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洛维夫人》中的克拉丽莎形象.pdf
2页文学评述 ; <> 中的克拉丽莎形象 ◎忽丽娟 ( 许 昌职业技 术 学院外语 系, 河南 许 昌 4 6 1 0 0 0 ) 摘 要: 《 达洛维夫人》 是弗吉尼亚 伍 尔夫于 1 9 2 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 小说 中, 伍尔夫抛 弃了传统的叙事形式, 而是将主人公克拉丽莎的人生经历压缩在一天里, 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错穿插 创造出一种立体的、 网状的辐射结构, 从不同角度描述 了克拉丽莎, 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富有立体感 《 达洛维夫人》 问世后 , 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关 键 词: 《 达洛维夫人》 ; 克拉丽莎; 形象解析 一 、简述《 达洛维夫人》 的思想内容 弗吉尼亚 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 , 也是 与乔伊斯、 福克纳、 劳伦斯齐名的现代主义作家《 达 洛维夫人》的主人公克拉丽莎是上流社会的家庭主 妇 , 丈夫达洛维先生是国会议员年轻时, 克拉丽莎 爱上了心地淳厚 、 不谙世故的彼得 , 两人性情相投 , 但最后克拉丽莎还是选择了平庸务实、条件优越的 查理德 达洛维小说围绕着克拉丽莎筹备一个上流 社会派对而展开故事情节: 夏日早晨 , 克拉丽莎走在 伦敦 的大街上 , 去为晚上 的派对采购 物品 , 美好 的天 气使她想到了逝去的青春和恋人彼得 ,因为彼得将 要从 印度回伦敦看她 , 她心 神不 宁 , 思 索着嫁给诚 实 稳重的达洛维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在世界的另 一 角, 退伍军人史密斯患了狂想症, 经常幻想起牺牲 的战友伊凡 , 当医生要求他 隔离治疗 时 , 他 却跳楼 自 杀 了当晚 , 达 洛维夫人 的宴会举 办得很成功 , 在晚 宴上她知道了史密斯 自杀的事情,心中暗暗替史密 斯 的解脱 感到高兴 ,并因此获 得 了生命 的解脱和生 活的勇气作家通过两条平行发展的叙事线索, 使主 人公的思维穿梭于梦幻与现实之间,揭示了上流社 会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透视了一战前后英国的社 会现状 二 、 不 同人 眼中的克拉 丽莎 小说开始, 克拉丽莎到街上买花, “ 清新的玫瑰、 浓郁端庄 的香石竹 ⋯⋯都让她心醉 ” ; 虽然 晚上的宴 会上她将会 戴着珠宝 , 成 为宴会 的 中心人 物 , 但 静谧 的公园、 嬉水的鸭子还是让她感到了宁静、 安详 ; 回 想起初恋情人彼得, 她不免有些伤感 ; 想到布鲁顿夫 人将会邀请丈夫参加午宴,她又心神不宁 , “ 犹如河 床上一棵草感到船桨的划动而摇曳不定” 一方面克 拉丽莎是美丽的、 高雅的、 平静的, 是理智、 节制、 完 美的化身; 另一方面她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自我 , 与不同的人相处 , 她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 个性和行 为方式。
_ . 在花店女老板皮姆看来, 达洛维夫人一直 是亲切的、 和善的, 是值得信任的朋友, 不过微微有 些衰老路边散步的斯克罗普 珀维斯认为, 克拉丽 莎是一个有魅力的高贵女人 , 就是“ 带有一点儿乌儿 的气 质 , 犹如碧 绿的鲣 乌 , 轻快 、 活泼 ” , 虽然上 了年 纪, 但仍风姿不减女仆露西非常崇拜达洛维夫人, 她认 为在 所有上流社会女 性 中, 女 主人是最可 爱、 最 有魅力的人, “ 她接过克拉丽莎的阳伞,像对待从战 场光荣 凯旋 的女神 身上摘下 的一件神圣的武器” 骄 傲 的布鲁顿 夫人与克拉丽莎 没有共 同语言 ,虽然她 认为克拉丽莎“ 有许多好品质⋯⋯” 在克拉丽莎的 亲戚埃利 亨德森眼里 , 克拉丽莎是势利的、 无情的, 对人极为苛刻, 看不起那些穷酸亲戚 在克拉丽莎的丈夫查理德眼里,妻子是一个难 以想象的人 , 只有在某些关键时刻, 他才能清晰地看 到她在与布鲁顿夫人共进午餐时, 查理德得知彼得 要从印度回来看望克拉丽莎,就准备送给克拉丽莎 一 份礼物 , 这又勾起了他痛苦的回忆, 因为他给克拉 丽莎买的手镯 , 她从来没戴过, 这令查理德心里非常 难过。
