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厦门达达艺术运动.doc
7页浅议厦门达达艺术运动摘要:随着八十年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行,相对较为宽松的社 会环境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的艺术运动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八五 新潮美术运动”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转折点,在当时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 一些青年美术团体厦门达达作为上世纪“八五新潮”美术运动中最为彻 底与深刻的反叛者,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中国现代艺术 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键词:八五新潮;厦门达达;艺术运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框架,解放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压抑的个性伴随着西方大量哲学著作的 涌入,大批的现代西方哲学家、文学家以及美学家的理论著作的翻译出版 以及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的展出,不仅冲击了人们的视野,更冲 击了所有的传统艺术模式现代艺术的绘画形式于八十年代中后期 (1985-1989年)形成了高潮,以势不可扌当的态势,很快就蔓延了整个中 国艺术界,史称“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八五新潮”带有很强烈的反艺术 色彩,祈求对人性的解放与自我的复出,逐渐摆脱“神”的约束,转化成 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当时,很多的艺术活动都不在美术馆中进行,艺术家 也乐于保持这种反叛以及疏离的姿态,他们把公众和文化青年当作观众, 并期望他们能够理解作品并产生冋应。
其中,黄永?和他领导的“厦门达 达”被视为中国观念艺术的先驱,黄永?极具智慧地将中国东方的“禅宗” 与西方的“达达主义”结合在一起,质疑艺术的形式、功能和整个艺术体 系1厦门达达在国内的出现厦门达达正式出现于1986年9月,是来源于在厦门新艺术馆举办的 公开展览,即厦门现代艺术展成员们在此前只是志趣相投的一些朋友聚 在一起进行一些艺术活动,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群体称呼,即使是在举办这 个展览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团体名称,只是后来随着宣传的需要,才慢慢 得出这个称呼黄永?与蔡立雄的《厦门达达 种后现代?》、《厦门86年,新达达,现代艺术展》这两篇文章使其成员们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在改装焚烧展览声明的后面也署上了厦门达达这个名称厦门达达的形 成,不仅是受到当时全国出现的艺术团体以及西方达达的影响,也來源于 其成员们对当时中国艺术现状的思考2厦门达达运动的艺术特征在“八五新潮”中,厦门达达艺术运动的出现是比较晚的,但其艺术 行为的极端性与反叛性却达到了 “八五新潮”的极高点它最明显的一个 特征,就是直接借用了西方艺术中的一个流派名称“达达”来称呼自己, 这在八十年代的中国还是头一个达达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916年苏黎 世编辑出版的《伏尔泰小酒吧》这份朵志惟一的一期上。
在当时的国内期 刊中,对“达达”的介绍大概有以下儿种观点:一是把达达的含义与资木 主义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说;第二种是对于“达达”的反派角色的论述是 占主流的,对于“达达”反派角色的论述包括以下几点:无政府主义、反 社会;反传统、反文明;反理性;反偶像、反权威;反艺术、反美学、反 审美,可以说达达的实质就是破坏原有的一切,否定一切当时国内期刊 对“达达”反叛角色的描述,一方而为整个的中国艺术界传达了一种具有 比较彻底、极端的反叛形式的“达达”;另一方面也无意间为厦门达达的 到来开创了良好的语境其实,早在1983年黄永?就感觉到了青年一代的艺术家在面对现代西 方与东方传统而具有的空白感,并且还提出了要通过现代绘画重新与中国 的优秀文化相连接,这样才能从重负中解放岀来厦门达达”就是运用 西方现代后现代的艺术形式来反思与质疑当时中国的主流与传统艺术,他 们期望能用这种方式来开拓一种新的艺术在八十年代的中国,艺术还处 在变革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在此过程中不免会有困惑与彷徨,他们总是在 不断的探究思考“什么是艺术真止的艺术到底是什么”在他们的眼中, 西方的达达所力荐的“破坏也就是创造”、“反艺术、新艺术、非艺术也都 等于艺术”与他们的“反对当时国内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建立一种新的艺术” 的目标是相同,达达代表了他们当时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
1986年9月 28 H-10月5日于厦门举办的展览,既是1983年厦门五人现代艺术展的 进一步深入,也是这个群体真止意义上的首个展览,参加展览的有黄永?、 嘉华、焦耀明等十三位成员黄永?展出的作品有实物《大宁典》、《1986 年涂掉1985年所作的抽象画》、《会响的手枪》等;林春参与展览的《大 海是正方形》是将抽象绘画与一个竹筐和一卷纸相结合以构成作品等;焦 耀明的《行将死亡的主题》、《自上而下的脱变》等等该展览首次在中国 提出了 “达达”精神,并称要解放艺术家自身,解放艺术,创造一种新艺 术如果说这次展览中的作品还不具备一种比较彻底的虚无与达达式的破 坏的话,那么展览后的焚烧作品的行为,则比较强烈的表现了这种破坏精 神成员们把焚烧的艺术品都堆在一个划定的圆圈里,外面写上早已拟好 的字:“达达死了”、“不消灭艺术生活不得安宁”等等,成员们想通过这 次活动最大程度的解放艺术家本身,在熊熊人火中,床抑的激情被彻底的 释放,才开始达到了达达的境界,有了达达的精神应该说,厦门达达的 焚烧行为与“八五思潮”那种激烈的反传统思想有关,它是“八五”那种 叛逆精神的极致然而作为观念艺术,它对于艺术及艺术家的反思与解构, 使艺术对自身的超越变成可能。
