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黄土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5页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黄土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参考答案:A略2.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实验操作A用苯萃取碘水中碘后,静置后取出有机层先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再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上层液体B配制500mL2mol/L的氯化铵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3.5g氯化铵晶体放入500mL容量瓶,加少量水,振荡后再加水至刻度线C测定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于pH试纸中央,片刻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含酚酞)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使液体滴下,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眼睛要始终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分液时,避免液体混合,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容量瓶不能直接溶解固体;C.测定氯水pH,应用pH计;D.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解答】解:A.分液时,避免液体混合,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A错误; B.容量瓶不能直接溶解固体,应用小烧杯溶解,故B错误;C.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使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无法测定pH,应用pH计,故C错误;D.滴定时,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颜色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溶液的配制、混合物分离提纯、pH测定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3.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B、C同周期,D、E也同周期,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D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B>E>C>A B.单质D可用海水作原料获得C.热稳定性:EA4->A2C D.化合物DC与化合物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参考答案:B略4. (2011·福建卷)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参考答案:D由于铅是固体状态,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平衡不移动,c(Pb2+)不变;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平衡向左移动,c(Pb2+)变大;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平衡向左移动,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2/0.10=2.2,故D项正确。
此题也是新情景,考查平衡移动原理以及平衡常数计算,题目不偏不怪,只要基础扎实的同学都能顺利作答 5. 有一澄清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H+、Fe3+、Fe2+、Al3+、AlO2-、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不含Fe3+和Fe2+ B.一定含有Al3+,Fe3+、Fe2+至少含有一种或两种皆有C.溶液可能含有NO3- D.一定含有Fe3+ ,但一定不含Fe2+参考答案:D略6. 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①Cl2;②O2;③H2;④SO2;⑤CO;⑥NH3;⑦CH4;⑧NO2;⑨CO2.A.②③⑤⑦ B. ①③⑦⑧ C. ③⑤⑦⑨ D. ②③⑥⑦参考答案:A分析: 浓硫酸为酸性、强氧化性的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碱性、具有较强还原性的气体;氢氧化钠为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①Cl2;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氯气,故①错误;②O2;氧气为中性气体,不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故②正确;③H2;氢气为中性气体,不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故③正确;④SO2;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④错误;⑤CO;一氧化碳为中性气体,不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故⑤正确;⑥NH3;氨气为碱性气体,能够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⑥错误;⑦CH4;为中性气体,不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故⑦正确;⑧NO2;二氧化氮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⑧错误;⑨CO2,为酸性气体,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⑨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气体有:②③⑤⑦,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干燥与净化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试题题量稍大,注意掌握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明确干燥剂的分类及正确选用干燥剂的方法.7. 锑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
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参考答案:B8.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K+、Al3+、MnO4-、C2O42-B.加入铝耪产生氢气的溶液:H+、Mg2+、NO3-、SO42-C.pH= 12的溶液中:Na+、Ba2+、NO3-、Cl-D.含Al2Fe(SO4)4的溶液:Na+、NH4+、S2O32-、ClO-参考答案:C9. 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A.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B.浓氨水与氢氧化钙固体反应制氨气C.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D.铜与稀硝酸反应制一氧化氮参考答案:C略10. 向5mL 0.2 mol/L的盐酸中加入5mL0.18 mol/L AgNO3溶液生成沉淀,则生成沉淀后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已知 Ksp(AgCl)=1.8×10-10) ( ) A.不存在 B.1.8×10-6mol/L C.1.8×10-7mol/L D.1.8×10-8mol/L参考答案:C略11. 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a+、Cl─、NO3─ B.K+、Na+、CO32─、NO3─ C.Ba2+、Na+、Cl─、SO42─ D.K+、Fe2+、ClO─、Cl─ 参考答案:A略12.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SO32-离子 B.一定存在CO32-离子 C.一定存在Cl-离子 D.可能存在HCO3-离子参考答案:B略13.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A. 0.15mol·L-1 B. 0.2mol·L-1 C . 0.3mol·L-1 D. 0.4mol·L-1参考答案:答案:C14.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Na2CO3可与盐酸反应Ⅰ对,Ⅱ对,有B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错,无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会生成过氧化钠Ⅰ对,Ⅱ对,有D过氧化钠可用于航天员的供氧剂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Ⅰ对,Ⅱ对,有 参考答案:D【详解】A.治疗胃酸过多要用NaHCO3而不是Na2CO3,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不能用来中和胃酸,故A错误;B.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酚酞先变红色后为无色,有因果关系,故B错误;C. 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生成的是氧化钠,陈述错误,故C错误;D.Na2O2能和CO2和H2O反应生成O2,可用于航天员的供氧,陈述正确,存在因果关系,故D正确.答案选D。
15. 镁铁混合物13.8 g溶解在足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完全反应,其还原产物只有一氧化氮(0.3 mo1),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足量的NaOH溶液,可生成的沉淀质量为A.26 g B.28 g C.29.5 g D.29.1 g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分别设铁和镁的物质的量,结合电子守恒计算,注意铁被氧化为三价铁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