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38页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B.医用酒精中乙醇浓度为95%C.用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答案】 B2、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3、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4、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sB.非金属性:N<AsC.热稳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答案】 B5、化学学科教学要以( )为本A.提高课堂教学质量B.人的全面发展C.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D.教材【答案】 B6、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答案】 C7、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化学式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B.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C.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 A8、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 D9、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 B10、下列关于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答案】 B11、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 B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 A13、“操作规范,注重示范”这一要求适用于( )A.演示实验B.学生分组实验C.探究实验D.家庭小实验【答案】 A14、下列哪项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A.演示法B.实验法C.陶冶法D.启发法【答案】 C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答案】 A16、“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 )等活动。
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 D17、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答案】 D18、提问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化学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的是( )A.基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置问题B.设置开放性问题C.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问题D.针对优秀学生设置问题【答案】 D19、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有非极性分子C.简单离子半径:丁>乙>丙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氧化性【答案】 D20、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涅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答案】 A21、下列各种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向无色溶液中加氯水变橙色,溶液中可能含:Na+、SO42-、Br-、OH-、Ba2+B.在c(H+)=10-14 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Na+、AlO2-、CO32-、SO32-C.某溶液加铝粉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一定含:K+、Na+、H+、SO42-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中一定含:K+、Na+、Ca2+、HCO3-【答案】 B2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涅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答案】 A2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答案】 D24、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观察、个案研究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A.观察法B.文献法C.讨论法D.调查法【答案】 D25、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最丰富的情景素材是( )A.实物B.化学实验C.投影仪D.模型【答案】 B26、学习化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相等”有关的规律,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在稀释时溶质不发生化学变化)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C.微粒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一定相等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相等【答案】 A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用氢气与乙烯加成的方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乙烯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大力发展“乙醇汽油”C.用水可区分苯、溴苯和硝基苯D.一定条件下,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蔗糖【答案】 D28、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29、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C30、下列分子中,不属于SP3不等性杂化的分子是( )A.CH4B.NH3C.BF3D.CO2【答案】 D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答案】 D32、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B.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C.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D.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答案】 C33、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34、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Cl-C.2HD.Fe【答案】 D35、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分液D.蒸馏【答案】 D36、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 )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37、瞬时记忆保留的时间在( )A.1分钟以内B.4秒以内C.长于4秒D.长于5秒【答案】 B38、下列能反映出固态氨属于分子晶体的事实是( )A.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B.氨极易溶于水C.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D.氢离子不能单独存在【答案】 A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