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美术第五课-进入历史-教学设计-(2)教案.doc
3页第五课 进入历史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从视觉形象中发现、寻找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从历史题材绘画中发现艺术家个性的能力2学情分析 高中生对艺术品接触较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也相对薄弱,对于文字和绘画中历史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所知不多,教师在参照历史故事讲解画面内容之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3重点难点 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其中又以绘画居多提高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播放音乐视频《松花江上》,导入教学活动2【讲授】教学 二、作品欣赏与示范讲解1.通过幻灯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虎门销烟》、《圆明园劫难》、《开国大典》的历史照片、油画针对画面内容,向学生提问,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怎样去欣赏一幅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教师总结:美术作品并不是历史的直观鉴证:1、因为艺术家并不是历史家,艺术中的有些历史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但更多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目的对历史的想象2、往往很多艺术作品时艺术家为特定的消费群体和赞助人而制作的,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
当制作关于历史事件的作品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立场,对于真实的历史会有所改变2.历史题材作品的分类:⑴.美术与重大历史事件欣赏 《步辇图》针对画面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画面内容以及作品中出现的有趣现象,在不揭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做出猜测或回答讲述《步辇图》历史故事及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简要讲述阎立本的生平与艺术特长,唐太宗向阎立本提出的绘画任务,以及魏晋以来人物画的发展⑵欣赏《文姬归汉图》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故事?同样是和亲题材,它跟《步辇图》表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2.美术与权力⑴.欣赏《瑞鹤图》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⑵.欣赏《拿破仑加冕》3.美术与一般历史⑴.欣赏《美杜萨之筏》历史背景:1816年7月,法国政府的巡洋舰载着400多位乘客,开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不慎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
从7月5日开始漂流经过十多天,筏上最终发生惨剧:恶风大浪,乘客饥饿煎熬,竟啃吃死者的肉,直至精神失常,互相残杀至第13天被救时,筏上仅剩下15人⑵.欣赏《加莱义民》以讲授为主,教师可以对该图所表现的意图和历史事件做简要的介绍三、课堂总结人们永远有对历史的认识渴望和对历史的想象,除了写下来的文字,美术的图像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而透过这些图像,借助相关的资料,又使当代的人们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