查理德又想起克拉丽莎的话“ 没有嫁给彼得是 对的” , 就决心在午餐后向克拉丽莎表 白, 直截了当 地告诉她“ 我爱你” , 但这句话却很难说出口, 或许是 因为懒惰, 或许是因为难以启齿在女儿伊丽莎白眼 里, 母亲克拉丽莎喜欢在床上吃早餐 , 母亲与家庭教 师吉尔曼小姐相互敌视, 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凡是吉尔曼小姐喜欢的事情, 母亲都感到无趣作家 用多视角叙述的方式 , 建构了完整、 清晰、 丰满的克 拉丽莎形象, 但这仅仅是女主人公的第一层面纱 三 、 克拉丽莎复杂的内心世 界 法国作家安德尔 莫里斯也曾说, “ 毫无疑问, 她 ( 伍尔夫 ) 想发明一种新的技巧⋯⋯使她能够发现隐 藏在事实表面之下的思想和情感的波动” 在小说 《 达洛维夫人》 中, 伍尔夫就用这种意识流手法刻画 了克拉丽莎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各种 思想和意识活动l 2 ] ( 一 J 对 生活 与婚姻 的思考 克拉丽莎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信仰 ,她热 爱生活 , 喜欢六月的伦敦、 清晨的新鲜空气, 甚至街 道旁边的店铺和过往的行人都深深吸引着她当克 拉丽莎走过维多利亚大街时, 她会想到“ 为什么人这 样热爱生活, 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
在克拉丽莎独 M , a n.;,Z hong璺 第⋯4 6 0 期 处时, 她会思考很多问题, 她认为自己能像刀子一样 穿透事物 , 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和旁观者她知 道自己的学识不深 , 不懂历史, 也不懂外语 , 但她觉 得 自己很有知觉天赋有时克拉丽莎会觉得自己是 个隐身人,只是一个坐在客厅里为大家提供聚会场 所 的女人 , 无人 能见 , 无人 知晓 当克拉 丽莎从炎热 的大街回到家中之后 ,在清凉的过厅里她感到非常 幸福, “ 仿佛有朵美丽的玫瑰曾专门为她而开放” ; 当 她知道布鲁顿夫人邀请丈夫吃午餐时 感到自己“ 萎 缩 了, 老 了 , 胸部也平 塌了” , 不能再像 年轻时那样吸 收生命的色彩与刺激从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中, 可 以体会到克拉丽莎微妙的心理变化 克拉丽莎讨厌丑陋、 笨重的吉尔曼小姐 , 觉得她 根本不具备教师的亲切和蔼、 宽厚仁慈, 但这个家庭 教师却了解生活的意义,能够获得女儿的尊敬与爱 戴 [ 3 克拉丽莎还弄不明白, 为什么吉尔曼小姐在屋 里待上几分钟就能让人感到她 的优越与 自己的低 劣在吉尔曼小姐看来, 克拉丽莎来自最无价值的有 钱阶级, 仅有一点点文化教养, 她打心底看不起克拉 丽莎, 认为“ 达洛维夫人应在工厂里干活或站柜台” 。
当吉尔曼小姐将 目光转向克拉丽莎时,看到粉红色 的脸蛋 、 娇柔的身体 、 华丽的服饰 , 完全是上流社会 女 性的做派 , 她觉 得克 拉丽莎 完全是个 笨蛋 、 傻 瓜 , 没有经历过痛苦和悲伤 , 更没享受过人生的快乐, 只 知道虚度光阴、 浪费生命 , 吉尔曼小姐产生一种强烈 的欲望 , 即打倒、 征服克拉丽莎的灵魂, “ 让她哭⋯⋯ 使她跪在地上喊叫” 在克拉丽莎眼里 , 吉尔曼小姐 “ 已经变成一个幽灵⋯⋯吸干我们一半血液的幽灵、 统 治者 、 暴君 ” , 看着像 “ 身披铠 甲的史 前怪物 ” 的吉 尔曼小姐 ,觉得她是人类 “ 夜间与之斗争的幽灵之 一 ” ,克拉丽莎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喜欢这个试图改变 自己信仰的女人, 她的心灵也不会受任何人摆布 彼得是克拉丽莎深爱的男人,但两人的兴趣爱 好差异很大,克拉丽莎热爱大自然,喜欢美丽的风 景, 彼得喜欢瓦格纳的音乐与波普的诗歌 彼得认 为克拉丽莎是一个纯洁、 善良的姑娘 , 但他又觉得克 拉丽莎“ 胆怯、 冷酷无情、 古板傲慢、 过分拘谨” , 称她 为“ 地地道道的主妇” 克拉丽莎很喜欢与彼得待在 一 起 , 但她又觉得两人不适合结婚, 因为对于一直住 在同一座房子的两个人 , 婚姻应有“ 一点儿自由, 一 点 儿独立 ” , 什 么都 相互 知晓是 她无 法忍受 的 , 因而 她选择了不会打扰她内心世界的查理德。
