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两则事导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
3页20《庄子》故事两则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积累掌握文中“相、国、止、安、于、固”等文言词语的意思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4.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两则故事?2、慢慢地读课文,细细咀嚼,想一想你读懂两则故事了吗?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注释中的重点词语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并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 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子 秋水》 )庄周,是( 战国 )(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 ( 道 )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鸱( chī ) 濠梁( háo ) 鞗( tiáo )鱼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惠子相梁(动词,做宰相 )(2)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拟声词 )( 吓唬 ) (3)是鱼之乐也( 这 )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怎么 )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二) 文本理解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 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2、故事中的、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四、 自主(合作)探究1、两则短文分别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第一则庄子讲鹓鶵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做鸱,把功名利禄比做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第二则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2、第一则,庄子不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思想,而用故事进行比喻,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析]此题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则的艺术手法,也是对庄子说理语言特点的初步体会[参考答案]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形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体现了《庄子》语言机敏、幽默、诙谐,富有想象力的特点3、第二则,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 五、拓展延伸1、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淡你的理解。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六、自主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