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合成孔径雷达.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48090258
  • 上传时间:2023-07-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合成孔径雷达 0合成孔径雷达就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也称综合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所得到的高方位分辨力相当于一个大孔径天线所能提供的方位分辨力合成孔径雷达可分为聚焦型和非聚焦型两类用在飞机上或空间飞行器上可有几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最常见的是正侧视模式,称为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此外还有斜视模式、多普勒波束锐化模式和定点照射模式等如果雷达保持相对静止,使目标运动成像,则成为逆合成孔径雷达,也称距离-多普勒成像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在军事侦察、测绘、火控、制导,以及环境遥感和资源勘探等方面有广泛用途合成孔径的概念始于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有些科学家想突破经典分辨力的限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利用目标与雷达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现象来提高分辨力;用线阵天线概念证明运动着的小天线可获得高分辨力50年代末,美国研制成第一批可供军事侦察用的机载高分辨力合成孔径雷达60年代中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军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推广到民用方面,成为环境遥感的有力工具。

      70年代后期,卫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和数字成像技术取得进展美国于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A号和 80年代初发射的航天飞机都试验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效果,证明了雷达图像的优越性  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时按一定的重复频率发、收脉冲,真实天线依次占一虚构线阵天线单元位置把这些单元天线接收信号的振幅与相对发射信号的相位叠加起来,便合成一个等效合成孔径天线的接收信号若直接把各单元信号矢量相加,则得到非聚焦合成孔径天线信号在信号相加之前进行相位校正,使各单元信号同相相加,得到聚焦合成孔径天线信号地物的反射波由合成线阵天线接收,与发射载波作相干解调,并按不同距离单元记录在照片上,然后用相干光照射照片便聚焦成像这一过程与全息照相相似,差别只是合成线阵天线是一维的,合成孔径雷达只在方位上与全息照相相似,故合成孔径雷达又可称为准微波全息设备合成孔径雷达:利用遥感平台的移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率的雷达 在航空方面,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可达到1米以内航天器上的合成孔径雷达因作用距离远,为获得高分辨率,技术较为复杂1972年发射的“阿波罗”17号飞船、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和1981年发射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都装有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主要用于航空测量、航空遥感、卫星海洋观测、航天侦察、图像匹配制导等它能发现隐蔽和伪装的目标,如识别伪装的导弹地下发射井、识别云雾笼罩地区的地面目标等在导弹图像匹配制导中,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摄图,能使导弹击中隐蔽和伪装的目标合成孔径雷达还用于深空探测,例如用合成孔径雷达探测月球、金星的地质结构 各国星载SAR系统  美国: Seasat-1, Sir-A, Sir-B, Sir-C, LACROSSE SAR,SAR  欧洲: ERS-1, ERS-2, XSAR, ASAR  加拿大: Radarsat-1, Radarsat-2  俄罗斯: Almaz-1  日本: JERS-1, ALOS/PALSAR  德国: TerraSAR-X意大利: Cosmo-SkyMed从国家测绘局获悉,我国科研人员历时3年研发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图系统”通过专家验收这套测图系统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使我国复杂地形区域测图将不再受雨雪云雾,山峦沟壑等恶劣的天气和地理条件制约,成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从万米高空获取高分辨率测绘数据,快速成图,及时动态监测地理国情 试飞院“奖状”Ⅱ7025号飞机装备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测图系统。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介绍,这个机载SAR测图系统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测绘困难地区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快速成图的遥感手段,具有传统光学遥感技术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世界各国都力争通过这项技术抢占测绘科技制高点 我国幅员辽阔,大面积多云雾地区难于获取光学影像近年来,国家西部测图工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工程的实施,加剧了对机载SAR测图系统的迫切应用需求此外在灾情监测评估方面,急需利用机载SAR测图系统的机动灵活、高分辨率、高精度等优势,提高国家灾害应急能力然而受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无法引进先进的机载SAR测图系统与技术 据介绍,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成功的机载SAR测图系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SAR数据获取集成系统,开发了工作站、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编制了系列技术规定,为国家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显著提升了我国SAR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 据悉,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西部测图工程横断山脉区域约11万平方千米、陕西渭南地区1200平方千米的SAR影像数据获取和1∶1万、1∶5万比例尺产品测制专家指出,该系统可广泛用于地形测绘、应急响应、资源调查监测、重大工程建设监测和国防安全等领域,提升我国对地观测技术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就是关于合成孔径雷达的一些相关知识及其发展,我国目前还待进一步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所以我们应该为国家繁荣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