对黄永?等人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马塞尔?杜尚杜尚的艺术追寻[1] 的是口由与非理性杜尚是非功利的,他并不把艺术当作一切,只是 看作人生的一部分内容,他从不标榜自己,不为自己做宣传,不主动参加 展览,他的否定一切是为了呈现一种更口由的人生境界杜尚的作品也经 常被当作达达的例子来介绍,被论及最多的是那张加了小胡子,题为 《L. H. 0. 0. Q》的《蒙娜丽莎》复制品这一对待“经典名作”的态度马 上遭到了传统艺术大师们的大力抨击然而,杜尚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 我们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大师”们的作品?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 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只有受到奴役此外,我们 必须承认的是,杜尚重新画过的《蒙娜丽莎》另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对于 杜尚的这幅作品的论述有四种:第一,在论述“达达派以破坏旧的审美趣 味为旗帜”作为例子引用;第二是“著名的蓄意的反社会的荒谬事件;第 三,认为是反偶像、反权威的驱动;第四,认为是讽刺或戏谑性地模仿某 一文艺样式的先驱品他的另一件作品《泉》,也被当作是使用“现成品” 的例子来论述对于用“现成品”的观点有人认为杜尚用现成品是探讨了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问题;还有一种认为他用现成品是他对观念比作品感兴 趣的表现。
美国画家德库宁说:“有一种一个人从事的运动,那便是杜尚, 对我而言,这是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因为他预示了每个艺术家觉得他能够 做的一切,这是一个为所有人的,向所有人开放的运动[2]每个艺术家 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达达几乎是最早一个奉杜尚为精神领袖,并给 以极高崇敬的流派,但事实上杜尚一直与它及之后的所有运动若即若离, 并不是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因为不止是达达,它Z 后的任何一个流派都没有跳出杜尚早己看透的套路,杜尚至今没有被超 越另外一个在厦门达达活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1986年12月在 福建省美术馆举办的“发生在福建省美术展览馆内的事件展览”此次展 览上展出的不是美术作品而仅仅是把美术馆周围的建筑材料与废弃物搬 进了展厅,平铺、斜靠、堆放在美术馆这次展览本来是打算把美术馆大 院内的各种现成物品移入馆内展出,展出完了之后再移出来,但是展览仅 展出了几小时就被强行关闭了成员们表示,这次活动的事件意义大于展 览意义,这样的结果表明这次活动的目的达到了厦门达达以团体的方式 所进行的活动还有1987年3月“废品仓库活动”,1987年11月“作品垃 圾处理”、“纠缠一一捆绑活动”,1988年10月的“进入美术史一一幻灯活 动”等。
每个人的生活选择不一样,因此风格也会不一样他们的成员们 虽然都属于这个团体,但是其艺术观念仍然存在着不同,他们中有相同的, 也有不一样的,相互影响,所以成员个体的艺术探索对这个群体的集体表 达也界常重耍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厦门达达的艺术特征:一是反对传统艺术 的艺术反艺术源自于以杜尚为尊的达达主义,在美国的波普与观念艺术 中达到了顶峰,厦门达达反艺术主张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当时中国社会各 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清算,另一方面源自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厦门达达成 员们反艺术的结果是期望建立起一种新艺术,以反对国内的传统艺术活 动,包括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及对传统材料的运用这种新艺术应摒弃艺 术的实用性以及功利性,追求精神性;二是更加注重对艺术创作过程的体 验厦门达达的艺术创作抛弃了传统绘画静态的单一的表现方式,而追求 一种动态的、四维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时间性、过程性的特征; 三是追求动作、过程、空间上的偶然性的效果厦门达达希望建立一种理 想中的新艺术,这种艺术主张艺术与生活相一致,从而摆脱了传统艺术赖 以存在的艺术条件以及艺术形式厦门达达虽然受到偶发艺术的影响,但 并没有完全加入偶发艺术的门下,只是在某一阶段的成员们的艺术探索过 程中有此印迹;四是使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相结合。
厦门达达的艺术思想具 有比较强的时代性,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痕 迹3厦门达达艺术运动的影响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无疑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正是以厦门 达达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家们在现代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中国现代艺术才有 了今天的多元格局厦门达达艺术的行为极端性与视觉刺激性,在八五时 期产生了巨大轰动,这个群体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九十年代装 置艺术以及行为艺术的出现打好了铺垫参考文献:[1] 王瑞芸•从杜尚到波洛克[M]・金城出版社.[2] 贺万里•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史[M]•上海书画出版社.[3] 亨利?贝阿尔,米歇尔?卡拉苏(法)•达达一一一部反叛的历史[M].陈圣生,译•郭宏安,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 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M].湖南美术出版社.作者简介:夏青(1985—),女,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研究 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