大3.练习十四7题:看图填空4, 练习十四6、8、9题第9题是组合图形,半圆的直径即是正方形的边长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作业练习十四第4, 5题板书设计练习十四1 .计算下图的周长/ 2 ® K \ ( 4 歌 :vj VLJC = n d C = 2 n r2. 判断。
1)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n倍 2)圆的周长是6 . 28厘米,它的半径是2厘米 3)圆周长的一半与半个圆的周长相等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圆的面积例1课型新 授第6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重难点教学重点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 法 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形白纸、剪刀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前置性作业1 、已知r , 周长的一半怎样求?2 、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等,/7ZA L△x+b)hs=abs=a211s= ah s= 2 ah s= 2 (<二、新课1 、什么是圆的面积? ( 出示纸片圆让生摸一摸)叫做圆的面积2 , 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1 )演示:将等分成1 6 份的圆展开,问可拼就形?圆所占平面大小: 一个什么样的图上么关系?WW" ,若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1 )找:找出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彳mt …一卜 - - - -,仁- - - -* ! 长h,"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长方形面积=长X宽所以: 圆的面积= 圆的周长的一半X圆的半径S = n r X rS 圆 =n r X r = n r2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1 )将 圆1 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1 1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圆面积的正这个三角形底是圆周长的正 ,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因为:三角形面积=Lx底X高2圆面积='X —x r- :•- -2 1 6 1 6= 1 X211 • rX r2 1 6= j i r2( 2 )将 圆1 6等分,取其中两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 行 四 边 形 面 积 是 圆 面 积 的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工,8 1 6三角形的高即一个半径,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乂高圆 面 积= ^X r4 - l1 6 8= 2 " X rX 81 6=JI r2还可以取3份、4份等,同学们可以一一推算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例1 一个圆的直径是2 0 m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已知:d = 2 0厘米 求:s = ?r= d - F 2 2 0 4 - 2 = 1 0 ( m )s = J I r2 3 . 1 4 X 1 0 2 = 3 . 1 4 X 1 0 0 = 3 1 4 (平方厘米)2、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r= 5 c m d = 0 . 8 d m四、达标检测完成6 8页 “ 做一做” ;练习十五的第1 , 4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练习十四第2,3,4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 长乂宽Q圆 的 面 积 或Xr= JIrX r2= JIr2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是S =JIr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圆面积的应用例2课型新 授第7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并学会环形面积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 法 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口算:3 2 4 2 5 2 8 2 9 2 2 0 22 n 3 n 6 况 1 0 n 7 n 5 n2、思考:( 1 )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 )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 )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吗?二、新课。
1、教学环形面积 1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 cm ,外圆半径是6 cm它的面积是多少?____ 已知:R = 6厘 米r= 2厘米 求:s-?3 . 1 4 X 62 3 . 1 4 X 22(\ = 3 . 1 4 X3 6 = 3 . 1 4 X4V I = 1 1 3 . 0 4 ( 平方厘米) = 1 2 . 5 6 ( 平方厘7 1 1 3 . 0 4 - 1 2 . 5 6 = 1 0 0 . 4 8 ( 平方厘米)第二种解法:3 . 1 4 X ( 6 5 ) = 1第. 4 8 (平方厘米)( 2 )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 = n R2— n r2 或 S = n X ( R2—r2)( 3 )完成做一做: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 0 m ,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 0 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三、达标检测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 8 . 8 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选择正确算式A、( 1 8 . 8 4 + 3 . 1 4 + 2 ) 2 X3 . 1 4B、( 1 8 . 8 4 + 3 . 1 4 ) 2 x 3 . 1 4C、1 8 . 8 42X3 . 1 4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 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3、课堂小结。
1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 )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已知半径求面积 S = nr2已知直径求面积 S = n ( - ) 22已知周长求面积 S = n ( 上 )22 r( 3 )环形面积: S = n ( R2- r2)作业练习十五第5 , 6 , 7题板书设计圆的面积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 内圆半径是2 cm ,外圆半径是6 cm 它的面积是多少?已知:R = 6厘米 r= 2厘米 求:s = ?3 . 1 4 X 62 3 . 1 4 X 22= 3 . 1 4 X3 6 = 3 . 1 4 X4= 1 1 3 . 0 4 ( 平方厘米) = 1 2 . 5 6 ( 平方厘米)1 1 3 . 0 4 - 1 2 . 5 6 = 1 0 0 . 4 8 ( 平方厘米)第二种解法:3 . 1 4 X ( 62 - 22) = 1 0 0 . 4 8 (平方厘米)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圆面积的应用例3课型新 授第8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杰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与内接正方形、外切正方形之间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发现数学规律教 法 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 . □答: 分别说出1〜9的平方值2 . 指名回答有关圆的定义3 . 