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项部肌肉基础解剖——起止点及作用精编PPT课件.ppt
36页颈项部基础解剖 沭阳县中医院针灸科杨国辉 1 胸锁乳突肌 部位 位于颈部两侧 起点 起于胸骨柄及锁骨的胸骨端 锁骨的内1 3 止点 颞骨的乳突 耳垂的平后方约1指宽的地方 有一个骨性突起 功能1 单侧收缩使颈椎侧屈 双侧收缩使头部后伸 2 协助吸气 2 前斜角肌 位置 胸锁乳突肌深层 起点 C3 C6颈椎横突 止点 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 功能1 使颈部前屈 侧屈 2 协助吸气 3 中斜角肌 位置 前斜角肌后方 起点 C2 C6颈椎横突 止点 第一肋骨上 功能1 使颈部前屈 侧屈 2 协助吸气 4 后斜角肌 位置 中斜角肌后方 起点 C5 C7颈椎横突 止点 第二肋骨外侧 功能1 使颈部前屈 侧屈 2 协助吸气 胸廓上口 胸骨柄上缘 第1对肋和第1胸椎体围成 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 5 项韧带 位置 在颈后部中央 项韧带一般认为与棘上韧带和颈椎棘间韧带同源 狭义的项韧带仅指颈项部的棘上韧带 起点 所有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 止点 枕外隆凸 枕骨向后突出的隆起 及枕外嵴 枕骨下方中央的骨性突起 功能限制颈椎过度前屈 6 部分枕部骨性标志 枕外隆凸 枕骨的外面正中线上的隆起部分称为枕外隆凸 上项线 自枕外隆凸向外侧延伸的线状结构称为上项线 下项线 上项线与枕骨大孔之间 一般是在上项线和枕骨大孔之间的中点处 可以见到与上项线基本平行的横行的线状结构 一般不如上项线清楚 称为下项线 7 枕下肌 位置 枕下肌是指位于颈项后部的脊柱区肌肉群 从浅到深为头半棘肌 头夹肌 头前直肌 头侧直肌 头后大直肌 头后小直肌 头下斜肌 头上斜肌 相关解剖 枕下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夹肌头半棘肌 相关解剖 在枕下肌肉的浅面有头半棘肌和头夹肌 斜方肌等 8 枕下三角 内上界 头后大直肌外上界 头上斜肌外下界 头下斜肌底 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 头夹肌和头半棘肌解剖意义 内有枕大小神经 椎动脉经过 Up 相关解剖 寰枕后膜 连于寰椎后弓上缘与枕骨大孔后缘之间的韧带 相关解剖 椎动脉向上穿出寰椎横突孔 行向内侧进人枕下三角 经过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 再穿过寰枕后膜 经枕骨大孔入颅腔 在寰椎后弓处 椎动脉位于正中线外的15 20mm处 相关解剖 C1后支为枕下神经 一般在寰椎后弓上方与椎动脉之间向后穿出寰枕后膜 分支支配枕下诸肌 枕大神经发自第2颈神经后支 绕寰枢关节后向上行 在枕外隆突旁 上项线处 穿过头半棘肌及斜方肌止点及其筋膜分布至颈枕处皮肤 枕大神经 30 枕大神经为C2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出椎管后呈弧形绕过头下斜肌下缘 向上内行走 穿行于头半棘肌和头最长肌之间 在C2棘突上方约2 2cm 后正中线旁开约2 0cm处穿出肌肉 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腱性止点纤维深面 紧贴项筋膜 于筋膜水平位 斜形走向外上 走行距离约5cm 在上项线距枕外隆突约3 5cm处 浅出皮下 该处为斜方肌腱性索带与枕骨之间形成一纤维骨性孔道 直径约2mm 浅出皮下后 与枕动脉伴行 分成2 5支 支配枕部皮肤 枕大神经 32 枕大神经 1 枕大神经为C2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2 枕大神经出口约位于上项线 后正中线旁开3 5cm处 枕大神经 相关知识点总结 1 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及作用 答 起于胸骨柄及锁骨的胸骨端 锁骨的内1 3 止于颞骨的乳突 功能 1 单侧收缩使颈椎侧屈 双侧收缩使头部后伸 2 协助吸气 2 前斜角肌的起止点及作用 答 起于C3 C6颈椎横突 止于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 功能 1 使颈部前屈 侧屈 2 协助吸气 3 中斜角肌的起止点及作用 答 起于C2 C6颈椎横突 止于第一肋骨上 功能 1 使颈部前屈 侧屈 2 协助吸气 4 后斜角肌的起止点及作用 答 起于C5 C7颈椎横突 止于第二肋骨外侧 功能 1 使颈部前屈 侧屈 2 协助吸气 相关知识点总结 5 胸廓上口的构成 答 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 第1对肋和第1胸椎体围成 6 项韧带的起止点及作用 答 起于所有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 止于枕外隆凸及枕外嵴 功能 限制颈椎过度前屈 7 什么是枕外隆凸 上项线 下项线 答 枕外隆凸 枕骨的外面正中线上的隆起部分称为枕外隆凸 上项线 自枕外隆凸向外侧延伸的线状结构称为上项线 下项线 上项线与枕骨大孔之间可以见到与上项线基本平行的横行的线状结构称为下项线 相关知识点总结 8 枕骨下部肌肉有哪些 答 从浅到深为头半棘肌 头夹肌 头前直肌 头侧直肌 头后大直肌 头后小直肌 头下斜肌 头上斜肌 9 枕下三角的构成及解剖意义 答 内上界 头后大直肌外上界 头上斜肌外下界 头下斜肌底 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 头夹肌和头半棘肌解剖意义 内有枕大小神经 椎动脉经过 10 什么是寰枕后膜 答 连于寰椎后弓上缘与枕骨大孔后缘之间的韧带 11 枕大神经的构成及其体表定位 答 1 枕大神经为C2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2 枕大神经出口约位于上项线处 后正中线旁开约3 5cm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