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校本项目化教材之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主编.doc
43页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校本项目化教材之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主编: 伍卫红(江门中医药学校)张健民(江门新会区中医院)2编写说明《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编写的,是与《中药炮制学》配套使用的教学资料,是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资源与教材相适应的实验指导,供中药专业参考使用《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实践性强,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本指导注重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业务水平有限,一定存在着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时改正编者:伍卫红 张健民2009.3 3实验室守则一、为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实验内容,每次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室内容及有关理论,同时熟悉实验操作步骤二、实验课不迟到、早退,不允许穿拖鞋进入实验室,中途离开实验室须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三、实验室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认真钻研实验内容,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严禁吸烟和随便谈笑四、爱护实验室的一切公共财物,标本、药品、试剂使用后应放回原处,使用仪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拆卸零件,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带教老师五、注意防火、防毒,具有腐蚀性的试液必须倒入废液缸中,同时避免弃物堵塞水源及水槽 。
六、实验报告一般要求在实验室按时完成实验结束后,将桌面收拾干净,实验报告交带教老师,经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七、值日同学负责清洁实验室卫生,关好煤气、水电、门窗,保证实验室的整洁与安全4目 录实验一: 饮片切制………………………………………………………5实验二: 清炒法(一)………………………………………… …… 8实验三: 清炒法(二)………………………………………… ………10实验四: 加固体辅料炒法(一)………………………………………12实验五: 加固体辅料炒法(二………………………………………… 15实验六: 炙法(一) ………………………………………… ………17实验七: 炙法(二) ………………………………………… ………20实验八: 煅法 ………………………………………………… ……… 23 实验九: 蒸法 ………………………………………………… …………26实验十: 煮、燀 法 ………………………………………… ………27实验十一: 发酵、发芽法………………………………………… ……29实验十二: 制霜法 ………………………………………… ………31实验十三: 煨法、水飞法……………………………………… ………33实验十四: 提净法和干馏法………………………………………… …355实验一 饮片切制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饮片切制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饮片切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饮片类型 3. 掌握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手工切制 薄片:当归、白芍 厚片:丹参、大黄 斜片:黄芪 直片:白术 段:党参、麻黄 丝:陈皮(细丝) 、瓜蒌皮(宽丝) 块:阿胶(丁) 2. 机器切制 槟榔、川芎、甘草 三、实验工具、设备 片刀、切药刀、切药板、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压板、铁夹、切药机等 四、实验方法 1. 当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2. 白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3. 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4. 大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厚片, 晾干或低温干燥 5. 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斜片,干燥 66.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直片,干燥 7. 党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8. 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9. 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细丝,阴干。
10. 瓜蒌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宽丝,干燥 11. 阿胶:取阿胶块,烘软,切成小丁块 12. 槟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3. 川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4. 甘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五、注意事项 1. 为减少药材浸入水中的时间,应大小、粗细分档软化,以少泡多润,药透水尽为原则 2. 软化过程较长,药材易发生质变,应勤检查,勤处理 3. 软化太过或不及均影响药材质量或增加切制时的困难,应经常检查药材软化程度4. 机器切制应注意检查机器,按章操作;手工切制应注意掌握压板向前移动的速度,放刀要平稳;注意操作安全 5. 自然干燥应注意防止外来杂质;人工干燥应控制好干燥温度及时间 附 1:药材软化程度检查方法 弯曲法——将软化后的药材握于手中,大姆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缩,以药材略弯曲,不易折断为合格适用于长条状药材,如白芍等 指掐法——以手指甲能掐入软化后的药材表面为宜适用于团块状药材,如白术等 穿刺法——以铁扦能刺穿软化后的药材而无硬心感为宜,适用于粗大块状药材,如大黄等手捏法——以手捏软化后药材的粗端,感觉其较柔软为宜,适用于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如当归等。
