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遵义市何家坝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贵州省遵义市何家坝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是 A.高等植物 B.维管植物 C.被子植物 D.种子植物参考答案:B2. 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有的甚至发黄枯萎,即使施用了大量氮、磷、钾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得十分茂盛原来,这一小片“绿洲”的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上粘有钼矿粉,正是矿工鞋子踩过的地方,牧草长得绿油油的经过科学家的化验和分析,一公顷牧草只需1的克钼就足够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化学元素 B.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C.钼是一种高效肥料,只要有了钼,植物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D.植物虽然对钼的需要量很少,但钼的作用不可用其他化学元素代替参考答案:C3. 胃粘膜壁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的H+-K+-ATP酶是一种质子泵,它能催化ATP水解,在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的同时,也将细胞内的H+泵出,从而维持胃液的酸性环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质子泵运输H+和K+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 该质子泵能促使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断裂C.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过量分泌D. 胃液pH的大小与胃腔内的K+浓度成正相关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题干信息“质子泵能够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K+通过质子泵泵入细胞内”,同时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项详解】K+泵入细胞内,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消耗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质子泵能催化ATP的水解,因此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能促使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断裂,B正确;质子泵使胃上皮细胞排出H+,吸收钾离子,使胃液呈酸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过量分泌,C正确;胃液pH的大小与胃腔内的H+浓度成负相关,D错误4. 下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参考答案:D5. 下列结构和物质,可以成为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皮肤、粘膜 ⑥吞噬细胞 ⑦杀菌物质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C.①②③④⑥ D.⑤⑥⑦参考答案:答案:D6.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团队于2016年5月发现了―个只在胡萝卜根部表达的基因,该基因可以让胡萝卜积累的β—胡萝卜素更多。
β—胡萝卜素是四萜类化合物(属于脂质),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眼病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基因表达的产物是β—胡萝卜素B. 该基因只在胡萝卜的根部表达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胡萝卜根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器种类、数目的改变D. 胡萝卜根细胞与叶肉细胞不同的原因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定向改变参考答案:A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β—胡萝卜素不是蛋白质,A项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项正确;细胞分化有可能发生细胞器种类、数目的改变,C项正确;胡萝卜根细胞和叶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项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名师点睛】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1)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的传导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B.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膜融合可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分解细胞自身结构D.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参考答案:C8. 某工厂生产的一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的包装上有如下说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 ②温水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最强③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 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⑤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A.①② B.①⑤ C.②③ D.③⑤参考答案:D9. 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B.啤酒酵母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酒精发酵C.硝化细菌、蓝藻等单细胞自养生物都有利用CO2的能力D.不能以人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探究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外界条件参考答案:AC10. 某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一定不是A. 发生基因突变 B. 发生了自由组合C. 发生过交叉互换 D. 染色体结构变异参考答案:B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一般完全相同,若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染色体结构变异,自由组合是指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不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选B。
11. 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的分裂 期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B.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 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C.图丙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在两次高倍镜观察之间时间不宜停留过长D.丙图中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参考答案:D12. 下图表示某湖泊中鲫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 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大约是t2时的一半B. 与a点相比,b点时更适合对该鲫鱼种群进行捕捞C.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都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D. t1~t3时间段内,鲫鱼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题图为种群数量的“S”型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A点对应与K/2之前某点的增长速率,t2时刻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根据时间关系可知b点对应与K/2之后某点的增长速率,此时种群数量依然是增长状态,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t3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达到相等的状态,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详解】A、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达到了K值, t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一般认为此时种群数量为K/2,故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大约是t2时的2倍,A错误;B、a点与b点时虽然种群的增长速率相同,但b点比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要大,所以b点比a点更适合对该鲫鱼种群进行捕捞,B正确;C、据分析可知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都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C正确;D、 t1~t3时间段内,尽管种群增长速率在下降但是鲫鱼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D正确13. 右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温暖房间,走到寒冷的室外环境时,下列对其身体内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只能是垂体细胞 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参考答案:B14.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 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 WwDd×wwdd B . WWdd×wwdd C. WwDd×wwDD D.WwDd×WWDD参考答案:B15.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元有序连接构成了反射弧B. Cl-流入细胞,可提高细胞兴奋性C. 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方式释放D. 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迅速、准确参考答案:D【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详解】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肌肉或腺体不是神经元, A错误;B、Na+流入细胞,可提高细胞的兴奋性,Cl-流入细胞,细胞更不容易兴奋性,B错误;C、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释放,C错误;D、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作用的时间较短,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D正确;故选:D16. 某男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其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 )A.神经细胞 B.精原细胞 C.淋巴细胞 D.精细胞参考答案:D17.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上移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参考答案:C18. .图示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B. 对果蝇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5条染色体C. 图中I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面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无关D. 若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XYY的果蝇,则是由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的参考答案:B【分析】分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含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为雄果蝇详解】A、由于X和Y染色体的大小不同,故在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A错误;B、果蝇含有3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雌性XX,雄性XY,对果蝇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3对常染色体各取一条+X+Y=5条,B正确;C、图中I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面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有关、,C错误;D、若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XYY的果蝇,则是由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D错误19. 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B. 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