当得知彼 得 要同别的女人 结婚 时,克拉 丽莎感到一种利 剑穿 心般的痛苦, 当彼得到伦敦拜访她时, 她显得有些老 态龙钟 , 而彼得似乎没有多少改变, 两人谈到美好的 过去, 谈得很开心 ( 二 ) 对生与死的思考 克拉丽莎对生死的独 自是小说的精彩部分, 也 是把握小说思想主题的脉络在穿过邦德街时, 克拉 丽莎会问自己, “ 生命最终必定会完全停止⋯⋯不也 令人感到安慰吗?” 她相信生命是一种“ 你中有我, 我 中有你” 的存在, 自己就像一层薄雾 , 铺陈于亲戚朋 友之间, 而他们就像树木一样托起“ 薄雾” ; 她坚信自 1 1 6 己是那杂草丛生的、 破烂不堪的宅子的一部分 , 终将 会消失, 但她周围的生命将会延续下去, 生命可能会 消亡, 但死亡只是一种隐退, 是生命融入自然的一种 方式从克拉丽莎的第二次独白中可以窥探到她的 内心世界 5 由于战争的原因, 克拉丽莎的亲友们无 法团聚在一起 , 虽 然她 能感到他们 的存在 , 但这 又是 多么无谓的浪费,她想通过举办晚宴把他们聚在一 起, 但她发现晚宴上的客人虚伪、 傲慢 , 甚至她最亲 近的莎利、 彼得也都变老了, 这一切令她非常沮丧, 尽管首相出席了晚宴, 令克拉丽莎光彩照人, 但克拉 丽莎却感到这是一场彻底失败的晚宴。
当听到史密 斯的死讯时, 克拉丽莎感到非常震惊 , 她并不怜悯这 个年轻人, 反而觉得他是幸福的出于爱国主义热情 而参加战争的史密斯 目睹了战友的死去,体验了战 争的残酷, “ 丧失了感觉的能力” , 他的精神陷入了崩 溃的边缘, 他不愿受到别人的打扰 , 也不愿参与到别 人 的生活 中 , 只 是孤 独地 思考 和 自言 自语 , 最终 只 能选择死亡史密斯的死亡中断了克拉丽莎的矛盾 纠缠 , 使她认识到“ 无论如何 , 生命有一个至关紧要 的中心⋯⋯那青年却保持了生命的中心” , 她恢复了 面对自我的勇气, “ 这夜晚 , 多奇妙啊!不知怎的⋯⋯ 必须找到莎利与彼得于是她从斗室踅入客厅” l 6 在《 达洛维夫人》 中, 伍尔夫以独特的写作技巧 表现了克拉丽莎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透视 了英 国社会 的现状 , 描绘 了人类 的生存困境和 内心孤独 , 揭示 了现代人非本真的存在状态 [ 参考文献 ] [ 1 ] 何 晓涛. 父权制道德观影 响下的女 性抉择 困境 : 剖 析伍尔夫的小说《 达洛维夫人》 和《 到灯塔去》 『 J ] . 闽西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 2 0 0 8 ( 4 ) . [ 2 ] 万永芳. 伍尔夫小说的独特艺术: 析《 达洛维夫人》 中人物的异己性『 J 1 .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 o 0 5 ( 3 ) . [ 3 ] 许端. 疯狂与节制: 评《 达洛维夫人》 中克拉丽莎的 形象f J ] . 宜宾学院学报 , 2 0 0 4 ( 6 ) . [ 4 ] 姚丹丹. 克拉丽莎的生存 困境 :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 结构理论解析《 达洛维夫人》 『 J 1 . 文学界: 理论版, 2 0 1 2 ( 9 ) . [ 5 ] 孙佳. 克拉丽莎生命之梦魇: 从存在主义非本真角 度解读《 达洛维夫人》 中的女主人公『 J f. 信 阳农业 高等专科 学校 学报 , 2 0 1 0 ( 2 ) . [ 6 ] 刘珊珊. 解读《 达洛维夫人》 中克拉丽莎的困境l J 1 . 芒 种 . 2 01 3 ( 1 6 ) . [ 作者简介] 忽丽娟 ( 1 9 7 9 ~) , 女 , 河南许 昌人 , 硕 士 , 许 昌 职业技术学院外语 系讲师, 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 责任编辑 李佳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