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专题)教学大纲及研习方案(精选).docx
5页《原理》(专题)教学大纲及 研习选题绪论 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 4 学时)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遭受的两种境遇(二)西方“马克思热”的思考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二)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的主观努力)(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构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一)学习(根本)目的——帮助大学生构建精神家园(二)学习(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研习内容( 2 学时)1. 你认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如知识、能力、金钱、人脉、机遇等)?2. 构建个体精神家园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大意义?第一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物质的人生( 12 学时)第一专题 物质世界的本质(唯物论)与人生观( 6 学时) 一、世界观、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什么是哲学(三)哲学基本问题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现代意义(物质观)(二)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观)(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观)(四)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观) (自学)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方法论(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第二专题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与人生智慧(辩证法) ( 6 学时) 一、联系和发展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及方法论(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及方法论(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二、对立统一的发展动力与人生的矛盾(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关系(三)矛盾分析方法与人生智慧三、质量互变的发展状态与人生的状态(自学)5(一)质、量、度(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及人生的发展状态四、否定之否定的发展方向与人生的道路(一)辩证的否定观及“反思”的思维方法(二)否定之否定与人生发展的道路第三专题 生产实践与人的生存方式( 2 学时) 一、物质人生的基本问题(一)物质人生的基本矛盾——生与死的矛盾(二)物质人生的价值取向——身心安康(三)物质人生的基本内容——生老病死(衣食住行) (民生问题) 二、生产实践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一)实践含义、特征、形式和地位(二)生产实践是化解生死矛盾的超越方式研习内容 :(4 学时)1. 如何正确看待宗教世界观的地位及作用2. 如何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3. 唯物辩证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二部分 认识世界与精神的人生( 12 学时)第四专题 认识世界与科学的认知方式(认识论) (6 学时) 一、实践(认识)的结构与认识的本质(自学)(一)实践(认识)的主体、客体、中介(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实践决定认识(第一次飞跃)1. 认识形成过程(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2. 认识能力的发展(理性和非理性认识能力的作用)(二)认识(意识)反作用于实践(第二次飞跃)1.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认识实现的过程2.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反作用的方式)第五专题 价值选择与精神家园的构建( 2 学时) 一、认识活动中的价值选择(一)认识的求真取向:真理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认识的求善取向:价值选择的特点(三)实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二、提高认识能力,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一)认知(反映)能力:掌握科学的认知方式(二)情感(选择)能力:理想的选择(三)意志(构建)能力:把握实践智慧第六专题 科学实践与人的生命意义( 4 学时) 一、精神人生的基本问题(一)精神人生的基本内容——喜怒哀乐和意义追求(二)精神人生的基本矛盾——自由与限制的矛盾(三)精神人生的价值取向——精神自由二、科学实践与人的超越方式(一)科学实践的核心内容是创造(二)科学创造是对精神矛盾的超越方式研习内容:(4 学时)1. 理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能力在精神家园中的不同作用2. 何谓创造,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 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与人类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 唯物史观与社会的人生( 14 学时)第七专题 《共产党宣言》与社会发展规律( 6 学时) 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社会的经济生活(一)社会存在及其对于人生的作用(二)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财富的创造二、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一)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政治制度(二)社会发展动力与社会发展规律三、文化创造与社会的精神生活(一)历史发展中人的主体作用(二)人的生存需求与文化创造(意识形态) 第八专题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 6 学时) 一、劳动价值论与社会财富的创造(一)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二)货币的产生与价值规律(三)资本的统治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二、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统治的建立(一)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绝对规律(资本积累)(二)剩余价值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三)《资本论》对资本主义不治之症的破解三、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九专题 社会实践与人的生活幸福( 2 学时) 一、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一)社会人生的基本内容——婚丧嫁娶(二)社会人生的基本矛盾——善与恶(三)社会人生的价值取向——生活幸福二、社会实践与人的生活方式(一)社会实践是社会理想的实现方式(二)个人生活幸福与社会的公正(三)人的全面发展与改造社会研习内容( 4 学时)1. 生态文明及其战略意义2. 个人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有何关系?3. 文化与人类的关系4. 个人财富创造与价值规律5. 《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运用了哪些分析方法?附:研习活动选题一、研习问题绪论1. 你认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如知识、能力、金钱、人脉、机遇等)?2. 构建个体精神家园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大意义?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 如何正确看待宗教世界观的地位及作用2. 如何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3. 唯物辩证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 理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能力在精神家园中的不同作用2. 何谓创造,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 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与人类的全面发展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 生态文明及其战略意义2. 个人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有何关系?3. 文化与人类的关系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 个人财富创造与价值规律2. 《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运用了哪些分析方法?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 从金融危机看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2. 从网络时代看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研习教学的方法1. 先分组,选定组长,组员自由组合。
2. 绪论课下发研习选题指南,分组确定选题项目3. 提出研习要求,形式、内容和完成时间(形式可根据选题及学生特点不拘一格)4. 选题指导(老师跟踪指导,提供参考书目和思路分析)5. 其他小组各派 3 人分别负责提问、打分和点评附:分组说明(建议美术学院同学按照班级序号分别选对应章中任选 2 题或自拟选题,如一班选第一章的题目,如此类推其他学院学生必须从绪论和五章中选择任选 1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