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溶液》专项训练.pdf
15页溶液中考考点详解一.选 择 题(共 1 2 小题)1 .下列物质不是溶液的是()A.食醋 B.泥浆 C.生理盐水 D.澄清石灰水解:A、食醋是食醋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泥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选项正确C、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 o2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碘酒是一种溶液,其中溶剂是酒精C.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D.固态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解: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属于混合物,故正确;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正确;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但可溶解其他物质达到饱和,故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水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故选:C o3.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实验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1 /1 5 解:A.在取用药品时,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故 A 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该左物右碳,故 B 正确;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故 C 错误;D.不能在量筒内溶解物质,故 D 错误。
故选:Bo4.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A.蔗糖 B.麻油 C.食盐 D.白醋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麻油不溶于水,把麻油放到水里是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5.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A.增加溶剂 B.振荡溶液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2/1 5 解:气体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选:Co6.胆矶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胆矶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矶B.胆矶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C.胆矶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D.胆矶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解:A、胆矶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硫酸铜,不是胆矶,故选项错误;B、胆矶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错误,因为胆矶晶体在空气中也有能量,故选项错误;C、胆矶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正确,故选项正确;D、胆矶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错误,因为水分子和空气分子对胆矶晶体都存在作用力,故选项错误;故选:Co7.实验室需配制50g 6%的NaCl溶液。
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B.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解: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以防止污染试剂,A 对;B、药匙用来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小颗粒固体,加速溶解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B 对;3/1 5 C、量取液体时使用量筒,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C 错;D、该题为定量称取,先在右盘放磋码或拨动游码,在称量过程中不再改变,向左盘中加药品至天平平衡,完成称量正确操作应为继续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D 对;故选:Co8.T C 时,向盛有100g水的两烧杯中分别加入60g甲、乙两种固体,搅拌后固体甲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甲溶液中有固体析出,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B.将 T C 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C.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D.乙是可溶性物质解: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物质的溶解速率,不会增大溶解度,故 A 错误;B、将 T C 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B 错误;C、搅拌后固体甲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甲溶液中有固体析出,所以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故 C 正确;D、2CT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所以乙是易溶性物质,故 D 错误。
4/1 5 故选:Co9.如图是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A.t C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 A C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B CC.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C,仍为饱和溶液D.t3时,三种物质各b g 分别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相等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C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 A=C,故 A 错误;B、t2时,A、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B C,故 B 正确;C、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C,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 物质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 C 错误;D、t3时,C 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g,C 物质的固体物质不能全部溶解,A、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g,可以全部溶解,所以三种物质所得溶液质量不相等,故 D 错误故选:Bo10.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1 5 A.2 8(时,将 40 g KNO3溶 于 100 g 水得到饱和溶液B.将 4 3(的Na2c3饱和溶液升高1有晶体析出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CTC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m(NaCD=m(KNC)3)m (Na2co3)D.除去KNO3中混有的N a2cO 3,可在4(TC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解:A、28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4 0 g,所以将40 g KN(%溶 于 100 g 水得到不饱和溶液,故 A 错误;B、将 43。
的Na2c3饱和溶液升高1溶解度减小,所以有晶体析出,故 B 正确;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由4CTC降温至2 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 C 错误;D、低于4(TC时,碳酸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都比较大,所以除去KNC3中混有的Na2cO3,可 在 4(TC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不能除杂,故 D错误故选:Bo1 1.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温度”02 04 06 0KC1的溶解度/g2 7.634.04 0.04 5.5KNO3的溶解度/g1 3.331.66 3.91 1 06/1 5 Ca(OH)2 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A.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B.降温可将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40寸时,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D.当KNO3中混有少量KC1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解:A、选项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KNO3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升温可将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错误;c、4(r c 时,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一100%七 28 6%,错误;140,D、当KNC)3 中混有少量KC1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正确;故选:D。
1 2.常温下,对 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 列 分 析错误的是()实验1 实购2A.实验1 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 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 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 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解:A、实验1 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7/1 5 B、实验2后,乙中和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饱和溶液中加入了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甲中加水,溶质不变,乙中的加溶质不再溶解,因此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 o二.填 空 题(共 4小题)1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甲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 的 升 高 而 增 大2)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降 低 温 度3)5 C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 4)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 蒸 发 溶 剂。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8/1 5 (3)r e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 0 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50g=l:3;(4)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故答案为:(1)增大;(2)降低温度;(3)1:3;(4)蒸发溶剂1 4.下表是氯化钠、氯化铁、硝酸钾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C020406080100NaCl35.736.036.637.338.439.8溶解度/gNH4C129.437.245.855.265.677.3KNO313.331.663.9110169246(1)分析表,影响物质溶解度的重要 因 素 之 一 是 温 度2)在 4(TC时,分别将50g上述三种固体溶于水中,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少的 物 质 是 硝 酸 钾3)2(TC时,在一杯100g的水中同时加入36g氯化钠和36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有白色固体剩余加热至ioo并蒸发掉lo g 水后,再降至6(r c,在杯底仍然有白色固体剩余,最后的白色固体是 氯 化 钠。
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以及信息可知,温度是影响物质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填:温度;(2)由表格数据可知,在 40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在该温度下,分别将50g上述三种固体溶于水中,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少的是9/1 5 ()6 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 7.3 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 1 0 g,设在该温度下的9 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x,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y,则:37.3g 二 x100g 90gx=3 3.5 7 gL10g _ y100g 90gy=9 9 g则最后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1 5.1 9 2 6 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使原料N a C l 的利用率从7 0%提高到9 6%,也使原来的副产物C a C l2转化成化肥N H4 c l.N a2C O3和 N a C 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以N a C l 为原料制取纯碱(N a 2 c o 3),从元素守恒的观点来看,还 需 要 补 充 C、O 两种元素填写元素符号)t J C 时,N a C O.的 溶 解 度 是 2 1.5 g。
将 t2时的N a 2 c3 的饱和溶液及N a C l 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 f C,此时N a2C 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填 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N a C 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0 ti t温度七解:氯化钠中含有氯元素和钠元素,碳酸钠中含有钠盐酸、碳元素、氧元素,所以用1 0 /1 5 N a 2 c o 3),从元素守恒的观点来看,还需要补充C、两种元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