默写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4 .完成下面的练习1) 一个圆的周长是18. 8 4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板演:18. 84 + 3. 144-2=3(厘米)3. 14X32=3. 14X9=28. 26(平方厘米)(2) 一个圆环形花坛的外圆半径是5米, 内圆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板演: 3. 14X (52-22)=3. 14X21=65. 94(平方米)二、 湃究新课1 .出示例30( 1 )老师读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题中两个图都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组成的, 通过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关系2)分析问题老师: 图中的两个圆的半径都是多少?(1 m)左边求的是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 右边求的是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左边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右边正方形的边长小于圆的直径3)解决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并汇报由题知左图中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 由图可知:2 X 2 = 4 ( m2)4 - 3 . 1 4 = 0 . 8 6 ( m2)右图中的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它们的底和高分别是正方形的边长, 形成的第三边就是圆的直径由图可知:从图⑵可以看出:|x 2 x I)x2=2(m2)i3.14-2=1.14(m2)^答:左图中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面积是0.86m2,右图中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1.14m24)拓展探究P老师: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 “左图:(2很314x/2泣86声右图:3.14*/2"Qx2r xr)"*2=1.14R,作业当r = l时, 和上面的结果完全一致⑸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圆与正方形的关系总结: 正方形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圆, 则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圆里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则圆的直径是把正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后形成的第三边2 .生活中的数学学生阅读教材7 0页资料,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 成 “ 做一做”. 独立解决2、完成练习十五的第9题。
第9题:圆的面积一中间正方形的面积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练习十五第1 0 ,第1 3题圆的面积的应用板书设计从图( 2 )可以看出:( - ^ - x 2 x 1 ) x 2 = 2 ( m2)3 . 1 4 - 2 = 1 . 1 4 ( m2)( 婢两棚好长梃r,麻状蝴的1Sffl: (2r)l-3,14xH =0.86rJJ右 图 :3.14xr2-jyx2rxr|x2=1,14r2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练习十五课型新 授第9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O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问题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圆和圆环的面积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求法教 法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1、小明家新置了一个圆桌,妈妈让他去配一个与桌面相同大小的玻璃桌面。
这把小明难住了,这圆桌面有多大呢?我要配的玻璃桌面又该多大呢? (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解决他的问题吗?2、学生讨论,得出结论:a .要求圆桌面的大小就是要求桌面的面积,也就是求圆的面积b .所要配的玻璃面的面积也就是求圆的面积C.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一定的条件:如半径、直径、或圆的周长等3、师:如果这些条件妈妈都没有告诉小明,小明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吗?你们能帮助他吗?学生讨论,统一认识:可以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出这个圆形桌面的面积4、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前面学习的圆的面积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练习课,练习十七)-、1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基本练习f \ ( 1)计算下面各圆的- - - - -丝- - - - -1 面积 单位:厘米)OGo( 2 ) 完成练习十五第1 题,组织学生填一填2 . 综合练习练习十五第1 1 题:想一想:这个组合图形周长是哪里?怎样求?面积怎样求?练习十五第1 2 题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圆环面积练习十五第1 4 题3 . 提高性练习练习十五第1 6 题猜一猜:围成什么图形面积最大?验证: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结论:周长一定,围成圆的面积最大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1 5 题( 老师引导学生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是圆的直径)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1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 、 为什么蒙古包的底面和绝大多数的根茎的横截面都是圆形的?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一下。
作业老师出几道题板书设计练习十五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扇形的认识课型新 授第 十课时学标教目知识与能力认 识 弧 、 圆心角以及他 们 间 的 对 应 关 系 过程与方法认 识 扇 形 ,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 解 扇 形 概 念 知 道 扇 形 有 一 条 对 称 轴 以 及 圆 心 角 的 大 小 决 定 扇 形 面积 对 学 生 进 行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教 法 学 法创 设 情 境 ,质 疑 引 导 ,合作探究 ,实 践 操 作 ,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 件 ,扇形实物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前置性作业1、你 能 指 出 这 个 圆 的 圆 心 、半 径 和 直 径 吗 ? ( 出示课件)2、一 个 底 面 是 圆 形 的 蒙 古 包 ,沿 地 面 量 得 周 长2 5 . 1 2 m ,它的占地面 积 是 多 少 平 方 米 ?二 、探究新知1、什 么 是 扇 形 ?2、这 些 物 体 的 外 形 有 什 么 相 同 的 地 方 ?3、认识扇形图 上A、B两 点 之 间 的 部 分 叫 做 弧 ,读 作 “ 弧A B ”。
