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计策.docx
9页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计策一、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当代金融创新起源于 20世纪50年代末 和60年代初,到80年代形成高潮,到了 90 年代,金融创新理论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并 成为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具有代 表性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从微观角度来看 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格局的创新及其定价 机制方面;而宏观角度来看,则主要集中在 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而金融创新目 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动因理论、运行机制、 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 其中商业银行金融 创新的动因分析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根本动因:追逐利润如果金融机构没有逐利的动机,那么商 业银行就可能进行金融创新例如:我国在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经 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所有的资金运用都 是按照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和执行,充其量 就是政府的出纳,丝毫没有按照市场的需求 来合理配置资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轨时期时,由于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 经济实体,还带有部分计划经济的色彩,金 融创新的欲望也不足但是,随着经济体制 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入世5 年保护期的结束,金融机构的活动空间越来 越大,利益性的经营模式也逐步成为银行金 融业发展决策重要目标。
规避金融管制无论在哪个国家,金融业一般要较其他 行业受到更为严格的管理,当政府的金融管 制妨碍了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业的进一步 发展,造成金融机构利润下降和经营困难时 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千方 百计地通过金融创新,绕过金融管理当局的 法规限制,努力把约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 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便赢得竞争优势比如: 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欧洲美元、 欧洲债券、平行贷款、自动转账和混合账户这 些金融创新都能够较好解释该时期商业银 行与市场拓展相关联的金融产品创新和商 业银行的“逆境创新”、 快速增长的财富对金融资产创新需求所引致的金融创新、 以及金融市场管制措施越多的国家往往更容易 成为金融创新的集中地等现象转嫁风险和高科技的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是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 系完全崩溃与两次石油危机所促成的为防 范和转嫁风险的金融创新其中电子计算机 技术进步以及在金融行业迅速推广也构成 该时期的背景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金融创新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嫁市场风险,具有代表 性的金融产品创新有浮动利率票据、 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外汇期货、外汇远期、浮动利 率债券和利率期货等20世纪70年代的通 货膨胀和汇率、利率反复无常的波动,使投 资回报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励各 商业银行不断创造出能够降低利率风险的 新的金融工具。
另外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高科技的应 用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金 融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引发金融领域内 一场改变历史的“技术革命”,使得以往无 法实现的交融服务得以实现,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费用,使得金融机构提高了扩张区域 性业务的功能这也是一个推动金融创新的 重要因素金融自由化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债务危 机的爆发,西欧各国普遍放松金融管制,金 融自由化显著增强此阶段金融创新产品大 多以银行表外业务的形式出现,具有代表性 的金融创新产品有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票 据发行便利、期权交易、期货交易、可变期 限债券、汽车贷款证券化等由于金融管制 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 ,迫使商 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 增长点,使得这一时期的银行表外业务得到 空前创新和发展同时各国对商业银行的准 备金提出了相应要求,使得银行采用诸如贷 款出售、备用信用证、互换交易等表外业务 形式将资产转移至表外,以减轻资本充足性 的压力并获得较高收入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 题金融品种单一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 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初级的探索阶 段,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 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仍 然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的比重 仍然较低从整体情况来看,中国的银行整 体规模还十分小金融创新数量扩张快、质量低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创新的内 容显得比较肤浅同时我国金融创新的科技 含量较小,深度不够我国金融所依托的硬 件设施和软件技术还很落后与西方国家的 银行业务电脑化、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信息 化还相距甚远而且,我国网络技术水平整 体上还比较落后,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水 平的提高业务创新不均衡资产业务是指运用货币资本来获得利 润的业务,主要由部分组成,即现金资产、放 款、证券投资和其他资产从金融创新的动 因来看,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因有所偏差,金 融机构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 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 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 中间业务主要是指那 些银行不需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仅 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 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和 佣金的业务它具有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 强等特征近年来,中间业务是一个发展很 快的业务,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业 务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经营的中 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等业务。
金融创新环境约束一方面,作为经营主体来看,在很大的 程度上,我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 垄断,四大国有银行无论在机构数量、从业 人员以及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 地位,这种行业的垄断,不利于金融创新另 外,金融管制仍相当严格,过多的金融管制 抑制了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消 费主体来看,社会公众是商业银行最大的客 户群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 识强但消费意识、投资理财意识较弱通过商 业银行这个中介来投资理财、消费的意识淡 薄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万亿元民 间手持资金约万亿元 但长期以来国人根深 蒂固的消费观念使得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 业务至今仍不能像西方那样成为银行收入 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公众金融意识淡薄不 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助长了银 行业务经营的惰性从而没有也不可能向消 费者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零售业务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立足市场及客户金融创新是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竞 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每一项金融品种的创 新,都要与客户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需与追 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结合起来这就从客观上 要求我们在创新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 要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要。
坚持原创和高起点在确定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商业银行 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 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潮流 , 以此为突破口 ,可以发挥我国冏业银行的后 发优势,保持技术上的高起点第二,在我国 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 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因 此比较切实可行新晨范文网加强创新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 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 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 服务触角,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 键平衡业务间创新比重加大存款业务创新首要的任务是进行 存款产品和业务手段的创新,要大力发展个 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 多功能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 全方位服务,稳定现有的客户群一是要提 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已有的 市场份额二是要迅速增加代理业务的服务 种类,扩展业务范围三是要大力发展租赁 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 赁、杠杆租赁业务等四是要积极开展各种咨询业务,利用专业优势和不断发展的信息 网络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 负债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 等多种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1] 彭正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问题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2] 胡剑平: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层次分析和中国银行业的创新方向 [J].上海金融,2004[3] 杨高林: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计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