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新闻教育的特色与启示.docx
7页台湾新闻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Reference:全球化时代语境下,新闻传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与此同时,新闻传播教育的价值挖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实际,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三方面入手,分析台湾新闻教育的特色,以及对大陆新闻教育的启示Keys:台湾 新闻教育 多维特色 现实启示由于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教育在思想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也充分体现了不同传媒实践的不同需求全媒体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新闻教育理念与模式的碰撞交流,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取长补短,促进各自的健康发展大陆和台湾在新闻教育上的相互学习,能够有效丰富各自的理论研究体系,同时通过学习借鉴台湾新闻教育成功经验和模式,可有效完善大陆新闻教育体系因此,加强台湾新闻教育的特色与启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性与必要性一、台湾新闻教育的多维特色自2000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后,两岸在新闻教育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经过多年调研发现,台湾新闻教育在思想理念、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1.开放化教育理念台湾新闻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要求新闻人才具备较强的职业操守、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务能力,坚持以传媒市场发展为导向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一方面,台湾新闻教育强调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培养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外,台湾新闻教育更侧重于人文素养、独立思辨、创新创意等能力的培养,要具备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以充分满足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要求如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多元化人文素养”,并强调以人文素养为根本依托,加强对新闻专业人才艺术、心理、法律、经济、文学、文化等人文学科的知识教育,同时辅以独立思辨与思考能力的训练另外,台湾大学新闻教育树立了“训练独立思辨与尊重多元之公民意识”的根本诉求,重点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关怀公共议题、尊重文化差异的新闻素养另一方面,台湾新闻教育强调新闻实务能力的培养台湾新闻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更注重对新闻人才实务能力的训练,包括新闻采编、新闻写作、新闻实操、跨媒体传播等如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树立了培养进阶人才,提高专业水准的教育目标,要求在新闻实务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文化开放意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国际传播视野,使之成为职业信仰坚定、人文素养较高、国际视野开阔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另外,世新大学新闻教育为迎合全媒体时代发展潮流,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从以往平面新闻采编能力培养转向了兼具平面新闻、广电新闻、多媒体新闻的综合能力培养,为学生毕业后的新闻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2.宽泛化课程设置高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要全面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社会人才需求和知识体系完整等因素,以确保人才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契合为满足传媒业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台湾新闻教育课程重点逐步由以新闻学和印刷媒体教育,转向了以新闻学理论和方法为依托,以全媒体能力养成为诉求的专业教育目前,台湾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以通识教育为载体,广泛涉及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并非常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实践中的融合渗透如为进一步拓展新闻人才的学科知识范围,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教育早在1998年便实施大一大二不分专业的课程模式,并在该阶段集中学习校级通识课程知识和必修专业知识如此一来,不仅有效避免了学生过早专业化的问题,而且顺应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另外,在学分设置上,台湾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学分要求基本是128分,明显低于大陆高校新闻专业的学分要求在所有课程中,校级通识课程学分大约为28-32学分,其中包括普通通识课程和基础语言通识课程,前者主要包括人文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后者主要包括中国语文和外国语文,充分彰显[来自wWw.LW5U.com]了课程设置的人文性、学科交叉性特点。
必修专业课程基本是15学分,主要包括传播叙事理论、新闻学研究方法和传播与社会学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传播学理论知识后,从大三开始将引入系级专业实训课程,而该部分课程需要修够34学分,具体包括系必修课程和专业领域学程台湾高校新闻系主要设置了三个专业领域学程,包括新闻采编、多媒体和国际传播,每个学程都是由系列课程支撑起来的,学生科结合自身兴趣自[来自WwW.lw5u.cOm]由选择学程当然,除了上述必修课程学习外,学生还要修44-47学分的选修课程,相比于大陆新闻教育课程设置,台湾新闻教育在选修课上有着较高比重,约占总学分的35%3.多元化实践教学台湾新闻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并充分发挥了实践教学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的正面效应目前,台湾新闻教育实践教学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体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实践类课程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培养提高新闻业务能力,台湾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但此类实践课程并不纳入学生体系,主要针对某一基本技能展开的短期训练,包括排版、摄影、后期编辑、绘图等,被广大学生形象地称为“工作坊”此外,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高效性,台湾高校会专门聘请优秀的新闻一线工作者进行授课。
二是校内实践平台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所有教学设备,都已经纳入学院的实验中心,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利用实验中心展开新媒体教学和相关研究,帮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搜集和新闻生产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台湾政治大学专门设置了学生实习媒体如实习报纸是台湾新闻教育史上最早的实习媒体,目前已经更名为《大学报》此外,台湾政治大学还设置了数字化多媒体实习媒体,成为新闻专业学生多媒体新闻创作的重要平台另外,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新媒体操作和实践能力,政治大学新闻系所属学院实验中心还设置了“政大之声”实习电台,为广播学院各专业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实习训练提供了重要平台三是实习课台湾高校大多会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实习课,不计学分,以通过或不通过作为修过与否的评判标准新闻系每学期都会与地方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网站等媒体机构进行合作,安排新闻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在实习开始前,学校会为学生举办专门的讲座,或邀请优秀毕业生作报告,为学生介绍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如何通过主动学习达到预期良好的实习效果由于实习课能够有效增加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砝码,所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与欢迎二、台湾新闻教育的现实启示客观来讲,台湾新闻教育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很有特色,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深化大陆新闻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1.拓展国际视野台湾新闻教育强调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要求学生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全球化背景下传媒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以及全球新闻传播趋势对本土的影响国家新闻宣传不单单面向国内,还面向国外进行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对此,大陆新闻教育必须提高国际视野培养的重视度,在教学上不能局限于国内新闻理论、方法、政策等知识讲授,还要加强对国际传播形势、国外新闻环境等领域的拓展,培养国际化、专业化的优秀新闻人才2.构建灵活选课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媒体技术可谓日新月异,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新闻教育课程必须紧跟时代,不能一成不变目前,大陆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选修课少、选课自由度不高的问题,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性,重理论教学、轻专业实践等问题因此,大陆新闻教育应积极学习台湾新闻教育,在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在确保政治理论课程必修地位的情况下,构建灵活的选课机制3.健全完善实习体系在新闻教育实践中,高校应联合媒体单位共同制定新闻专业实习培养方案,并加大对学生实习的监管力度在实习前,相关教育主体要开展专门讲座,充分调动学生校外实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定期向学院进行实习反馈,教师结合反馈结果展开针对性指导,以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
当实习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召开总结会议,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优劣处,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提高4.创建多元实习平台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人才容纳量越来越小,因此许多新闻专业毕业生将视角放在了网站、等新媒体机构上台湾新闻教育的实习平台不仅有传统纸媒、广电等媒体,而且涉及网站、公关、社交媒体等机构大陆新闻教育在实习平台创建方面,也应学习台湾,不应局限在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上,要积极寻求与公关公司、传媒公司等媒体机构的合作,多提供网站编辑、公众号运营等实习平台,以全面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综上所述,台湾新闻教育在强调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国际视野、通识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各类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上的效用挖掘,包括各种实务技能的训练,以及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应用,其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方面形成的经验特色,值得大陆高校新闻教育学习借鉴作者单位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ference[1]陈昌凤,王宇琦.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J].国际新闻界,2015(07).[2]张恒军.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J].传媒,2017(11).[3]吴谷平.教之而成天下英才——台湾世新大学新闻教育一瞥[J].新闻记者,2015(03).[4]张恒军,章彦,宁晓晓.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界,2013(03). -全文完-。












