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10篇.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81573462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53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10篇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或师生哼唱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二、整体感知,初读文本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三、识字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预设方法如下: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四、指导朗读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五、指导写字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小学语文教案 篇2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苏教版小语教材把《会走路的树》编进二年级下学期课本,正是把课文当载体落实这一目标的良好举措这篇童话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倡导了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和友爱、互助和团结教学时,我以为应抓住三点:一、要学出情趣文学本是有情物童话的字里行间永远充溢着情和趣有了趣,才吸引孩子们注目,想读,爱读,读中追根求源,读后掩卷静思;有了情,才使美好的故事、深刻的内涵、深远的寄托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感动他们,激励他们树,是植物,它怎么会走路呢?文题引发的有趣悬念,使课文有情有趣地展开故事情节好奇”你懂吗?小鸟见到了什么感到好奇?这棵会走路的树,小鸟喜欢吗?为什么?读书,感悟,可以得出如下四点结论:1、会走路的树长得漂亮――“金色”。

      2、会走路的树勤快――“走来走去”3、会走路的树态度和蔼:“当然可以来吧!”4、树与小鸟成了朋友:“玩了好一会儿”“把小鸟送回家”“天天陪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第二年春天,小鸟又见到另一棵会走路的树,它提出了什么问题?小驯鹿说了哪些话?小鸟明白了什么?小驯鹿对小鸟好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读书,体悟,一篇只有263字的短短童话却一波三折,有趣有情地演绎着,有起有伏地延伸着,如一出小戏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如一卷卡通色彩斑斓、熠熠夺目,更如一本连环画,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多彩,彰显了人世间的友善和和谐二、要学有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鉴于此,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课文选编十分注重文中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读书中思索,在思索中读书,使语文学习实践化、生活化《会走路的树》一文教学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如:文中说,“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假如你是小鸟,你会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你会见到哪些有趣的东西?会知道你以前不知道的哪些知识?……再如:文中说,“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教学时,稍一拓展,孩子便有思有想,有言有语。

      诸如:小鸟飞往的地方是南方还是北方?为什么要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小鸟在与树告别时,会说哪些话?会走路的树会怎样回答她?……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创造思维,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是学语文、用语文的关键如果学无思想,只认认字读读文,这一切都将成为空谈三、要学会感激《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还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鉴于此,《会走路的树》一课的课后练习设计了这样一道题:“4、续讲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教学时,教者要紧紧抓住这个题,让孩子们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生活,结合实践,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读懂课文的字与词、文与意的基础上,进一步读懂课文的情与感、头与尾、内与外,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切实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唤醒,也是一种教育小鸟跟着小驯鹿来到她要感谢的老驯鹿家,她是有许多话要说的如:过去误认为他是树对他不礼貌,表示道歉;过去常常缠住他,落在他的鹿角上游玩,增加了他人的负担和麻烦,请求谅解;第一次跟他“玩了好一会儿”,又“把小鸟送回家”,使小鸟没有迷路,以作感谢;“这以后”“天天来陪小鸟”,小鸟不寂寞了、不孤独了,还“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使小鸟壮了胆量,长了见识,增了知识,过得很愉快、很充实,因此,小鸟非常感激。

      但,我以为这样教学还仅仅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层面上要使孩子们真正读懂课文,真正理解课文的内涵,还需借助课文本身,加大与文本对话的力度是否可以这样引导呢?1、小驯鹿长得美吗?你从哪些语句知道的?2、小驯鹿好吗?你从哪些语句喜欢上他的?3、小鸟为什么“叫起来”?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当时想到了哪些?想说哪些话?4、小驯鹿为什么“也激动起来”?他为什么也“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家快步走去”?友好,和善,真诚,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借助童话把这些真、善、美的优秀品格濡染开去,洇浸给童心纯真的一代又一代孩子因此,在续讲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会感激”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孩子们用“第一人称”发自肺腑地感激老驯鹿培养友情、传授知识、传承美德的高贵品质和精神,以期在新的层面上教书育人学出情趣――学有思想――学会感激”是本文教学的一条线教书,要教有灵魂的书;育人,要育真正意义上的人为孩子们的精神发展打好一点生命的底色,“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仅是我们的课程观,也是我们的教育观小学语文教案 篇3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悟面对贫困,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精神的生活态度。

      2、 品味课文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 了解西墙的变化所蕴含的科学常识,体会生活处处有科学的道理教学重点:体会西墙的象征意义及其中蕴含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品味富有表现力、含义深刻的字句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阅读课文,本文写了什么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要求在文题前加上动词即可 西墙”2、除了加固西墙外,还有哪一堵墙需要加固?3、为什么要加固东、西墙?自由散读加固西墙(保护、修葺等均可)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此环节是深入感悟的基础,让学生充分阅读二、研读课文1、“我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2、种草和爬山虎的方法为什么能够奏效?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东墙:帮助邻家造房子来挡住风雨;西墙:石灰-草帘子-种草-种爬山虎介绍石灰、草和爬山虎的功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明白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三、深入探究1、照理贫苦的生活留给人的回忆是苦涩的,从文中你能读到作者的这种感情吗?2、你从文中读到了什么?为什么?用文中的字句加以说明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理解“西墙”的深刻内涵圈画字句,讨论分析例如:作品中对草、爬山虎的描绘,充满诗情画意。

      把肆虐的风雨写得如一个恶作剧的孩子等西墙” 是“我” 贫困生活的记忆,更是一家人积极生活态度的见证 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体会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的妙处,进而感悟作品流露出的顽强乐观的精神本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学习的'重点,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引导四、布置作业草、爬山虎为西墙遮挡风雨的原理是什么?学习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写一段文字介绍爬山虎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学以致用,通过模仿写作来巩固理解,同时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培养语文综合能力五、思路点拨1、以朗读促思考朗读课文中你认为写得的语段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整体把握作品基调、人物的思想感情) 哪些字句、语段特别耐读,为什么(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品味字词句的深刻内涵) 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2、圈画字词,品读感悟分别圈画文中描写风雨、西墙的词语 这些描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重点圈画、比较种上草、爬山虎后西墙变化的词语 从这些变化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体会作品的主题说明:两种思路均为教学的侧重点,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六、练习1、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摘录你最欣赏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2、草、爬山虎为西墙遮挡风雨的原理是什么?学习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写一段文字介绍爬山虎。

      3、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你能讲出一两个你生活中有科学的事例吗?请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小学语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要求:1、加强识字教学,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课文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了解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观的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3、激活学生的经验,使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会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和背诵能力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