药材软化至以手握无响声及无坚硬感即可适用于一些块根、果实、菌类药材,如延胡索等 7附 2:常见饮片类型及规格 1.极薄片:厚度为 05mm 以下 2.薄片:厚度为 1~2mm 3.厚片:厚度为 2~4mm 4.斜片:厚度为 2~4㎜ 5.直片(顺片):厚度为 2~4㎜ 6.丝:细丝 2~3mm,宽丝 5~10㎜ 7.段:长为 10~15mm 8.块:为 8~12mm 的立方块 六、思考题 1. 药材为什么要切制成饮片? 2. 药材浸泡软化适当与否对药材质量和切制有何影响? 8实验二 清炒法(一)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炒黄、炒焦、炒炭三种方法的不同火候 二、实验内容 1. 炒黄:王不留行、牵牛子、牛蒡子、薏苡仁、莱菔子 2. 炒焦:山楂、栀子、槟榔、川楝子、麦芽 3. 炒炭:干姜、蒲黄、荆芥、槐米、小蓟 三、实验工具、设备 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喷壶、筛子、温度计、烧杯、铜冲等 四、实验方法 (一)炒黄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不断翻动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取出,放凉。
1. 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大部分爆白花,取出,放凉 2. 炒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鼓起,颜色加深,并透出香气,取出,放凉 3. 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断面浅黄色,略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4. 炒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淡黄色,略鼓起,取出,放凉 95. 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色泽加深,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二)炒焦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取出,放凉 1. 焦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放凉 2. 焦栀子:取净栀子,捣碎,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 3. 焦槟榔:取槟榔片,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 4. 焦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片或捣成小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或焦褐色,取出,放凉。
5. 焦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焦黄色,鼓起,并有焦香气时,取出,放凉 五、清炒法的注意事项 1. 炒前药物应大小分档,分次炒制,避免加热时生熟不匀 2. 炒时应选择适当火力,并控制加热时间;一般炒黄用文火,炒焦用中火,炒炭用武火同时应根据各药的特点作适当的调节 3. 操作时,锅要预热,搅拌要均匀 4. 炒黄的药物应防止焦化、炒焦的药物应防止炭化5. 炒焦的药物应注意防火,必需完全放冷并仔细检查确实无火星后贮藏 10实验三 清炒法(二)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清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炒炭法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候和质量标准 二、实验内容 炒炭:干姜、蒲黄、荆芥、槐米、小蓟 三、实验工具、设备 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喷壶、筛子、温度计、烧杯、铜冲等 四、实验方法 炒炭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1. 姜炭:取干姜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取出,晾干。
2. 蒲黄炭: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3. 荆芥炭:取荆芥段,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制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4. 槐米炭:取净槐米,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净火星,炒干,取出,放凉 5. 小蓟炭:取小蓟段,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黄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11五、清炒法的注意事项 1. 炒前药物应大小分档,分次炒制,避免加热时生熟不匀 2. 炒时应选择适当火力,并控制加热时间;一般炒黄用文火,炒焦用中火,炒炭用武火同时应根据各药的特点作适当的调节 3. 操作时,锅要预热,搅拌要均匀 4. 炒黄的药物应防止焦化、炒焦的药物应防止炭化、炒炭的药物应防止灰化 5.炒焦、炒炭的药物应注意防火,必需完全放冷并仔细检查确实无火星后贮藏 六、思考题 1. 炒黄、炒焦、炒炭各有哪些规格标准,各药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2. 为什么炒焦、炒炭的药物必须放置一定的时间才能入库贮藏? 3. 实验各药物炮制作用是什么? 12实验四 加固体辅料炒法(一)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加固体辅料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麸炒、米炒、土炒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麸炒、米炒、土炒的火候及操作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 1. 麸炒:苍术、枳壳、枳实 2. 米炒:党参、斑蝥 3. 土炒:山药、白术 三、实验工具、设备、辅料 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筛子、温度计、烧杯、麦麸、米、土、砂、蛤粉、滑石粉 四、实验方法 (一)麸炒 用中火或武火先将锅预热,再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至起烟时投入药物,不断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麦麸用量一般为:药物每100kg,用麦麸10~15kg 1. 麸炒苍术:将麦麸撒入热锅内,中火加热至冒烟时投入苍术片,不断翻炒至苍术表面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苍术片每 100kg,用麦麸 10kg 2. 麸炒枳壳:将麦麸撒入热锅内,中火加热至冒烟时投入枳壳片,不断翻动,炒至枳壳表面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枳壳片每 100kg,用麦麸 10kg 133. 麸炒枳实:将麦麸撒入热锅内,中火加热至冒烟时投入枳实片,快速翻炒至枳实表面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枳实片每 100kg,用麦麸 10kg。
(二)米炒 将锅预热,加入定量的米,用中火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拌炒至一定程度,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