一条弧和经过这 条 弧 两 端 的 两 条 半 径 所 围 成 的 图 形 叫 做 扇 形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 做 圆 心 角 4、下面各图中,哪些角是圆心角?5、找特点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三、达标检测1、 指出下列物体中的扇形2、 下面各图中的实线围成的图形是扇形吗?A 9/二 C ©B C户 D G\ / \ /\、 、 、 一 一 / '''、 、 、… 一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作业练习十七第1,2,3题板书设计扇形图上A、B 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 作 ‘ ' 弧AB"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圆的整理与复习, 练习十七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重难点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与圆相关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 法 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1 、出示: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圆形餐桌,它的直径是2 m , 它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 . 5 m 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提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和谁有关的知识?2 、这节课我们就对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 . 自主整理。
说一说本单元你学习了有关圆的哪些知识?学生可翻阅课本,并简要记录各节要点小组内交流.整理知识点:内容知识要点举例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2 . 小组汇报学生分组汇报整理结果,汇报时其他学生认真听,完善补充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 . 基础知识( 1 ) 圆是平面上的( ) 线图形 ( ) 决定圆的位置, ( )决定圆的大小 2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 )0( 3 ) 圆的半径扩大3 倍, 它的周长扩大() 倍, 面积扩大()倍 4 )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剪下一个最大圆的半径是()厘米,周 长 是 ()厘米,面 积 是 ( )平方厘米2. 解决问题:( 1 )7 9页的4题:明确场地的直径是8 + l + l = 1 0 m( 2 ) 7 9页的9题:仔细观察图,明确四个扇形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半径1 m的圆 3 ) 7 9页 的1 0题:提问:操场跑一圈是多少?让学生明确圆的周长加上正方形两条边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1 .判断题( 1 )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 2 )半径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 )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它的面积扩大8倍。
4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圆的面积最大 ( )( 5)半圆的面积就是圆面积的一半. ( )( 6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2 . 解决问题:练习十七的第8题小组内评价3 . 师:谁来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作业练习十七第5, 6题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七内容知识要点举例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教学反思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确定起跑线课型新授第 1 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教 法 学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 、 播放2 0 0 9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 0 0 米决赛场面, 博尔特以9秒 58 创新世界纪录。
师:为什么那么多人为这9秒58 而欢呼不停?( 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 )2 、播放2 0 0 9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 0 0 米决赛场面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①1 0 0 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而4 0 0 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②4 0 0 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3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 板书课题)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 = i______« -8 5 .9 6 m f'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 二) 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 一个圆的周长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①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是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②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 计算验证,解决问题:师: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生:直径师:第一道的直径为7 2 . 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注 :”取 3.1415g2345678直径(m) 72.675.1周长(m) 228.08 235.93全长(m) 400407.85方法二:7 5. 1 X 3 . 1 4 - 7 2 . 6 X 3 . 1 4 = 7 . 8 5 ( m )7 7 . 6 X 3 . 1 4 - 7 5. 1 X 3 . 1 4 = 7 . 8 5 ( m ) . . .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 4 0 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 相 差7 . 8 5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7 . 8 5米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生:第二种方法更简便师:如果我们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表示,你有什么发现?( 7 2 . 6 + 1 . 2 5X 2 ) n - 7 2 . 6 n= 7 2 . 6 J i - 7 2 . 6 n + 1 . 2 5X 2 X n= 1 . 2 5X 2 X JI( 7 5. 1 + 1 , 2 5X 2 ) n - 7 5. 1 n= 7 5. 1 JT - 7 5. 1 JT + 1 . 2 5X 2 X n= 1 . 2 5X 2 X n ……(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 跑道宽X 2 X n ”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生: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 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L 2米呢?四、回顾小结,体验收获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老师出几道题板书设计确定起跑线跑道一圈长度= 2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72.6+1.25X2) JI -72. 6JI= 72. 6n -72. 6n +1.25X2X JT=1. 25X2X n(75. 1 + 1, 25X2) n -75. 1 n= 75. 1 n -75. 1 n +1.25X2X n=1. 25X2X n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